ICS77.040.10
H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173—2016
代替GB/T24173—2009
钢板 二次加工脆化试验方法
Steelsheets—Secondaryworkembrittlementtestmethod
2016-12-30发布 2017-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Ⅰ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试验原理 1 …………………………………………………………………………………………………
5 样杯 2 ………………………………………………………………………………………………………
6 试验装置 3 …………………………………………………………………………………………………
7 试验步骤 5 …………………………………………………………………………………………………
8 试验报告 6 …………………………………………………………………………………………………
参考文献 7 ………………………………………………………………………………………………………GB/T24173—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4173—2009《钢板 二次加工脆化试验方法》,与GB/T24173—2009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正文中的“冲头”替换为“凸模”;
———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3.5有关“余隙度”的定义,以及5.5制作样杯对余隙度的要求;
———修改了表1中样杯内径与凸模直径尺寸,增加了有关主、次应变量的说明;
———修改了第4章试验原理;
———增加了表2,即凸模与凹模的尺寸选择;
———修改了5.4,注明也可采用其他材料作为润滑剂;
———增加了6.4有关打击对中机构的说明,明确打击中心偏差不大于0.5mm;
———修改了原图1、图2,并增加了图3;
———修改了6.5对测温仪器的要求,明确其准确度应不超过±1℃;
———修改了7.7,明确破裂几率不小于25%的判定条件;
———在第8章试验报告中增加了“试验材料牌号”“模具与板料的余隙度”内容。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健、周冶东、董莉、黄星、张维旭。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24173—2009。
ⅠGB/T24173—2016
钢板 二次加工脆化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板二次加工脆化试验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原理、样杯、试验装置、试验步骤、试
验结果准确度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厚度为0.45mm~2.50mm的汽车零部件冲压成形用无间隙原子钢和磷强化等薄钢
板及其他具有二次加工脆化特性的冲压成形用钢板的二次加工脆化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623 金属材料 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15825.3 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 第3部分:拉深与拉深载荷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GB/T10623和GB/T1582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二次加工脆化 secondaryworkingembrittlement;SWE
无间隙原子钢(IF钢)和磷强化薄钢板在冲压成形(一次加工)后,具有一定的内应力,再受外力作
用时(特别是低温条件下受冲击力作用,二次加工)容易在晶界处发生断裂的现象。
3.2
二次加工脆化温度 secondaryworkingembrittlementtemperature;SWET
样杯发生二次加工脆化现象时的温度。
3.3
拉延比 drawratio;DR
冲压成形时所用的圆形坯料直径与凸模直径的比值。
3.4
样杯 cupsample
将冲压成形用钢板圆形坯料以一定的拉延比冲压成圆柱形,切除制耳后成为具有一定高度的杯状
试样。
3.5
余隙度 clearance
c
制作样杯时,凸模与凹模的模具间隙与板料厚度的比值。
4 试验原理
在某一试验温度下将样杯置于底座上,并由一特定锥角与质量的重锤自由落下冲击样杯杯口部位。
1GB/T24173—2016
通过不断降低落锤冲击的试验温度直到样杯破裂,确定钢板的二次加工脆化温度。
5 样杯
5.1 样杯尺寸与凸模直径见表1。
表1 样杯尺寸与凸模直径 单位为毫米
样杯号 样杯内径d 样杯高度h 凸模直径dp
1 33.0±0.5 22±1 33 0
-0.05
2 50.0±0.5 33±1 50 0
-0.05
推荐优先采用1号样杯(d=33mm),通常情况下,杯口上边缘部分的主应变约为55%,次应变约为-35%。
5.2 钢板坯料的选取部位应避开钢板的头、尾部和边缘(有特殊要求的除外),表面应无划伤、辊印等缺
陷。1号、2号样杯的坯料宽度应分别不小于74mm、108mm。
5.3 钢板坯料通常在压力机上用冲压圆形坯料模具冲压成圆形坯料,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加工成圆形坯
料。圆形坯料尺寸是冲杯所用凸模直径的两倍。圆形坯料边缘的毛刺应清除。
注:每次试验需要的圆形坯料数量一般为32片~50片,如估计的SWET比较接近实测的SWET,可取32片圆形
坯料,否则需要增加圆形坯料数量。
5.4 圆形坯料冲成圆柱形杯状试样在成形性试验机上进行,采用的拉延比DR为2∶1,凸模圆角半径
应为6.0mm±0.5mm,压边力为9.8kN~14.7kN,凸模上升速度一般不大于40mm/min,用厚度为
0.040mm±0.005mm的聚丙烯薄膜作为润滑剂,用来减少杯状试样的起皱和降低模具磨损。记录冲
杯所用的压边力。对于涂镀材料,每次冲杯结束后,应清洁模具。
注: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作为润滑剂。
5.5 根据板料的厚度,在表2中选择冲杯模具所需的凸模与凹模尺寸。冲杯模具的选择取决于试验所
要求的模具与板料的余隙度。除另有规定外,余隙度通常为40%~100%,按照式(1)计算:
注:制作样杯时,建议采用余隙度下限。
c=Dd-dp
2-tæ
èçö
ø÷/t×100% …………………………(1)
式中:
c———余隙度,以%表示;
Dd———凹模内径,单位为毫米(mm);
dp———凸模直径,单位为毫米(mm);
t———板料基本厚度,单位为毫米(mm)。
示例:凹模Dd为37mm,板厚t为1.2mm,选择dp为33mm的凸模冲制1号样杯对应的余隙度经计算为67%。
因此,对于1.2mm厚的板料,冲制1号样杯选择内径为37mm的凹模是合适的。
2GB/T24173—2016
表2 凸模与凹模的尺寸选择 单位为毫米
样杯号板料基本厚度
t凸模直径
dp凸模圆角半径
rp凹模内径
Dd凹模圆角半径
rd
10.45~0.64
>0.64~0.91
>0.91~1.30
>1.30~1.86
>1.86~2.5033 0
-0.05 6.0±0.534.80+0.05
0
35.56+0.05
0
36.64+0.05
0
38.20+0.05
0
40.00+0.05
06.4±0.10
9.1±0.10
13.0±0.15
18.6±0.15
25.0±0.20
20.45~0.64
>0.64~0.91
>0.91~1.30
>1.30~1.86
>1.86~2.5050 0
-0.05 6.0±0.551.80+0.05
0
52.56+0.05
0
53.64+0.05
0
55.20+0.05
0
57.00+0.05
06.4±0.10
9.1±0.10
13.0±0.15
18.6±0.15
25.0±0.20
5.6 在车床上车削加工圆柱形杯状试样边缘的制耳,车削加工成的样杯高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机加
工后,应清除车削加工形成的毛刺,如样杯出现起皱、变形、裂纹等任何一种缺陷,则该样杯报废。
6 试验装置
警告:为确保安全,锤头在设定位置固定时,至少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不落下,如有意外停电也不会落
下。落锤冲击试验机应装有安全防护门,防止试样飞出。
6.1 二次加工脆化试验需要的装置有:冲压圆形坯料模具、压力机、车床、二次加工脆化试验用落锤冲
击试验机、冷却装置、聚丙烯薄膜。
6.2 二次加工脆性试验用落锤冲击试验机的示意图见图1,落锤冲击试验机包括4个组件:基座、立柱、
锤头、释放机构。要求10kg的截锥形锤头从H=1m(1000mm±5mm)高处落下,提供98J的冲击
能量。H的距离定义为从锤头的底部至支撑样杯的基座的距离。
3GB/T24173—2016
说明:
1———提升系统;
2———提升横梁;
3———抓钩;
4———直线轴承;
5———锤体;
6———冲击锤头;
7———直线轴;
8———立柱;
9———冲击基座。
图1 二次加工脆化试验用落锤冲击试验机示意
GB-T 24173-2016 钢板 二次加工脆化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06: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