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27 . 010 犉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4562 — 2009 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 犕狅狀犻狋狅狉犻狀犵犪狀犱狋犲狊狋犻狀犵犳狅狉犲狀犲狉犵狔狊犪狏犻狀犵狅犳犳狌犲犾犺犲犪狋狋狉犲犪狋犿犲狀狋犳狌狉狀犪犮犲 2009 10 30 发布 2010 05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天津市节能监测四站 、 天津市能源技术研究所 、 天津市赛洋工业炉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王金祥 、 贾军 、 任长青 、 尚克武 、 陈杉 、 刘峰 、 张温习 、 霍全兰 、 王景良 、 朱天利 、 杨颖 。 Ⅰ 犌犅 / 犜 24562 — 2009 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料热处理炉的节能监测项目 、 监测方法和考核指标 。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 、 燃油和燃气的热处理炉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 T21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 / T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 / T10180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 / Z18718 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炉体表面温升 狋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狉犻狊犻狀犵狅犳犽犻犾狀狊狌狉犳犪犮犲 燃料热处理炉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 4 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项目 4 . 1 检查项目 4 . 1 . 1 燃料热处理炉本体及所属设备运行正常 。 4 . 1 . 2 炉体应严密 、 完好 , 燃气管网 、 燃油管网 、 热风管道等隔热保温性能应符合 GB / T4272 规定 。 4 . 1 . 3 计量仪表配备齐全 、 合理 , 并在检定周期内 。 4 . 1 . 4 排烟系统及装置合理 , 工作正常 。 4 . 1 . 5 热处理炉控制系统及设备配置合理 、 满足工艺要求 。 4 . 1 . 6 热处理加热设备的负荷率应符合 GB / Z18718 的规定 。 4 . 1 . 7 检查 3 年内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单位测试的热平衡报告 。 4 . 2 测试项目 4 . 2 . 1 排烟温度 。 4 . 2 . 2 空气系数 。 4 . 2 . 3 燃煤热处理炉炉渣含碳量 。 4 . 2 . 4 炉体表面温升 。 5 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方法 5 . 1 监测条件与时间 测试应在热处理炉正常生产工况下进行 。 连续运行的热处理炉从热工况达到稳定状态开始 , 监测 时间应不少于 2h ; 周期性热处理炉监测一个运行周期 ( 到保温终止时结束 )。 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测 1 犌犅 / 犜 24562 — 2009 试项目每隔 30min 记录一次 , 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监测结果 。 5 . 2 监测仪器 监测所用的仪器应能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 , 仪器完好 , 并应在检定周期内 , 其测量范围和分辨力应 与被测量项目相适应 , 其准确度不应低于表 1 的要求 。 表 1 监测仪器 序号 监测项目 仪器仪表名称 准确度 1 温度 表面温度计 、 红外测温仪 、 铠装热电偶 1.5 级 2 气体成分气相色谱仪 、 综合烟气分析仪 、 燃烧效率仪 、 奥氏气体分析仪 1.5 级 5 . 3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的测点应布置在烟道截面烟气温度比较均匀的位置上 , 根据热处理炉的大小 , 可布置在炉 体烟气出口 1m ~ 2m 的烟道上 ; 设有余热回收装置时 , 其测点可布置在余热回收装置的烟气出口 1m 处 。 测温探头应插至烟道横截面中心位置 , 并保持插入处密封 。 5 . 4 空气系数 烟气取样点应与排烟温度测点在同一位置且同步进行 。 如有换热器 , 取样点应设在炉膛烟气出口 处 。 每 30min 取样一次分析烟气成分 , 取算术平均值 , 空气系数按式 ( 1 ) 计算 : α = 21 21 - 79 × [ φ ( O 2 ) - 0 . 5 φ ( CO ) - 0 . 5 φ ( H 2 ) - 2 φ ( CH 4 )]/[ 100 - φ ( RO 2 ) - φ ( O 2 ) - φ ( CO ) - φ ( H 2 ) - φ ( CH 4 )] ……………………………( 1 ) 式中 : α ——— 空气系数 ; φ ( O 2 )、 φ ( CO )、 φ ( H 2 )、 φ ( CH 4 )、 φ ( RO 2 )——— 干烟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 以百分数表示 ( % )。 对于固体和 液体燃料允许略去分析 φ ( H 2 ) 和 φ ( CH 4 ); 其中 φ ( RO 2 ) = φ ( CO 2 ) + φ ( SO 2 )。 5 . 5 燃煤热处理炉炉渣含碳量 5 . 5 . 1 灰渣取样 、 缩制方法依据 GB / T10180 , 化验分析依据 GB / T212 。 5 . 5 . 2 灰渣取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2% , 当总灰渣量不足 20kg 时应全部取样 。 灰渣缩分后其量不 得少于 2kg , 1kg 送检 , 1kg 封存备查 。 5 . 6 炉体表面温升 炉体表面温升测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 , 可按炉内温度区段布置 , 一般 1m 2 为一测点 。 测点布置 应避开受高温辐射和逸气的影响 。 窥视孔 、 炉门 、 烧嘴孔 、 热电偶等附近边距 0.3m 范围内不布置测 点 。 测试不少于两次 , 取算术平均值 。 环境温度测点应设在距被测点垂直距离 1m 处 。 表面温升按式 ( 2 ) 计算 : Δ 狋 = 狋 - 狋 a ………………………………( 2 ) 式中 : Δ 狋 ——— 表面温升 , 单位为摄氏度 ( ℃ ); 狋 ——— 表面温度 , 单位为摄氏度 ( ℃ ); 狋 a ——— 环境温度 , 单位为摄氏度 ( ℃ )。 6 考核指标 6 . 1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考核指标见表 2 。 2 犌犅 / 犜 24562 — 2009 表 2 排烟温度考核指标 炉膛出口温度 ℃ 考核指标 低发热量燃料排烟温度 ℃ 高发热量燃料排烟温度 ℃ ≤ 500 ≤ 350 ≤ 340 ≤ 600 ≤ 400 ≤ 380 ≤ 700 ≤ 460 ≤ 440 ≤ 800 ≤ 530 ≤ 510 ≤ 900 ≤ 580 ≤ 560 ≤ 1000 ≤ 670 ≤ 650 > 1000 ≤ 710 ≤ 670 注 : 用低发热量燃料是指高炉煤气 、 发生炉煤气及发热量低于 8360kJ / m 3 ( 标准状态 ) 的混合煤气 , 高发热量燃 料是天然气 、 焦炉煤气 、 煤 、 重油等 。 6 . 2 空气系数 空气系数考核指标见表 3 。 表 3 空气系数考核指标 燃料品种 燃烧方式 空气系数考核指标 燃煤 机械化加煤 、 人工化加煤 1.40 ~ 1.60 燃油自动调节 1.15 ~ 1.20 人工调节 1.20 ~ 1.30 气体燃料自动调节 1.05 ~ 1.20 人工调节 1.15 ~ 1.25 喷嘴式调节 1.05 ~ 1.15 6 . 3 炉体表面温升 炉体表面温升考核指标见表 4 。 表 4 炉体表面温升考核指标 炉内温度 ℃ 考核指标 侧墙温升 ℃ 炉顶温升 ℃ ≤ 700 ≤ 50 ≤ 60 ≤ 900 ≤ 60 ≤ 70 ≤ 1000 ≤ 70 ≤ 80 ≤ 1100 ≤ 80 ≤ 90 > 1100 ≤ 90 ≤ 110 6 . 4 炉渣含碳量 炉渣含碳量考核指标 : 烟煤 ≤ 15% ; 无烟煤 ≤ 20% 。 3 犌犅 / 犜 24562 — 2009 7 节能监测结果评价 7 . 1 监测单位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查项目和测试项目考核指标 , 对被监测的燃料热处理炉做出监测 合格与不合格评价 , 并出具正式监测报告 , 监测结果格式见附录 A 。 7 . 2 燃料热处理炉全部监测项目合格 , 方可视为节能监测合格 。 7 . 3 对监测不合格设备 , 监测单位应提出改进建议 。 4 犌犅 / 犜 24562 — 2009 附 录 犃 ( 规范性附录 ) 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结果 表 犃 . 1 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结果 节监字第 号 单位名称 监测日期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规格型号 监测标准 热效率 测试日期 监测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结果评价 设备运行状况 炉体严密状况及管网保温状况 计量仪器配备齐全 , 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排烟系统及装置合理 , 工作正常 炉子控制系统及设备配置合理满足工艺要求 是否有热平衡报告 热处理加热设备的负荷率 监测测试项目 测试结果 考核指标 结果评价 排烟温度 / ℃ 空气系数 炉体表面温升 / ℃ 炉渣含碳量 / % 监测结果评价 : ( 单位
GB-T 24562-2009 燃料热处理炉节能监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17:2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10.2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9136-2 1999 Abrasive grains — Determination of bulk density — Part 2 Microgrits.pdf
ISO 7485 2000 Animal feeding stuffs 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and sodium contents Methods using flame-emission spectrometry.pdf
ISO 4333 2022 Textiles Determination of reduction activity of specific proteins derived from pollen mite and other sources on textile products.pdf
GBT 17671-202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pdf
ISO 11346 2023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 — Estimation of life-time and maximu.pdf
ISO 21474-1 2020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Multiplex molecular testing for nucleic acids Part 1 Terminology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nucleic acid quality evaluation.pdf
ISO IEC 30113-5 2019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ser interface — Gesture-based interfaces across devices and methods — Part 5 Gesture Interface Markup Language (GIML).pdf
ISO 780 2015 Packaging — Distribution packaging — Graphical symbols for handling and storage of packages.pdf
ISO 11199-2 2021 Assistive products for walking manipulated by both arms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2 Rollators.pdf
ISO TS 5594 2022 Soil and water quality — Guidance and requirements for designing an interlaboratory trial for validation of biotests.pdf
GB-T 30597-2014 燃气燃烧器和燃烧器具用安全和控制装置通用要求.pdf
GB-T 21765-2008 化学品 亚慢性吸入毒性试验方法.pdf
GB-T 23331-2020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GB-T 12604.3-2013 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pdf
GB-T 7531-2008 有机化工产品灼烧残渣的测定.pdf
GB-T 6476-2021 立轴矩台平面磨床 精度检验.pdf
GB-T 3903.16-2008 鞋类 帮面、衬里和内垫试验方法 耐磨性能.pdf
GB-T 22064-2008 显微镜 35mm 单反照相机镜头的接口.pdf
GB-T 3163-2024 真空技术 术语.pdf
GB-Z 18039.5-2003 电磁兼容 环境 公用供电系统低频传导骚扰及信号传输的电磁环境.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10.2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