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5.120
S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021—2010
轨
道检查车
Trackinspectioncar
2010-09-02发布 2010-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提出。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柴东明、王彦春、田新宇、王卫东、陈东生、许贵阳、周正、刘伶萍、樊戈平。
ⅠGB/T25021—2010
轨道检查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造或改造轨道检查车(以下简称为轨检车)的车辆和轨道检测设备的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及试验与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标准轨距铁路使用的构造速度小于或等于200km/h的轨检车,各种宽轨、米轨和城
市轻轨使用的轨检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46.1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T5599 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
GB/T12817—2004 铁道客车通用技术条件
TB/T1335—1996 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TB/T3034—2002 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
TB/T3138—2006 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
TB/T3139—2006 机车车辆内装材料及室内空气有害物质限量
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轨道几何参数 trackgeometryparameters
描述轨道几何形态的参数,包括轨道高低、轨向、轨距、水平(超高)、三角坑(扭曲)、曲线半径等。
3.1.2
轨道特征值 trackcharacteristicsvalue
根据相关标准对轨道几何数据评判或计算后的表达轨道几何质量的数值。
3.1.3
轨距 gauge
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3.1.4
轨向 alignment
钢轨内侧,轨距点沿轨道延长方向的横向凹凸不平顺。
3.1.5
高低 profile
钢轨顶面沿延长方向的垂向凹凸不平顺。
1GB/T25021—2010
3.1.6
超高 super-elevation
同一横截面上左右轨顶面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差。
3.1.7
水平 crosslevel
同一横截面上左右轨顶面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差,但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超高值及超高顺
坡量。
3.1.8
三角坑(扭曲) twist
左右两轨顶面相对轨道平面的扭曲,用相距一定基长水平的代数差表示。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3.2.1
A1
3m~25m波长。
3.2.2
A2
25m~70m波长。用于测量长波长超限。一般情况下,仅在线路速度大于120km/h的情况下才
考虑。
4 要求
4.1 总体要求
4.1.1 轨检车车辆应符合GB/T12817—2004的有关要求。轨检车内饰材料应符合TB/T3138—
2006、TB/T3139—2006的有关要求。
4.1.2 强度设计应符合TB/T1335—1996的规定及有关要求。
4.1.3 车辆动力学性能应符合GB/T5599的规定及有关要求。
4.1.4 外轮廓(包括安装的检测设备和传感器)不应超出GB146.1中车限-1A、车限-1B规定的要求。
4.1.5 轨检车可以进行双向检测,其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结果在技术条件规定的范围内不受速度和方向
影响。
4.1.6 轨道检测系统包括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子系统、车体振动加速度测量子系统、钢轨断面测量子系
统、钢轨波浪磨耗测量子系统和环境监视子系统。其中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子系统和车体振动加速度测
量子系统为必选项,钢轨断面测量子系统、钢轨波浪磨耗测量子系统和环境监视子系统为可选项。
4.2 车辆设备
4.2.1 配备空调设备,满足工作和生活条件。
4.2.2 配备电热取暖或燃油取暖设备。
4.2.3 轨检车除有常用照明外还应配备应急照明设备。
4.2.4 配备配电柜、空调控制柜、柴油发电机控制柜、轴温报警仪、直流充电机、直流配电防滑器主机、
DC48V逆变器(功率为5kW)、隔离变压器、漏电保护器、车辆安全监控装置等。直流充电机容量应满
足蓄电池和柴油发电机组启动电池充电的要求(DC48V、DC24V或DC12V)。
4.3 供电设备
4.3.1 配备2台柴油发电机组,单组发电机额定功率不小于32kW,输出电压AC380V/50Hz。
4.3.2 车下配备DC48V、容量不小于300Ah的免维护碱性电池。
4.3.3 车上配备可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2h、功率不小于5kW的UPS不间断电源设备,采用免维护
2GB/T25021—2010
碱性电池。
4.3.4 车辆两端配备AC380V和DC600V列车双路供电系统。
4.4 轨道检测设备
4.4.1 轨检车车辆下部安装的所有检测设备不能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检测设备所有车下悬挂装置的疲
劳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4.2 所有检测的电气设备均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TB/T3034—2002的有关规定。
5 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子系统技术要求
5.1 技术指标
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子系统的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子系统技术指标
项目 测量范围 分辨力 准确度
轨距 1420mm~1485mm 0.2mm ±0.8mm
轨向aA1:±50mm
A2:±100mm0.2mmA1:±1.5mm
A2:±4mm
高低aA1:±50mm
A2:±100mm0.2mmA1:±1mm
A2:±3mm
超高(水平) ±225mm 0.5mm ±1.5mm
三角坑(扭曲)b±100mm — —
速度 (0~250)km/h — ±1‰
里程 (0~9999)km — ±2‰
线路标志检测线路上,包括道口、道岔、桥梁、曲
线拉杆等标志— —
曲线半径c小于10000m — ±5‰
a可选择两种波长A1、A2的空间曲线。
b基长可在1m~18m范围内选择。
c同时测量曲率和正矢值,能准确测出曲线起、终点位置,包括直缓点、缓圆点、圆缓点、缓直点位置,其位置误差
不应超过相应曲线半径的5‰。
5.2 数据处理部分的技术要求
5.2.1 数据采集与合成部分技术要求
5.2.1.1 应能实时采集和处理检测数据,轨道几何参数按250mm间隔输出。
5.2.1.2 具有存储传感器原始数据和轨道几何参数的功能,轨道几何参数存储能力不少于
100000km。
5.2.1.3 具有自动和手动修正里程信息的功能。
5.2.1.4 输出的轨道几何参数应在空间位置上保持同步。
5.2.2 数据应用部分技术要求
5.2.2.1 轨道几何参数及轨道特征值采用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
5.2.2.2 可实时显示和回放波形图,并具备与历史数据对比的功能。波形图可实时输出和打印。
5.2.2.3 具有实时编辑超限数据的功能。
5.2.2.4 轨道特征值应按规定的格式输出。
5.2.2.5 传感器原始数据和轨道几何参数具有事后重放功能。
3GB/T25021—2010
6 车体加速度测量子系统技术要求
6.1 技术要求
加速度测量项目包括车体横向和垂向振动加速度。
车体振动加速度测量要求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位置在车体底板上,距车体纵向中心线1m,车辆尾部
靠近第4位轴处。
6.2 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10~+10)m/s2。
频率范围:(0~50)Hz。
分辨力:0.01m/s2。
准确度:±0.1m/s2。
7 钢轨断面测量子系统技术要求
7.1 技术要求
钢轨断面测量系统应采用无接触测量方法,实时检测钢轨断面,输出相应里程位置轨头的形状、钢
轨侧磨、垂直磨耗、总磨耗,并根据《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进行钢轨头部磨耗轻重伤的判定。
7.2 钢轨断面测量技术指标
采样间距:不少于1点/米。
分辨力:0.2mm。
准确度:±0.5mm。
7.3 输出
系统输出应包括左、右轨头断面(图形方式),钢轨侧磨、垂直磨耗、总磨耗(数据方式的波形图),并
根据钢轨头部磨耗轻重伤标准存储、打印钢轨磨耗程度评定数据。
8 钢轨波浪磨耗测量子系统技术要求
8.1 技术要求
系统应具有测量左右钢轨波浪磨耗的功能,采用计算机实时采集和分析数据,可绘制波磨波形图,
可自动滤除道岔和接头的干扰。
8.2 技术指标
测量波长、测量范围和测量准确度如表2所示。
表2 技术指标
测量波长/
m测量范围/
mm测量准确度/
mm
0.1~0.3 0.1~1 ±0.1
0.3~1 0.1~1 ±0.1
1.0~3 1.0~3 ±0.3
0.1~3 1.0~3 ±0.3
8.3 输出
可进行超限判断,输出不同波长的钢轨病害位置、波磨长度及深度。
9 环境监视子系统
环境监视子系统是在轨检车上安装高清晰度彩色摄像机,将图像信号传送到轨检车内,经叠加时间
4GB/T25021—2010
与速度、里程、线路几何质量等信息后,传送到检测系统显示。在环境监视子系统的服务器上进行存储、
播放和查询等工作。
10 试验与验收
10.1 总则
试验与验收包括对轨检车车辆的验收和检测系统的验收。轨检车车辆的验收按相关车辆技术
GB-T 25021-2010 轨道检查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30: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