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书 书 书犐犆犛 71 . 080 . 30 犌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24770 — 2009 工业用三甲胺 犜狉犻犿犲狋犺狔犾犪犿犻狀犲犳狅狉犻狀犱狌狊狋狉犻犪犾狌狊犲 2009  12  15 发布 2010  07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 ( SAC / TC63 / SC2 ) 归口 。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 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刘忠发 、 李发林 、 赵秀英 、 张艳丽 、 何天余 、 胡延风 。 Ⅰ 犌犅 / 犜 24770 — 2009 工业用三甲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三甲胺的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 、 检验规则 、 标志 、 包装 、 运输 、 贮存和安全等 。 本标准适用于由甲醇连续气相催化氨化法生产的工业三甲胺的生产 、 检验和销售 。 分子式 : C 3 H 9 N 结构式 : CH 3  NCH  3 CH  3 相对分子质量 : 59.11 ( 按 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 / T601 — 2002   化学试剂   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 T603 — 2002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 ISO63531 : 1982 , NEQ ) GB / T3723   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安全通则 GB / T6283 — 2008   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卡尔 · 费休法 ( 通用方法 )( GB / T6283 — 1986 , eqvISO760 : 1978 ) GB / T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 T6681   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 / T6682 — 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 ISO3696 : 1987 , NEQ ) GB / 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 T9722 — 2006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JB / T6897 — 2000   低温液体槽车 JB / T6898 — 1997   低温液体贮运设备使用安全规则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3   性状 常温下为无色有鱼腥味的气体 。 4   要求 工业用三甲胺质量应符合表 1 所示的技术要求 。 1 犌犅 / 犜 24770 — 2009 表 1   技术要求 项    目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三甲胺 , 狑 / % ≥ 99.5 99.0 98.0 一甲胺 , 狑 / % ≤ 0.02 0.10 0.20 二甲胺 , 狑 / % ≤ 0.05 0.15 0.25 氨 , 狑 / % ≤ 0.01 0.03 0.10 水 , 狑 / % ≤ 0.5 1.0 1.5 犖 , 犖  二甲基乙胺 ( 以二 乙胺计 ), 狑 / % 供需双方协商 5   试验方法 5 . 1   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 , 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 5 . 2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 ,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符合 GB / T6682 — 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 。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 制剂和制品 ,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 均按 GB / T601 — 2002 、 GB / T603 — 2002 的规定制备 。 5 . 3   试样的制备 量取约 200mL 优级纯异丙醇 , 称量 , 精确至 0.01g , 质量为 犿 1 。 吸收适量三甲胺样品后再次称 量 , 精确至 0.01g , 质量为 犿 2 。 两次称量之差为三甲胺试样的质量 。 吸收液含三甲胺的质量分数约 为 30% 。 5 . 4   三甲胺含量和氨 、 一甲胺 、 二甲胺 、 犖 , 犖  二甲基乙胺含量的测定 5 . 4 . 1   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 。 三甲胺样品经异丙醇吸收 , 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 , 注入试样 , 组分通过色 谱柱分离后 , 用热导检测器 ( TCD ) 或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FID ) 检测 , 采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 得 到各组分含量 , 根据卡尔 · 费休容量法测得的水分 , 对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得出的各组分含量进 行校正 。 5 . 4 . 2   试剂 5 . 4 . 2 . 1   氮气 : 体积分数大于 99.99% 。 5 . 4 . 2 . 2   氢气 : 体积分数大于 99.99% 。 5 . 4 . 2 . 3   空气 : 经 5A 分子筛干燥和净化 。 5 . 4 . 3   仪器 5 . 4 . 3 . 1   气相色谱仪 : 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热导检测器 , 灵敏度及稳定性应符合 GB / T9722 — 2006 的规定的任何型号的气相色谱仪 ; 5 . 4 . 3 . 2   色谱数据处理机或积分仪 ; 5 . 4 . 3 . 3   微量注射器 : 1 μ L 或 10 μ L 。 5 . 4 . 4   色谱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 2 。 典型色谱图和各组分保留时间见附录 A 。 其他能达 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 2 犌犅 / 犜 24770 — 2009 表 2   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 热导检测器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毛细管色谱柱 改性的高惰性甲基苯基硅氧烷毛细管柱 , 30m×0.32mm×0.45 μ m 柱箱温度 / ℃ 50 60 汽化室温度 / ℃ 180 180 检测器温度 / ℃ 150 200 桥流 / mA 75 — 载气平均线速 /( cm / s ) 25 ( H 2 ) 30 ( N 2 ) 补充气 /( mL / min ) 10 ( H 2 ) 40 ( N 2 ) 燃气流量 /( mL / min ) — 40 ( H 2 ) 助燃气流量 /( mL / min ) — 400 ( Air ) 分流比 1∶10 1∶10 进样量 / μ L ( 异丙醇吸收 ) 2.0 0.6 5 . 4 . 5   分析步骤 根据仪器说明书 , 调节仪器至表 2 所示的操作条件 , 待仪器稳定后即可开始测定 。 根据组分出峰情 况 , 注入适量试样 。 用校正面积归一化法定量 。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参见附录 A 中的 A.3 。 5 . 4 . 6   结果计算 5 . 4 . 6 . 1   当采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时 ,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狑 1 , 数值以 % 表示 , 按式 ( 1 ) 计算 : 狑 1 = ( 100 - 狑 3 - 狑 4 ) 犳 犻 犃 犻 ∑ ( 犳 犻 犃 犻 )…………………………( 1 )    式中 : 犳 犻 ——— 某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 未知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犳 犻 采用各杂质组分中最大的相 对质量校正因子 ); 犃 犻 ——— 某组分的色谱峰面积 ; 狑 3 ——— 5.5 测定的试样中氨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 狑 4 ——— 5.6 测定的试样中水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 5 . 4 . 6 . 2   当采用热导检测器时 ,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狑 2 , 数值以 % 表示 , 按式 ( 2 ) 计算 : 狑 2 = ( 100 - 狑 4 ) 犳 犻 犃 犻 ∑ ( 犳 犻 犃 犻 )…………………………( 2 )    式中 : 犻 ——— 除水以外的其他各组分 ; 犳 犻 ——— 某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 未知组分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犳 犻 采用各杂质组分中最大的相 对质量校正因子 ); 犃 犻 ——— 某组分的色谱峰面积 ; 狑 4 ——— 5.6 测得的试样中水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 5 . 4 . 7   允许差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见表 3 。 3 犌犅 / 犜 24770 — 2009 表 3   色谱测定结果允许差 项    目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绝对差值 / % 热导池检测器 绝对差值 / % 氨 ≤ — 0.005 一甲胺 ≤ 0.002 0.008 二甲胺 ≤ 0.003 0.008 三甲胺 ≤ 0.02 0.02 犖 , 犖  二甲基乙胺 ≤ 0.004 0.008 5 . 4 . 8   以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测定方法为仲裁法 。 5 . 5   氨含量的测定 5 . 5 . 1   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 。 样品经异丙醇吸收 , 在选定的色谱工作条件下 , 注入试样 , 通过色谱柱使氨和各 组分分离 , 用热导检测器 ( TCD ) 检测 , 采用外标法定量 , 得到氨的含量 。 5 . 5 . 2   试剂 5 . 5 . 2 . 1   氨水 。 5 . 5

.pdf文档 GB-T 24770-2009 工业用三甲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4770-2009 工业用三甲胺 第 1 页 GB-T 24770-2009 工业用三甲胺 第 2 页 GB-T 24770-2009 工业用三甲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24: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