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3.220.20
R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348—2010
汽
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fuelsavingproductsforautomobiles
2010-11-10发布 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桂芹、刘莉、焦健、何勇、王伟、王渌江、韩国庆、蔡凤田、张红卫。
ⅠGB/T25348—2010
汽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节油产品使用后汽车或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能的改善,以及添加剂类
汽车节油产品的理化性能和电子类汽车节油产品的电器性能等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以燃料油为动力的在用汽车上使用的汽车节油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3142 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
GB/T3535 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GB/T3535—2006,ISO3016:1994,MOD)
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3536—2008,ISO2592:
2000,MOD)
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5096—1985,eqvASTMD130:1985)
GB/T6538 发动机油表观粘度测定法(冷启动模拟机法)(GB/T6538—2000,eqvASTMD5293:
1998)
GB/T802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8020—1987,eqvASTMD32371:1979)
GB/T14951 汽车节油技术评定方法
GB17930 车用汽油
GB19147 车用柴油
SH/T071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71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汽车节油产品 fuelsavingproductsforautomobiles
能降低汽车燃料消耗并对汽车的其他使用性能无不良影响的产品。
3.2
节油率 rateoffuelsaving
汽车使用节油产品后,燃油消耗降低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节油率=使用节油产品前的燃料消耗量-使用节油产品后的燃料消耗量
使用节油产品前的燃料消耗量×100%……(1)
3.3
净化率 rateofpollutioncontrolling
汽车使用节油产品后,汽车排气污染物降低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1GB/T25348—2010
净化率=使用节油产品前的污染物测量值-使用节油产品后的污染物测量值
使用节油产品前的污染物测量值×100%…(2)
3.4
动力性对比系数 rateofpowercontrasting
汽车使用节油产品后,汽车动力性增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对比系数=使用节油产品后动力性参数测量值
使用节油产品前动力性参数测量值×100%…………………(3)
4 技术条件
4.1 基本要求
汽车节油产品应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汽车道路试验,评定其对车辆经济性、动力性、排放性能的
改善程度。
4.2 经济性技术指标
4.2.1 汽车节油产品的燃料经济性按GB/T1495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与评定。
4.2.2 发动机台架对比试验评价指标应满足:市区运行模式节油率αs、城间运行模式节油率αc及快速
车道运行模式节油率αq三项指标之一不小于1.5%,且其余两项指标均大于0。
4.2.3 汽车道路对比试验评价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a) αs、αc及αq三项指标之一不小于3.0%,其余两项指标均大于0;
b) 汽车运行百公里节油率αb应不小于3.0%,且αs、αc及αq均大于0;
c) 汽车多工况节油率αd不小于3.0%,且αs、αc及αq均大于0。
4.3 动力性技术指标
汽车节油产品的动力性技术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 动力性技术指标
项 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发动机台架试验
汽车道路试验发动机转矩对比系数KM ≥0.99
发动机功率对比系数KP ≥0.99
汽车加速时间对比系数Kt ≤1.01
汽车滑行距离对比系数KSa≥0.99GB/T14951
a影响汽车润滑系性能的汽车节油产品需评定该项技术指标。
4.4 排放性能技术指标
汽车节油产品的排放性能技术指标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排放性能技术指标
项 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汽车排气污染物CO净化率RCO/%
汽车排气污染物HC净化率RHC/%
汽车排气污染物NOX净化率RNOX/%
汽车排气污染物HC+NOX净化率RHC+NOX/%
柴油车排气污染烟度净化率RKJ/%
柴油车排气污染颗粒物净化率RPM/%≥0 GB/T14951
4.5 添加剂类汽车节油产品的理化性能技术指标
4.5.1 添加剂类汽车节油产品还应进行理化性能试验与评定。
2GB/T25348—2010
4.5.2 燃油添加剂类汽车节油产品加入燃油后的理化性能技术指标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燃油添加剂类汽车节油产品理化性能技术指标
项 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铜片腐蚀 不低于参比油 GB/T5096
相容性 不分层、不浑浊、无沉淀 GB/T14951
铅含量a/(g/L) 不超出参比汽油 GB/T8020
锰含量a/(g/L) 不超出参比汽油 SH/T0711
铁含量a/(g/L) 不超出参比汽油 SH/T0712
注1:参比汽油应满足GB17930的要求。
注2:参比柴油应满足GB/T19147的要求。
a此项目仅适用于汽油添加剂检测。
4.5.3 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类汽车节油产品加入润滑油后的理化性能技术指标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 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类汽车节油产品理化性能技术指标
项 目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水分(体积分数)/% 不大于痕迹 GB/T260
运动黏度(100℃)/(mm2/s)不超出参比润滑油数值的±10%,
并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GB/T265
低温动力黏度/(MPa·s)不超出参比润滑油数值的±10%,
并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GB/T6538
机械杂质(质量分数)/% ≤0.01 GB/T511
闪点(开口)/℃ 不低于参比润滑油 GB/T3536
倾点/℃ 不高于参比润滑油 GB/T3535
铜片腐蚀(100℃,3h) 不大于1级 GB/T5096
最大无卡咬负荷PB/kg 不小于参比润滑油 GB/T3142
稳定性 不分层,无沉淀 GB/T14951
注:参比润滑油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4.6 电子类汽车节油产品的电器性能技术指标
电子类汽车节油产品还应满足汽车电器标准规定的电器性能技术指标。GB/T25348—2010
GB-T 25348-2010 汽车节油产品使用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40: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