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书 书 书犐犆犛 67 . 080 . 10 犅 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4306 — 2009 红松种仁 犓狅狉犲犪狀狆犻狀犲犽犲狉狀犲犾 2009  09  30 发布 2009  1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 吉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北华大学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林玉梅 、 任军 、 李晓梅 、 孙广仁 、 杨轶囡 、 王晓娜 、 王永煜 、 王军 、 孙伟 、 李岩 。 Ⅰ 犌犅 / 犜 24306 — 2009 红松种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松种仁的术语和定义 、 要求 、 检验方法 、 检验规则及标志 、 包装 、 运输 、 贮存 。 本标准适用于红松种仁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 T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 T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 T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 T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 T4789.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 T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 T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 T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 / T5009.6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 / 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 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 T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 T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 / 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 / T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B 1 的测定 GB / T5009.37 — 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 T5009.156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 GB / T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   取样方法 GB16326   坚果食品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红松球果   犓狅狉犲犪狀狆犻狀犲犮狅狀犲 红松果实 , 由红松雌球花在授粉受精后发育成的一种长圆状结构 , 由胚轴 、 苞鳞 、 不发育的短枝 、 种 子和种鳞组成 。 3 . 2 红松籽   犓狅狉犲犪狀狆犻狀犲狊犲犲犱狊 红松的种子 , 生于红松球果 , 由种仁 、 种皮和坚硬的种壳组成 , 是坚果的主要品种之一 。 1 犌犅 / 犜 24306 — 2009 3 . 3 红松种仁   犓狅狉犲犪狀狆犻狀犲犽犲狉狀犲犾 为红松籽经脱壳 、 去种皮等一系列工艺科学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种仁 。 3 . 4 小粒仁   狊犿犪犾犾狊犻狕犲犽犲狉狀犲犾 单粒重小于 30mg 的种仁 。 3 . 5 破碎仁   犫狉狅犽犲狀犽犲狉狀犲犾 加工中产生的破损 、 不完整的种仁 。 4   要求 4 . 1   红松球果采摘 红松球果采摘应在 9 月下旬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摘 。 禁止在保护区的核心区 、 缓冲区和红松天然更新母树少于 15 株 / 公顷的林地采摘 。 在天然林地采摘每株母树应保留 10% 的球果 , 采摘时不可伤及母树 。 4 . 2   加工工艺 工艺 : 采摘 → 脱粒 → 水选 → 干燥 → 脱壳 → 去种皮 → 分级 → 包装 → 质检 → 贮存 。 加工中不可使用任何防腐剂 、 化学药剂处理 。 4 . 3   质量 4 . 3 . 1   分级 红松种仁的分级要求应符合表 1 规定 。 表 1   红松种仁的分级及感官标准 等    级 Ⅰ Ⅱ Ⅲ 百粒重 / g ≥ 5.1 ≥ 4.1 , 且 < 5.1 ≥ 3.5 , 且 < 4.1 色泽 乳白色或略带乳黄色 乳白色或略带乳黄色 乳白色或略带乳黄色 滋 、 气味 典型松香味 典型松香味 典型松香味 外观破碎仁 / % 无 < 0.3 ≥ 0.3 , 且 < 0.5 小粒仁 / % 无 < 0.3 ≥ 0.3 , 且 < 0.5 杂质 / % 无肉眼可见杂质 无肉眼可见杂质 < 0.3 虫蛀仁 无 无 无 4 . 3 . 2   理化指标 红松种仁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规定 。 表 2   红松种仁的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粗蛋白质 / % ≥ 12 粗脂肪 / % ≥ 60 灰分 / % < 3 水分 / % < 4 酸价 ( 以 KOH 计 )/( mg / g ) ≤ 4 过氧化值 /( g / 100g ) ≤ 0.08 2 犌犅 / 犜 24306 — 2009 4 . 3 . 3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 GB16326 的规定 。 5   检验方法 5 . 1   等级评定 用目测 、 口尝 、 称重进行评定 。 5 . 2   理化指标检测 5 . 2 . 1   水分的测定 按 GB / T5009.3 的方法进行 。 5 . 2 . 2   灰分的测定 按 GB / T5009.4 的方法进行 。 5 . 2 . 3   粗蛋白质的测定 按 GB / T5009.5 的方法进行 。 5 . 2 . 4   粗脂肪的测定 按 GB / T5009.6 的方法进行 。 5 . 2 . 5   酸价 、 过氧化值的测定 酸价测定按 GB / T5009.37 — 2003 中 2.1 的方法进行 , 过氧化值测定按 GB / T5009.37 — 2003 中 2.2 的方法进行 。 5 . 3   卫生指标检测 5 . 3 . 1   砷的测定 按 GB / T5009.11 的方法进行 。 5 . 3 . 2   铅的测定 按 GB / T5009.12 的方法进行 。 5 . 3 . 3   汞的测定 按 GB / T5009.17 的方法进行 。 5 . 3 . 4   黄曲霉毒素 犅 1 的测定 按 GB / T5009.22 的方法进行 。 5 . 3 . 5   六六六 、 滴滴涕的测定 按 GB / T5009.19 的方法进行 。 5 . 3 . 6   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按 GB / T5009.20 的方法进行 。 5 . 3 . 7   致病菌的测定 按 GB / T4789.4 、 GB / T4789.5 、 GB / T4789.10 的方法分别测定沙门氏菌 、 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 球菌 。 5 . 3 . 8   菌落总数的测定 按 GB / T4789.2 的方法进行 。 5 . 3 . 9   大肠菌群的测定 按 GB / T4789.3 的方法进行 。 6   检验规则 6 . 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应由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 , 并签发合格证 。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 : 感官要求 、 理化指标 、 卫生指标 。 犌犅 / 犜 24306 — 2009 书书书犌犅/犜24306—2009 6.2 组批 同品种、同等级、同批收购加工、调运、销售的红松种仁为一个检验批次。 6.3 抽样方法 执行GB/T8855的规定。 6.4 判定规则 产品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判定为合格品。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应加 倍抽样复验不合格项目;复验后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产品为不合格品。微生物项目不合格时 不得进行复验,直接判该批产品不合格。验货中如有争议,可进行重新抽样检验,以重检的结果为准。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包装上应标明品名、等级、净重、产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及批次、保质期。 7.2 包装 包装执行GB/T5009.156规定,并要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7.3 运输 在本品运输中不得与非食品物质混装、混运,并应轻装轻卸,避免挤压、撞击。防止潮湿、雨淋、 日晒。 7.4 贮存 成品包装后应贮存于凉爽库房或冷藏,高于地面20cm以上,库房气温在0℃~8℃,严禁与有毒、 异味和易于传播虫害的物品混合存放,防止虫害、病害 。 9002 — 60342犜/犅犌

.pdf文档 GB-T 24306-2009 红松种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4306-2009 红松种仁 第 1 页 GB-T 24306-2009 红松种仁 第 2 页 GB-T 24306-2009 红松种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11: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