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书 书 书犐犆犛 27 . 010 犉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4565 — 2009 隧道窑节能监测 犕狅狀犻狋狅狉犻狀犵犪狀犱狋犲狊狋犻狀犵犳狅狉犲狀犲狉犵狔狊犪狏犻狀犵狅犳狋狌狀狀犲犾犽犻犾狀 2009  10  30 发布 2010  05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天津市节能监测四站 、 天津市能源技术研究所 、 天津市赛洋工业炉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尚克武 、 贾军 、 王景良 、 朱天利 、 任长青 、 霍全兰 、 张温习 、 王金祥 、 刘峰 、 陈杉 、 杨颖 、 陈芳 。 Ⅰ 犌犅 / 犜 24565 — 2009 隧道窑节能监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隧道窑的节能监测项目 、 监测方法和考核指标 。 本标准适用于燃煤 、 燃气 、 燃油的明焰式和隔焰式生产陶瓷制品 、 砖瓦和耐火材料的工业隧道窑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 / T4272   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 . 1 窑体表面温升   狋犲犿狆犲狉犪狋狌狉犲狉犻狊犻狀犵狅犳犽犻犾狀狊狌狉犳犪犮犲 隧道窑窑体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 。 4   隧道窑节能监测项目 4 . 1   检查项目 4 . 1 . 1   窑体应严密 、 完整 , 设备及管道保温应符合 GB / T4272 规定 。 4 . 1 . 2   计量仪表配备齐全 、 合理 , 并在检定周期内 。 4 . 1 . 3   排烟系统 、 烟道 、 烟囱设置合理 , 工作正常 。 4 . 2   测试项目 4 . 2 . 1   排烟温度 。 4 . 2 . 2   空气系数 。 4 . 2 . 3   排烟气体中可燃物成分 : CO 、 H 2 、 CH 4 。 4 . 2 . 4   窑体表面温升 。 4 . 2 . 5   燃煤灰渣含碳量 。 5   隧道窑节能监测方法 5 . 1   监测条件与时间 监测应在隧道窑生产正常 、 热工工况稳定状态下进行 。 监测时间不少于 2h 。 5 . 2   监测仪器 监测所用仪器应完好 , 其测量范围和分辨力应与被测量项目相适应 , 其准确度应不低于表 1 的要 求 , 并在检定周期内 。 仪器准确度不低于表 1 规定值的新型仪器 , 适用于本标准 。 1 犌犅 / 犜 24565 — 2009 表 1   监测仪器 序   号 监测项目 仪器仪表名称 准确度 1 烟气成分 燃烧效率仪或奥氏气体分析仪 1.5 级 2 排烟温度 铠装热电偶 1.5 级 3 表面温度 红外测温仪 、 表面温度计 2.0 级 4 — 在线仪表 1.5 级 5 . 3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的测点应设在烟气出口 1m 处的总烟道直管段上 , 测温探头应插入烟道的中心位置 , 并 保持插入处密封 , 每 30min 记录一次 , 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监测结果 。 5 . 4   空气系数 5 . 4 . 1   烟气成分取样点应与排烟温度测点在同一位置且同步进行 , 每 30min 取样一次 , 分析烟气成 分 , 取算术平均值 。 5 . 4 . 2   当燃料为燃煤 、 燃油和燃气时 , 空气系数按式 ( 1 ) 计算 : α = 21 21 - 79 × φ ( O 2 ) - 0 . 5 φ ( CO ) - 0 . 5 φ ( H 2 ) - 2 φ ( CH 4 ) 100 - φ ( RO 2 ) - φ ( O 2 ) - φ ( CO ) - φ ( H 2 ) - φ ( CH 4 )…………( 1 )    式中 :                  α ——— 空气系数 ; φ ( O 2 )、 φ ( CO )、 φ ( H 2 )、 φ ( CH 4 )、 φ ( RO 2 )——— 干烟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 以百分数表示 ( % ), 对于固体 和液体燃料允许略去分析 φ ( H 2 ) 和 φ ( CH 4 ); 其中 φ ( RO 2 ) = φ ( CO 2 ) + φ ( SO 2 )。 5 . 5   排烟气体中可燃物成分 : φ ( 犆犗 )、 φ ( 犎 2 )、 φ ( 犆犎 4 ) 测试方法同 5.4 , 取 φ ( CO )、 φ ( H 2 )、 φ ( CH 4 ) 各自算术平均值作为监测结果 。 5 . 6   窑体表面温升 窑体表面温升在监测中测试两次 , 测量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 , 测点设置如下 : 窑体表面温度在烧成带和预热带的侧墙和窑顶部位测试 , 应均匀分布测点 , 每个散热面测点数不少 于 9 , 燃烧室火门和窥视孔 0.3m 直径范围内不设测点 , 分别按侧墙和窑顶取算术平均值 。 环境温度测点应设在距被测点垂直距离 1m 处 , 窑体表面温升按式 ( 2 ) 计算 : Δ 狋 = 狋 - 狋 a …………………………( 2 )    式中 : Δ 狋 ——— 表面温升 , 单位为摄氏度 ( ℃ ); 狋 ——— 表面温度 , 单位为摄氏度 ( ℃ ); 狋 a ——— 环境温度 , 单位为摄氏度 ( ℃ )。 5 . 7   燃煤灰渣含碳量 灰渣取样在窑炉出口处窑车上 , 应多点取样 , 注意均匀性和代表性 。 灰渣取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2% , 当燃煤的灰分大于或等于 40% 时 , 灰渣取样数量应不少于 总灰渣量的 1% , 总灰渣数量应不少于 20kg , 当总灰渣数量少于 20kg 时应全部取样 。 样品缩分后数 量应不少于 2kg , 1kg 送检 , 1kg 封存备查 。 6   考核指标 6 . 1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考核指标见表 2 。 2 犌犅 / 犜 24565 — 2009 表 2   排烟温度考核指标 测试项目 考核指标 排烟温度 ℃ ≤ 180 6 . 2   空气系数 空气系数考核指标见表 3 。 表 3   空气系数考核指标 测试项目 考核指标 空气系数燃煤 1.40 ~ 1.60 燃气 1.05 ~ 1.15 燃油 1.15 ~ 1.25 6 . 3   排烟气体中可燃物成分 φ ( 犆犗 )、 φ ( 犎 2 )、 φ ( 犆犎 4 ) 排烟气体中可燃物成分 φ ( CO )、 φ ( H 2 )、 φ ( CH 4 ) 考核指标见表 4 。 表 4   排烟气体中可燃物成分 φ ( 犆犗 )、 φ ( 犎 2 )、 φ ( 犆犎 4 ) 考核指标 测试项目考   核   指   标 一氧化碳 φ ( CO ) 氢气 φ ( H 2 ) 甲烷 φ ( CH 4 ) 排烟气体中可燃物成分 % 燃煤 ≤ 0.15 — — 燃气 ≤ 0.10 ≤ 0.05 ≤ 0.05 燃油 ≤ 0.15 — — 6 . 4   窑体表面温升 窑体表面温升考核指标见表 5 。 表 5   窑体表面温升考核指标 测试项目考   核   指   标 侧墙 窑顶 窑体表面温升 ℃ ≤ 70 ≤ 100 6 . 5   燃煤灰渣含碳量 燃煤灰渣含碳量考核指标见表 6 。 表 6   燃煤灰渣含碳量考核指标 测试项目 考核指标 燃煤灰渣含碳量 % ≤ 25 3 犌犅 / 犜 24565 — 2009 7   监测结果评价 7 . 1   监测单位应依据节能监测结果 ,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查项目要求和测试项目考核指标 , 对被监测 的隧道窑做出监测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 , 并出具正式监测报告 , 监测结果格式见附录 A 。 7 . 2   隧道窑的全部监测项目合格 , 方可视为节能监测合格 。 7 . 3   对于监测不合格设备 , 监测单位应提出改进建议 。 4 犌犅 / 犜 24565 — 2009 附   录   犃 ( 规范性附录 ) 隧道窑节能监测结果 表 犃 . 1   隧道窑节能监测结果 节监字第 号 单位名称 监测日期 环境温度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 规格型号 监测标准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结果评价 窑体应严密 、 完整 , 设备及管道保温 应符合 GB / T4272 规定 计量仪器配备齐全 、 合理 , 并在检定 周期内 排烟系统 、 烟道 、 烟囱设置合理 , 工作 正常 测试项目 监测结果 考核指标 结果评价 排烟温度 / ℃ 空气系数 烟气中可燃物成分 % 一氧化碳 φ ( CO ) 氢气 φ ( H 2 ) 甲烷 φ ( CH 4 ) 炉体表面温升 ℃ 侧墙 窑顶 燃煤灰渣含碳量 % 监测结果评价 : ( 单位名称 ) 节能监测专用章 年    月    日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5 犌犅 / 犜 24565 — 2009

.pdf文档 GB-T 24565-2009 隧道窑节能监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4565-2009 隧道窑节能监测 第 1 页 GB-T 24565-2009 隧道窑节能监测 第 2 页 GB-T 24565-2009 隧道窑节能监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17: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