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3.040.60
T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4932—2010
全
地形车座椅、座椅固定及头枕要求
Requirementsofseats,theiranchoragesandheadrestraintsfor
all-terrainvehicles
2010-08-09发布 201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ê 2 0 1 7^t 3g 2 3eåwÿg,hQÆlN:c¨P`'
hQÆÿS÷e9N: G B / T 2 4 9 3 2 - 2 0 1 00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技术要求 2 …………………………………………………………………………………………………
5 试验方法 2 …………………………………………………………………………………………………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头枕宽度和高度的确定 4 …………………………………………………………
ⅠGB24932—2010
前 言
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除5.1外)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四轮全地形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4)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重庆航天巴山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星月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摩托车质
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隆鑫工业有限公司、群升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佳怡、陈戟、朱珠、杨利民、王欣、袁建军、李建华、陈念军、王侃。
本标准实施过渡期:对于新定型产品,自标准实施之日起施行;对于已定型的产品,自标准实施之日
起12个月后施行。
ⅢGB24932—2010h9cnN-SNNºlQqTVýVý[¶hQÆQlTJ ( 2 0 1 7^t{, 7
S÷ ) T_:R6`'hQÆetT|¾{~Óºÿg,hQÆê 2 0 1 7
^t 3g 2 3eåwÿlN:c¨P`'hQÆÿN
Q_:R6bgL0
全地形车座椅、座椅固定及头枕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地形车座椅、座椅固定及头枕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多功能地形车及Ⅱ型娱乐用场地车的成人前向乘坐式座椅及其固定装置(不论座椅
是否有头枕)。
本标准不适用于四轮全地形车的跨骑式坐垫、折叠式座椅、侧向座椅、后向座椅、分体式座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551—2003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ECER94:1995,NEQ)
GB24927 全地形车安全带及其安装固定点要求
GB/T24936 全地形车 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2493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座椅 seat
在全地形车上,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
3.2
同一座椅型式 sametypeofseat
在以下方面没有区别的一类座椅:
———座椅构架的外形、尺寸和材料;座椅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质量,允许座椅蒙皮和颜色不
同;允许质量差在批准座椅型式的座椅质量的5%范围内。
———调节系统和锁止系统的型式及尺寸;座椅、座椅靠背及其组成部件的调节装置、位移装置及锁
止装置的型式和尺寸。
———安全带固定点、座椅固定装置及车辆构架相关部分的型式和尺寸。
3.3
固定装置 anchorage
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身结构上的装置,包括影响车身结构的部分。
3.4
调节装置 adjustmentsystem
可以调节座椅或座椅部件的位置以适应乘员坐姿的装置,能使座椅:
———纵向移动;
———垂直移动;
———调整角度。
1GB24932—2010
3.5
锁止装置 lockingsystem
确保座椅或其中一部分保持在某一使用位置的任何机构,包括锁止靠背与椅座及座椅与车辆相对
位置的机构。
3.6
头枕 headrestraint
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
装置。
3.7
座椅质心 seatcentroid
备有头枕装置的座椅,是指将头枕调到最高位置,座椅高度和角度处于设计基准位置时的座椅总成
的质心。
3.8
“R”点 ‘R’point
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3.9
基准线 referenceline
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技术要求
4.1.1 座垫及靠背表面应丰满,缝边或折边清晰,曲面光滑,无皱折、褪色、破损。
4.1.2 每个调节装置和座椅移位装置都应有自动锁紧位置。
4.1.3 座椅背面部件的表面不应有任何可能会增加乘员伤害的凸起或尖棱,座椅背面凸起物的曲率半
径应不小于5.0mm。此规定不适用于最后排座椅或背对背安装的座椅。
4.2 头枕位置及尺寸
4.2.1 头枕高度应按5.2.1的规定进行测量,其高度不应低于650mm。
4.2.2 对安装高度可调的头枕,其枕用部分的高度按5.2.1的规定进行测量时,不应小于100mm。
4.2.3 头枕宽度应保证为正常坐姿的乘员提供足够的头部支承面。在按5.2.2的规定测定时,应保证
头枕两侧距座椅垂直中心平面的距离都不小于85mm。
4.3 座椅靠背及其调节装置强度
在按5.3的方法进行试验时,座椅骨架、座椅固定装置不应损坏并且座椅总成与车身本体不应分
离。对可调式座椅,调节装置或其锁止装置在试验中应能使座椅保持原调节位置,在试验后可以失去调
节功能。
4.4 座椅静态强度
在按5.4的方法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或试验后,座椅总成与车体本身不应分离,锁紧装置不应松脱。
另外,当安全带固定点装在座椅上时,施加的载荷应按GB24927中的规定,对安全带的安装固定点施
加相应的力。
5 试验方法
5.1 一般要求
安装在全地形车上的某一座椅,如果其锁止装置和固定方式与其他某一座椅相同或对称,则建议检
测机构可以只对其中一个座椅进行试验。
2GB24932—2010
5.2 确定头枕位置及尺寸
5.2.1 确定头枕高度
5.2.1.1 把头枕调到设计基准位置测定头枕高度。
5.2.1.2 包括基准线投影在内的所有的线均应画在该座椅或乘坐位置的垂直对称面以内。该对称面
与座椅交线确定了头枕和座椅靠背的轮廓(见附录A的图A.1)。
5.2.1.3 将GB11551—2003中附录C所示的三维人体模型置于座椅正常乘坐位置。
5.2.1.4 将GB11551—2003中附录C所示的三维人体模型基准线的投影画在5.2.1.2所述的相应
乘坐位置的垂直对称面上。作垂直于基准线并且相切头枕顶端的切线S。
5.2.1.5 从“R”点到切线S的距离“h”即为4.2.1规定的头枕高度。
5.2.2 确定头枕宽度(见附录A的图A.2)
5.2.2.1 用位于5.2.1.4的切线S以下65mm处,并且垂直于基准线的平面S1来确定由轮廓线C所
限定的头枕剖面。
5.2.2.2 按照4.2.3的规定进行试验时,所要考虑的头枕宽度是垂直纵向面P和P′与剖面S1的两条
交线之间的距离L。
5.3 座椅靠背及其调节装置的强度试验
5.3.1 将座椅按设计要求安装在车身上或模拟车身试验台上。对可调式座椅,试验时应将座椅调到最
后位置,并将靠背锁止在设计角度的位置或者与此相当的位置。
5.3.2 通过一个模拟GB11551—2003中附录C所述的假背的模型,对座椅靠背沿纵向向后施加相对
于座椅“R”点373N·m力矩的负荷。
5.4 座椅静态强度试验
5.4.1 把座椅调到设计基准位置测定座椅质量和质心。
5.4.2 将座椅按设计要求安装在车身上或模拟车身试验台上。
5.4.3 通过座椅质心,分别沿水平方向向前和向后施加相当于座椅总成质量20倍的负荷。加载时要
求逐渐加载到规定值,并在该值上保持0.2s以上。加载速度不超过5mm/min。当全地形车安全带固
定点装在座椅上时,施加上述向前负荷应按GB24927中的规定对安全带的安装固定点施加相应的
负荷。
3GB24932—20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头枕宽度和高度的确定
图A.1
图A.2
4GB24932—2010
GB-T 24932-2010 全地形车座椅 座椅固定及头枕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28: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