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书 书 书犐犆犛 71 . 080 . 15 犌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4199 — 2009 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犚犲犳犻狀犲犱狆狔狉犻犱犻狀犲 — 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狆狔狉犻犱犻狀犲犮狅狀狋犲狀狋 — 犌犪狊犮犺狉狅犿犪狋狅犵狉犪狆犺犻犮犿犲狋犺狅犱 2009  07  08 发布 2010  04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陆惠萍 、 唐政 、 施淡淡 、 陈国敏 、 宋美香 、 孙伟 。 Ⅰ 犌犅 / 犜 24199 — 2009 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警告 : 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 由于不可能对所有安全使用方法作出具 体规定 , 使用者有责任采用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 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要求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纯吡啶中吡啶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原理 、 试剂和材料 、 仪器 、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 试 验步骤 、 结果计算和精密度 。 本标准适用于从煤焦油 、 剩余氨水 、 硫铵母液制取的粗轻吡啶 , 经精馏制得的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 测定 。 测定范围 : ≥ 99.0% 的纯吡啶产品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 T1999   焦化油类产品取样方法 GB / 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   原理 用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将纯吡啶中的吡啶和其他杂质组分分离 , 按带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化法 进行定量 , 计算纯吡啶中吡啶的质量分数 。 4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按 GB / T1999 规定进行 。 5   试剂和材料 5 . 1   甲苯 、 吡啶 、 2 甲基吡啶 ( α  甲基吡啶 )、 2 , 6 二甲基吡啶 : 色谱纯 。 5 . 2   氢气 : 纯度大于 99.9% 。 5 . 3   氮气 : 纯度大于 99.9% 。 5 . 4   净化空气 。 6   仪器 6 . 1   气相色谱仪 : 配有氢火焰检测器 , FID 检测限 < 5×10 -10 g / s ( 苯或正十六烷 )。 6 . 2   色谱工作站或数据处理器 。 6 . 3   色谱柱 : PEG20M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 ,  0.25mm×30m×0.25 μ m , 或能达到分离要求的同类型 毛细管色谱柱 。 6 . 4   分析天平 : 感量 0.1mg 。 6 . 5   微量注射器 : 10 μ L 。 6 . 6   容量瓶 。 6 . 7   移液管 。 1 犌犅 / 犜 24199 — 2009 7   试验步骤 7 . 1   操作条件的调节 表 1 中所列为典型的操作条件 , 允许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节 , 但需符合下列要求 : ( 1 ) 吡啶和 2 甲基吡啶的分离度 犚 ≥ 2.0 ; ( 2 ) 进样量和仪器的灵敏度应控制在吡啶 、 2 甲基吡啶组分的线性响应范围内 。 表 1   典型操作条件 检测器 氢火焰检测器 色谱柱 0.25mm×30m×0.25 μ m 线速度 30.6cm / s 柱温 110℃ 尾吹流量 30mL / min 气化室温度 220℃ 检测限 < 5×10 -10 g / s ( 苯或正十六烷 ) 检测器温度 250℃ 最小峰面积 300 μ V · s 氢气流量 30mL / min 半峰宽 2s 空气流量 400mL / min 进样量 1.0 μ L 载气 N 2 溶剂切割时间 2.1min 柱流量 1.1mL / min 分流比 100∶1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 , 吡啶产品的典型色谱图如图 1 所示 , 各组分的相对保留值见表 2 。    1 ——— 甲苯 ; 2 ——— 吡啶 ; 3 ——— 2 甲基吡啶 ; 4 ——— 2 , 6 二甲基吡啶 。 图 1   吡啶产品的典型色谱图 表 2   各组分相对保留值 序   号 组分名称 相对保留值 1 甲苯 0.77 2 吡啶 1.00 ( 2.95min ) 3 2 甲基吡啶 1.07 4 2 , 6 二甲基吡啶 1.15 7 . 2   校正因子的测定 7 . 2 . 1   标准样品的配制 配制与被测试样各组分含量相接近的标准样品 。 准确称量甲苯 、 吡啶 、 2 甲基吡啶 、 2 , 6 二甲基吡 2 犌犅 / 犜 24199 — 2009 啶等标样共 6g ~ 7g ( 称准至 0.0001g ) 于容量瓶中 , 均匀混合 , 再在混合均匀的标准样品中取出 1.0mL 至 10mL 容量瓶中 , 用丙酮稀释至刻度 , 均匀混合后作为标准样备用 ( 标准样品中各组分的含 量按各标样的实际组成含量进行换算 )。 7 . 2 . 2   标样的色谱分析 按 7.1 调整好色谱仪 , 用微量注射器注入 1.0 μ L 标准样 , 使总的峰面积在 100 万 ~ 300 万 ( μ V · s ) 范围内 。 平行测定 3 次 ~ 6 次 , 通过色谱工作站 ( 或色谱数据处理器 ) 测量峰面积 。 并确保每次对吡啶 、 甲苯和 2 甲基吡啶等组分的切割方式一致 ( 当峰型拖尾时 , 推荐采用斜切方式 )。 7 . 2 . 3   校正因子的计算 以吡啶为相对参照物 , 按式 ( 1 ) 计算各组分相对校正因子 : 犳 犻 = 犃 吡啶 × 犿 犻 犃 犻 × 犿 吡啶 …………………………( 1 )    式中 : 犳 犻 ——— 犻 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 犃 犻 ——— 犻 组分的峰面积 , 单位为微伏秒 ( μ V · s ); 犃 吡啶 ——— 吡啶的峰面积 , 单位为微伏秒 ( μ V · s ); 犿 犻 ——— 犻 组分的质量的数值 , 单位为克 ( g ); 犿 吡啶 ——— 吡啶的质量数值 , 单位为克 ( g )。 7 . 2 . 4   在正常条件下 , 校正因子每隔三个月验证一次 , 以保证定量的准确性 。 但如果色谱条件改变 , 则 必须重新验证校正因子 。 7 . 2 . 5   试样的测定 按 7.1 调整好色谱仪 , 用微量注射器注入 1.0 μ L 稀释试样 ( 同标样稀释比 ), 使总的峰面积在 100 万 ~ 300 万 ( μ V · s ) 范围内 , 通过色谱工作站 ( 或色谱数据处理器 ) 测量各组分的峰面积 , 并确保对 吡啶 、 甲苯和 2 甲基吡啶等组分的切割方式与测定校正因子时的方式相一致 ,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两次 。 8   结果计算 8 . 1   按式 ( 2 ) 计算纯吡啶中吡啶的质量分数 : 犡 吡啶 = 犃 吡啶 × 犳 吡啶 ∑ 狀 犻 = 1 ( 犃 犻 × 犳 犻 ) × 100 …………………………( 2 )    式中 : 犡 吡啶 ——— 吡啶的质量分数 , % ; 犃 吡啶 ——— 吡啶的峰面积 , 单位为微伏秒 ( μ V · s ); 犃 犻 ——— 犻 组分的峰面积 , 单位为微伏秒 ( μ V · s ); 犳 吡啶 ——— 吡啶的相对校正因子 ; 犳 犻 ——— 犻 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 ; 狀 ——— 试样中所检出组分总数 。 其他不明物的校正因子以 1.000 计算 。 8 . 2   取二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 8 . 3   数值的修约按 GB / T8170 规定进行 。 9   允许差 同一化验室两次重复试验结果 : 不大于 0.30% 。 犌犅 / 犜 24199 — 2009

.pdf文档 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第 1 页 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第 2 页 GB-T 24199-2009 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08: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