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5-010 Y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991—2010 纸 、纸板和纸浆 铅含量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Paper,boardandpulps—Determinationofleadcontent— Graphitefurnaceatomicabsorptionspectrometrymethod 2010-08-09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深圳市检验 检疫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嵘、陈旭辉、顾浩飞、陈向阳、易峰。 ⅠGB/T24991—2010 纸、纸板和纸浆 铅含量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纸、纸板和纸浆中铅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可用硝酸湿法消解、包括含有再生纤维在内的纸浆、纸及纸板。 本方法的检出限约为60μg/kg。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50 纸和纸板 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450—2008,ISO186: 2002,MOD) GB/T462 纸、纸板和纸浆 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GB/T462—2008;ISO287:1985,MOD; ISO638:1978,MOD) GB/T740 纸浆 试样的采取(GB/T740—2003,ISO7213:1981,IDT)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3 原理 在密闭容器中,用硝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消解试样,稀释后得到待测样品,采用标准加入法石墨炉 原子吸收测定铅的含量。 4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 4.1 水,GB/T6682,二级。 4.2 浓硝酸(HNO3),ρ=1.40g/mL,质量分数是65%~68%。 4.3 过氧化氢(H2O2),ρ=1.11g/mL,质量分数≥30%。 4.4 基体改进剂:选用何种基体改进剂可通过空白试验来确定,推荐以下几种基体改进剂。 4.4.1 硝酸钯储备溶液,0.4%,取2.0g的Pd(NO3)2溶解于10mL的浓硝酸(4.2)中,再用水在容量 瓶中将其稀释至500mL。有效期半年。 4.4.2 硝酸钯工作溶液,200mg/L,取5mL硝酸钯储备溶液(4.4.1),用水稀释至100mL。溶液即配 即用。 4.4.3 磷酸二氢铵+硝酸镁溶液,1%+0.06%,取1.0g的NH4H2PO4和0.06g的Mg(NO3)2· 6H2O溶于水,稀释至100mL。溶液即配即用。 4.5 铅标准储备溶液,100mg/L,称取0.1598g硝酸铅[Pb(NO3)2]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 20mL的浓硝酸(4.2)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L。溶液保存在密闭聚乙烯容器中。有效期半年。 5 仪器 常规实验室仪器及以下各项。 1GB/T24991—2010 5.1 高温烘箱,控温范围:常温~200℃,控温精度:±2℃。 5.2 压力溶弹,配100mL聚四氟乙烯的内罐。 5.3 微波消解仪,配100mL聚四氟乙烯内罐的全密闭消解容器。 5.4 电热板,温度可控。 5.5 石墨炉法原子吸收光谱仪,配铅空心阴极灯。 6 取样与试样的制备 6.1 取样 试样的采取按照GB/T450或GB/T740的有关规定进行。 6.2 试样的制备 将样品剪成约5mm×5mm的小块。彻底混匀,防止污染。试样称量前在天平附近至少平衡 20min。 6.3 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照GB/T462测定试样的水分,以计算试样的绝干物含量。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 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7 分析步骤 7.1 方法一:高压消解法 7.1.1 空白试验 与试样的测定平行进行,取相同量的所有试剂,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但不加试样。 7.1.2 试验 做两份试样的平行测定。称取约0.4g的风干试样,精确到0.001g,放入压力溶弹(5.2)的聚四氟 乙烯内罐中,加入4mL浓硝酸(4.2)、1mL过氧化氢(4.3)和1mL水,将压力溶弹放入烘箱(5.1),升 温至95℃±2℃,保持1h,之后再继续升温至185℃±2℃,保持4h。关闭电源,在烘箱中自然冷却 至室温,取出压力溶弹,并小心地在通风柜中打开,让二氧化氮烟雾从消解罐中排出,将消解内罐中的溶 液用水适当稀释,过滤于50mL的容量瓶内,用水洗涤消解内罐及滤纸数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后 定容。 7.2 方法二:微波消解法 7.2.1 空白试验 与试样的测定平行进行,取相同量的所有试剂,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但不加试样。 7.2.2 试验 做两份试样的平行测定。称取约0.4g的风干试样,精确到0.001g,放入微波消解仪(5.3)聚四氟 乙烯的内罐中,加入4mL浓硝酸(4.2)、2mL过氧化氢(4.3)和2mL水,放入微波消解仪。根据微波 消解仪的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当的控制方式(控制方案可参见附录A),消解反应,冷却,取出消解罐,并 在通风柜中打开。让二氧化氮烟雾从消解罐中排出,将消解内罐中的溶液用水适当稀释,过滤于50mL 的容量瓶内,用水洗涤消解内罐及滤纸数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后定容。 注:由于微波消解仪以及消解罐容积的不同,根据微波消解仪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整试样量。 7.3 铅含量的测定 7.3.1 最终的铅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取决于所使用的分析仪器,一般情况下,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为 50μg/L。准确移取1mL铅标准储备溶液(4.5)于10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得到浓度为 1mg/L的稀释液;再准确移取5mL的铅稀释液,用水稀释至100mL,溶液即用即配。该标准工作溶液 每毫升含有50ng的铅。 2GB/T24991—2010 7.3.2 根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手册设定参数,并使仪器操作参数最佳化。 注:设定参数的举例参见附录B。 7.3.3 将空白溶液、待测溶液、铅标准工作溶液(7.3.1)、稀释液(水)及基体改进剂放入仪器的自动进 样器,通过仪器的控制程序,分别在石墨管的等量待测溶液中加入不同铅含量的系列工作溶液,表1是 典型的溶液及其体积的例子。 表1 标准加入法的举例 单位为微升 待测定液 标准工作溶液 样品 稀释液 基体改进剂(4.4) 空白 0 0 20 5 溶液1 4 10 6 5 溶液2 8 10 2 5 溶液3 10 10 0 5 样品 0 10 10 5 7.3.4 在283.3nm处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铅浓度为X轴,溶液的吸光度为Y轴,绘制一条直线, 此直线的相反方向与X轴相交,交叉点的值即为待测溶液的铅含量。 7.3.5 按式(1)计算试样中的铅含量。 铅含量以铅的质量分数XPb计,数值以微克每千克(μg/kg)表示,按式(1)计算。 XPb=(A1-A0)×V m…………………………(1) 式中: XPb———试样中铅的含量,单位为微克每千克(μg/kg); A1———待测溶液中铅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A0———空白试液中铅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V———待测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试样的绝干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两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大于算术平均值的20%,以平均值作为 测试结果。 8 质量保证和控制 8.1 试样在称量前在天平附近平衡20min,可解决因试样本身的水分变化而导致称量数据的不稳定。 8.2 微波消解可有不同的控制方式,有多种温度/压力/功率、时间、加酸量等不同的参数组合,可根据 实际情况设定。只要保证消解完全且均有较高回收率的消解方法均可使用。充分消解后通常可得到澄 清的溶液,残余物为白色。 8.3 分析仪器可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选择,只要仪器的检出限满足检验的限量要求即可。由于分析 仪器灵敏度的不同,操作人员应根据仪器的测试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工作溶液范围。 8.4 当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分析时,一般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但在实践中,只要不受基体干 扰,可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但应注意控制工作曲线的酸度与待测溶液一致。 8.5 采用密闭湿法消解、石墨炉法测定时,如有条件,可在消解后增加赶酸工序———将消解内罐放入配 套的加热板上加热,直至罐内剩余2mL的溶液,再进行稀释、过滤、定容。增加赶酸工序可降低待测溶 液的酸度,标准加入法测定时可直接用水作为稀释液,延长石墨管的使用寿命。 9 精密度 由于痕量分析的精密度取决于样品的消解特性、基体和材料组分的均匀性,所以方法的精密度难以 3GB/T24991—2010 用一般性的数据来说明。若进行重复性测定,重复测定的结果在平均值的±10%以内,可认为重复性 满意。 在金属元素的痕量分析中,由于样品固有的不均匀性,重复测试的结果可能会不一致。 实验室间比对说明,若不同实验室间的测试结果相差

.pdf文档 GB-T 24991-2010 纸 纸板和纸浆 铅含量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4991-2010 纸 纸板和纸浆 铅含量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第 1 页 GB-T 24991-2010 纸 纸板和纸浆 铅含量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第 2 页 GB-T 24991-2010 纸 纸板和纸浆 铅含量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29: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