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25.020 J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737.9—2012 工 艺管理导则 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Guidefortechnologicalmanagement— Part9:Technologicalmanagementofproductionfield 2012-05-11发布 201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GB/T24737《工艺管理导则》分为9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产品工艺工作程序; ———第3部分: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 ———第4部分:工艺方案设计; ———第5部分:工艺规程设计; ———第6部分:工艺优化与工艺评审; ———第7部分:工艺定额编制; ———第8部分:工艺验证; ———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本部分为GB/T24737的第9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佛山市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合肥瑞齐信息 科技有限公司、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 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奚道云、陈秀娟、欧阳丹、李军生、柳承波、燕云龙、郭静、张深广、单忠德、张秀芬、 张秀兰、蔺桂芝。 ⅠGB/T24737.9—2012 工艺管理导则 第9部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1 范围 GB/T24737的本部分规定了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863—2008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 GB/T24738—2009 机械制造工艺文件完整性 JB/T5059—2006 特殊工序质量控制导则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GB/T4863—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定置管理 fixationmanagement 研究生产和工作现场人与物、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现场的最佳固定位置进行设计、组 织、实施、调整和控制,使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活动。 3.2 缩略语 IE:即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简称为IE。是对人员、设备、物料、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 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和效益的一门学科。 6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种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Seiri)、整顿 (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提高素养(Shitsuke)和保障安全(Security)的活动。 4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的目标 生产现场是生产零部件和装配产品的场所。生产现场工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方 法,对生产现场人、机器、物料、方法、测量、能源、信息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控制,其目 标为: ———确保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减少材料和能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生产环境,实现安全生产。 1GB/T24737.9—2012 5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主要内容及要求 5.1 人员要求 5.1.1 现场与生产相关的工作人员应经过岗位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5.1.2 重要设备(精密、大型、贵重等)操作人员及特殊工种(焊工、电工、无损检测等)人员应经过企业、 地方相关部门的严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证书后才能上岗操作。 5.2 工艺设备、工艺装备管理 5.2.1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工艺装备应保持既定精度和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5.2.2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量具、检具与仪器仪表应定期检验,保证精度合格,量值统一。 5.3 物料管理 5.3.1 生产产品用的物料(包括原材料、辅料、毛坯、半成品、外协件、外购件等)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部 门检验,且符合有关设计和工艺要求后方可使用。 5.3.2 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的物料应做好标记,并对其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进行追踪,以保证产品 质量的可追踪性。 5.4 工艺文件管理 5.4.1 工艺文件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5.4.2 使用的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应符合GB/T24738—2009规定。 5.4.3 使用的所有工艺文件应为有效版本,并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5.4.4 工艺文件更改应符合文件管理程序和相关工艺管理要求,并及时修改相关的技术文件。 5.4.5 变更工艺文件的新版本时,旧文件应做标记并收回。 5.4.6 建立现场工艺技术档案,做好各种技术数据的记录和管理。 5.5 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过程应稳定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对关键工序应重点控制。生产现场关键工序质量控制应设 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和工作内容参见附录A。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按JB/T5059—2006 的规定执行。 5.6 工艺定额控制 依据工艺定额控制现场材料消耗和劳动消耗,对由于改进产品结构、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工艺优 化或定额不合理等原因产生的定额与实际不符问题,及时反馈给定额编制部门,适时调整工时定额和材 料消耗定额。 5.7 现场环境管理 5.7.1 工作场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工艺技术要求及相关标准规定,保证产品生产所需的温度、湿度、清 洁度、防静电、电磁干扰等要求。 5.7.2 对现场物品进行定置管理,具体要求参见附录B。 5.7.3 工作现场应干净、整洁、安全,符合6S规定。 5.7.4 现场安全、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措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GB/T24737.9—2012 5.8 现场改进 5.8.1 应用IE技术优化工艺流程,改进操作方法,改善工作环境,整顿生产现场秩序,并加以标准化, 有效消除各种浪费,提高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5.8.2 改进的主要内容有: ———人员配置; ———工艺装备; ———工艺流程和工艺布局; ———工作程序和方法; ———现场环境等。 5.9 现场监测 5.9.1 指导和监督工艺流程的正确实施,发现工艺问题,应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及时 修改或调整工艺文件。 5.9.2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文件,对影响产品的主要工艺要素和工艺参数进行监视和测量,并 做好记录。 5.9.3 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进行监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更改相关 设计和工艺文件。 5.9.4 在产品加工、装配完成之后,按设计图样或标准对产品的精度和性能进行检测,以保证产品的性 能和质量。 3GB/T24737.9—201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工序质量控制 A.1 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 A.1.1 对产品精度、性能、安全、寿命等有重要影响的部位或环节。 A.1.2 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部位或环节。 A.1.3 内、外部质量信息反馈中出现质量问题较多的薄弱环节。 A.1.4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工的部位或环节。 A.2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主要工作内容 A.2.1 工艺部门编制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和涉及质量控制的有关文件,经质量部门会签。 A.2.2 复杂工序绘制“工序控制点流程图”,明确标出建立控制点的工序、质量特性、质量要求、检验方 式、测量工具等。 A.2.3 分析或测定工序能力,当工序能力不足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和判 定宜符合JB/T3736.7的规定。 A.2.4 分析工序质量缺陷因素,验证工序质量保证能力,编制工序质量分析表。 A.2.5 根据工序质量分析表,对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整改。 A.2.6 根据需要设置工序控制图,常用控制图的形式参见GB/T4091—2001。 A.2.7 对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验收,做好工序质量的信息反馈及处理。 A.2.8 工序经过重点控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证实工序质量控制点的产品质量和工序能力满足 要求,可提出书面申请,获批后该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予以撤销。 4GB/T24737.9—2012

.pdf文档 GB-T 24737.9-2012 工艺管理导则 第9部分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4737.9-2012 工艺管理导则 第9部分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第 1 页 GB-T 24737.9-2012 工艺管理导则 第9部分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第 2 页 GB-T 24737.9-2012 工艺管理导则 第9部分 生产现场工艺管理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23: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