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7.200
J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142—2010
风
冷式循环冷却液制冷机组
Air-cooledcirculatingcoolingliquidrefrigeratingpackages
2010-09-26发布 2011-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从卓、刘刚强、高道宇、陈斌、张贤根、张勇、郝红霞、黄卫、姚红焰。
ⅠGB/T25142—2010
风冷式循环冷却液制冷机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冷式循环冷却液制冷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
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电动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自带冷却液泵、冷却液箱的风冷式循环冷却液
制冷机组(以下简称冷液机)的研制、生产、检验和验收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
GB/T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
GB4343.1—2003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 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1部分:发射(CISPR14-1:
2000+A1,IDT)
GB4343.2—1999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 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2部分:抗扰度———
产品类标准(IEC/CISPR14-2:1997,IDT)
GB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60335-1:2004(Ed4.1),
IDT)
GB4706.32—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IEC60335-2-40:
1995,IDT)
GB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0870—2001 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GB/T13306—1991 标牌
GB/T18430.1—2007 蒸汽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
泵)机组
GB/T18517—2001 制冷术语
JB/T4330—1999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18517—2001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冷式循环冷却液制冷机组 air-cooledcirculatingliquidrefrigeratingpackages
一种为工业及类似用途设备提供循环冷却液的专用制冷设备。
3.2
冷却液 coolingliquid
冷却液是指一种挥发性的或不挥发性的液体,在液路中循环流动,与被冷却对象换热。
1GB/T25142—2010
4 型式
4.1 按结构型式分类:
a) 整体式;
b) 分体式。
4.2 按主要功能分类:
a) 制冷;
b) 制冷带电加热。
4.3 按使用环境温度分类:
a) 中温型(M) 适用温度范围-7℃~43℃;
b) 低温型(L) 适用温度范围-15℃~35℃;
c) 高温型(H) 适用温度范围2℃~52℃。
4.4 按出液温控精度分类:
a) 普通型 出液温控精度大于±0.5℃;
b) 精密型 出液温控精度±0.5℃。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冷液机选用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
5.1.2 机架、机壳、管路不应有明显变形和机械擦伤,系统管路走向应合理。
5.1.3 使用黑色金属材料时,应采取防锈蚀措施。
5.1.4 油漆或涂装的零部件,表面油漆或涂层应均匀,不应有气泡、流痕、龟裂、起皱等缺陷。
5.1.5 电镀件表面应光滑,镀层应均匀,不应有剥落、露底、针孔、明显的花斑、划伤等缺陷。
5.1.6 塑料件应耐老化,且不应有裂纹及明显流痕等缺陷。
5.1.7 隔热材料应无毒、无异味、阻燃和耐腐蚀。
5.2 性能要求
5.2.1 制冷系统气密性
按6.3.2的方法试验,冷液机的制冷系统各部分不应有制冷剂泄漏。
5.2.2 冷却液侧密封
按6.3.3的方法试验,冷却液侧各部位应无泄漏。
5.2.3 运转
按6.3.4的方法试验,冷液机正常运转。
5.2.4 额定制冷量及制冷消耗功率
按6.3.5的方法试验,冷液机实测制冷量应不小于额定制冷量的95%,实测制冷消耗功率应不大
于额定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5.2.5 制冷性能系数(COP)
按6.3.6的方法试验,冷液机额定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数值应不低于2.4。
5.2.6 电热装置制热消耗功率
按6.3.7的方法试验,电热装置实测制热消耗功率应在额定制热消耗功率的90%~105%之内。
5.2.7 冷却液出口压力
按6.3.8的方法试验,冷却液出口压力应不低于明示出口压力。
5.2.8 最大负荷工况制冷
按6.3.9的方法试验,最大负荷运行时,冷液机保护装置不动作,应正常工作。
2GB/T25142—2010
5.2.9 低温工况制冷
按6.3.10的方法试验,低温工况运行时,冷液机保护装置不动作,应正常工作。
5.2.10 冷却液箱保温性能
按6.3.11的方法试验,冷却液箱内液温上升应不大于5℃。
5.2.11 噪声
按6.3.12的方法试验,冷液机在额定工况下运转时,噪声值(声压级)应不高于明示值加3dB(A),
且不高于表1限值加2dB(A)规定。
表1 噪声值(声压级)
额定制冷量/kW整体式/dB(A)分体式(压缩机内置)/dB(A) 分体式(压缩机外置)/dB(A)
室内侧 室外侧 室内侧 室外侧
≤4 ≤62 ≤54 ≤60 ≤51 ≤61
>4~≤7 ≤66 ≤61 ≤64 ≤58 ≤65
>7~≤12 ≤72 ≤68 ≤70 ≤65 ≤71
>12~≤32 — ≤73 ≤76 ≤70 ≤77
>32~≤96 — ≤77 ≤79 ≤74 ≤80
>96 — — — — —
5.2.12 涂装件涂层附着力
按6.3.13的方法试验,冷液机的涂装件涂层附着力应达到GB/T1720规定的二级以上。
5.3 电气安全及性能要求
5.3.1 电气强度
按6.3.14.1的方法试验,冷液机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不应有闪络或击穿发生。
5.3.2 泄漏电流
按6.3.14.2的方法试验,泄漏电流应符合GB4706.32—2004中16.2的规定。
5.3.3 接地电阻
按6.3.14.3的方法试验,冷液机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1Ω(不包括外接软缆或软线的电阻)。
5.3.4 电磁兼容性能
冷液机按GB4343.1—2003和GB4343.2—1999进行测试,应符合标准中有关发射和抗扰度的
要求。
5.3.5 淋水绝缘性能
按6.3.14.4的方法试验,试验后其电气强度和泄漏电流应分别符合5.3.1和5.3.2的要求。
5.3.6 防触电保护
冷液机按GB4706.1—2005中第8章的规定进行测试,应符合标准中的有关要求。
5.4 保用期
用户在遵守冷液机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或冷
液机调试运行后12个月内(以两者中先到为准),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
厂应免费修理或更换。
6 试验方法
6.1 测量仪表准确度和测量规定
6.1.1 测量仪表、仪器准确度按GB/T10870—2001中附录A的规定并经校验或校准合格。
6.1.2 测量按以下规定进行:
3GB/T25142—2010
a) 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按GB/T10870—2001的规定;
b) 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按GB/T18430.1—2007规定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方法测量。
6.2 试验的一般要求
6.2.1 所有试验应按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进行(特殊规定除外),其偏差不应大于±1%。
6.2.2 应按照制造厂商的说明书正确安装。
6.2.3 测试时,试验工况各温度点读数允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各有关冷却液侧的温度点精度为:±0.2℃;
b) 各有关空气侧的干球温度点精度为:±0.5℃。
6.3 试验要求
6.3.1 一般要求检查
目测冷液机外观,应符合5.1的规定。
6.3.2 制冷系统气密性
冷液机的制冷系统在正常的制冷剂充灌量下,不通电置于正压室内,在环境温度为16℃~35℃条
件下,风速小于3m/s,使用灵敏度为1×10-6Pa·m3/s的检漏仪进行检漏,探头移动速度应小于
3cm/s,结果应符合5.2.1的规定。
6.3.3 冷却液侧密封
将冷液机水箱进出液口连接,向冷却液箱注液,直到液位开关动作自动停止,启动泵运转2h,观察
液路各个部位应符合5.2.2的规定。
6.3.4 运转
冷液机在接近额定工况环境中进行运转试验,使用90%~110%额定电压值范围内运行1h,试验
结果应符合5.2.3的规定。
6.3.5 额定制冷量及制冷消耗功率
制冷量按GB/T10870—2001中5.1.1和表2规定的额定工况进行试验,消耗功率为整机消耗功
率。试验时计算制冷量,并测量消耗功率,试验结果应符合5
GB-T 25142-2010 风冷式循环冷却液制冷机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33: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