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
B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68—2010
沙
打旺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uleforAstrogalusadsurgensseedproduction
2010-06-30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呼和浩特)、农业部牧草与草坪
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兰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淑君、常秉文、何为平、李宏、宝路如、余玲、孙建华、吉木斯、刘书燕、张静祥。
ⅠGB/T24868—2010
沙打旺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Pall.)种子生产的环境条件要求、种子田与播种材料
的准备、播种技术、种子田管理、收获、干燥、清选、分级、检验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沙打旺种子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30.1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
GB/T2930.2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2930.3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植物种子数测定
GB/T2930.4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2930.8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1210 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认证规程
NY/T1235 牧草与草坪草种子清选技术规程
NY/T1577 草籽包装与标识
3 环境条件要求
3.1 气温要求
适宜≥10℃积温在2800℃以上、无霜期150d以上的地区。成熟期的天气应昼夜温差大且风小。
3.2 水分要求
适宜在年降水量300mm~400mm的地区。低于300mm的地区,应有灌溉条件。成熟期的天气
应晴朗、干燥。
3.3 土壤要求
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喜栗钙土、沙壤土。
3.4 光照要求
应有充足的长日照条件,生育期日照时间应在2200h以上。
4 种子田准备
4.1 土地选择
种子田应选择地势开阔、通风、光照充足、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肥力适中、排灌水方便、杂草少,病、
虫、鼠、雀为害轻、便于隔离的地块。种子田前作近4年没有生长沙打旺的其他品种。
4.2 隔离距离
种子田隔离距离应符合NY/T1210的要求。
4.3 耕作措施
播前应精细整地,抓好深耕、浅耙、轻耱、保墒等环节。深耕在秋季进行,深耕深度宜为30cm。播
种前以疏松表土和平整地面为主,用轻型钉齿耙地,耙深不超过播种深度,耙后进行镇压或轻耱。
1GB/T24868—2010
5 播种材料准备
5.1 种子质量要求
应不含检疫性有害生物、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0%、其他植物种子数不多于1000粒/kg、
水分不高于12%。
5.2 根瘤菌接种
播种前可对种子进行根瘤菌接种,接种方式可用沙打旺根瘤菌剂进行拌种,或对种子进行含根瘤菌
剂的丸衣化处理,还可采集沙打旺的根瘤,风干后压碎拌种。
6 播种技术
6.1 播种期
宜秋播,也可春播、夏播。秋播应掌握在播种后至早霜来临之前,保证牧草有60d以上的出苗及生
长期。土壤含水量达15%~20%的地区可春播;干旱、风沙大的地区可在雨季来临时夏播。
6.2 播种方式
宜采用宽行条播,也可穴播、育苗移栽。条播行距60cm~90cm,穴播及育苗移栽间距70cm×
70cm或60cm×80cm。播种深度0.5cm~1.5cm,播后镇压。
6.3 播种量
条播理论播种量为2.5kg/hm2~3.5kg/hm2,穴播理论播种量为0.2kg/hm2~0.3kg/hm2。实
际播种量以Y计,数值以千克每公顷(kg/hm2)表示,按式(1)计算:
Y=Y0
G×P…………………………(1)
式中:
Y0———理论播种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2);
G———种子发芽率;
P———种子净度。
7 种子田管理
7.1 中耕除草
苗期应及时除草。在花期、成熟期应进行田间检查,拔除杂、劣植株,发现菟丝子应连同被害植株拔
除并销毁或深埋。
7.2 病虫害防治
危害沙打旺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白粉病、黄萎病、叶斑病等,有病害侵染的植株应拔除,病害侵染
严重时应进行化学防治。开花期至结荚期应防治沙打旺实蜂。
7.3 施肥与灌溉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播种时可追施适量磷肥,蕾期可追施适量氮肥,开花期追施适量磷、钾肥。返青
期、开花期、入冬前适时灌水,夏季雨多积水时应及时排水。
7.4 辅助受粉
每公顷种子田可放养50000只蜂用于传粉。
8 收获与干燥
8.1 收获时间
进入种子收获年后,当荚果2/3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时,即可收获,宜在有雾或露水未干的早晨或傍
晚进行。
2GB/T24868—2010
8.2 收割与脱粒
8.2.1 大面积种子田宜采用机械化收割,留茬高度宜为5cm~10cm。割倒的草条在残茬上晾晒,晾
晒期翻动1次~2次。荚果的含水量达20%时,可用捡拾器捡拾并脱粒。
8.2.2 小面积种子田宜采用人工或普通割草机刈割,留茬高度宜为5cm~10cm。割倒的植株捆成草
束,码成人字形架于晾晒场上,晾晒期翻动1次~2次;或将草束打开摊晒,厚度为5cm~10cm,每日翻
动数次。荚果的含水量达20%时可进行机械碾压脱粒。
8.3 干燥
脱粒后的种子,在晒场上摊成波浪式进行晾晒,厚度不超过5cm,每日翻动数次,使种子含水量降
到12%以下。也可采用烘干机械干燥。
9 清选、检验、分级与包装
9.1 清选
干燥后的种子应清选,清选应按照NY/T1235的规定执行。
9.2 检验与分级
清选后的种子应检验,扦样、净度分析、其他植物种子数测定、发芽试验、水分测定分别按
GB/T2930.1、GB/T2930.2、GB/T2930.3、GB/T2930.4、GB/T2930.8的规定执行。分级按
GB6141的规定执行。
9.3 包装
合格的种子应进行包装,包装和标识应按NY/T1577的规定执行。GB/T24868—2010
GB-T 24868-2010 沙打旺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26: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