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120.30
J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371—2010
铸
造机械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Foundrymachinery—Measurementmethodofsoundpressurelevel
2010-11-10发布 2011-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青岛铸造机械集
团公司、青岛青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青岛中智达环保熔炼设备有限公司、青岛双星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德志、卢军、孙桂平、吴正涛、于仁先、段金挺、丁仁相。
ⅠGB/T25371—2010
铸造机械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辐射稳态噪声、辐射非稳态噪声和辐射周期性变化噪声的铸造机械的A声级测
定方法。亦可按本方法测定频带声压级。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铸造机械的噪声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102.7 声学的量和单位
GB/T3241 倍频程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
GB/T3785—1983 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T3947 声学名词术语
JJG176 声校准器检定规程
JJG188 声级计检定规程
3 声学的术语、量和单位
本标准中使用的有关声学的术语、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应符合GB/T3947和GB3102.7的规定。
4 测定项目
4.1 本标准测定项目为A声级或等效连续A声级。
4.2 按需要可选择一个或几个测点测定63、125、250、500、1000、2000、4000和8000Hz八个倍频带
声压级,这些测点一般是认为对分析噪声源有意义的测点。
5 测试的环境和修正值
5.1 测试环境要求和环境修正
5.1.1 满足本标准要求的为具有一个反射面(地面)的下列环境:
a) 具有坚硬反射面的平坦的室外开阔场地;
b) 符合5.1.2规定的S/Sv≤0.03(环境修正值K2≤2.0dB)条件的各种大房间、车间或试验室。
5.1.2 在室内进行测量时,考虑到测试环境的反射声影响,需从测量结果中减去环境修正值K2,K2,
按公式(1)确定:
K2=10lg(1+20S/Sv) …………………………(1)
式中:
K2———环境修正值,单位分贝[dB(A)];
S———终止于反射面地面的一个平行六面体的侧面和顶面的总面积,该平行六面体的每个面(底
面除外)距被测铸造机械最近距离为1m(见图1),单位为平方米(m2);
Sv———测试房间的总表面积(天花板、墙壁和地面),单位为平方米(m2)。
K2也可由图2的曲线中查得。
1GB/T25371—2010
要求S/Sv≤0.03(即K2≤2.0dB),如果S/Sv>0.03(即K2>2.0dB),将会引起修正值的误差,此
时应将被测的铸造机械移到一个较大的房间或室外进行测量。
5.1.3 室外测量时,风速不应超过6m/s(相当于4级风),传声器应使用风罩。
图1
图2
5.2 背景噪声要求及背景噪声修正
5.2.1 测量应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要求背景噪声的A声级或倍频声压级比被
测铸造机械运转时相应测得的A声级或倍频带声压级最好低10.0dB以上,至少要低3.0dB,否则应
停止测量,设法降低背景噪声后再测。
5.2.2 若各测点所测得的铸造机械运转噪声和背景噪声之差在3.0dB~10.0dB之间,则所测得的结
果需进行背景噪声修正。背景噪声修正值K1按表1求得。
表1 背景噪声修正值 单位为分贝
铸造机械运转时测得的声压级与背景噪声声压级之差应从运转时的声压级测量值中减去的背景噪声修正值K1
3.0 3.0
4.0
5.02.0
6.0
7.0
8.01.0
9.0
10.00.5
>10.0 0
2GB/T25371—2010
6 测量仪器
6.1 声级计
使用符合GB/T3785—1983中规定的1型声级计,也可使用与其准确度相当的其他测试仪器。为
了减少观测者对测量的影响,声级计或其他测试仪器与传声器之间最好使用延伸电缆或延伸杆。
6.2 倍频或1/3倍频程滤波器
使用的倍频和1/3倍频程滤波器应符合GB/T3241规定的要求。
6.3 校准用仪器
每次测量前后应使用准确度不低于±0.5dB的活塞发声器或声级校准器对整个测量系统(包括电
缆)进行校准。如果测量前后的校准值相差超过1.0dB时,则测量无效。
6.4 仪器的检定
所有用于测量和校准的仪器应作定期检定,以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声级计和其他测试仪器的
检定应符合JJG188的规定。声级校准器的检定应符合JJG176的规定。
7 被测铸造机械的安装和运转条件
7.1 被测铸造机械应按说明书规定的正常使用情况固定在反射平面上。一般平坦的混凝土或无较大
裂缝的柏油地面可作为反射平面。如反射面不是地平面,则必须保证反射面物体不会由于振动而辐射
影响测量的附加噪声。
注:如果附加噪声的声压级大于被测机械的噪声声压级,或虽小于被测铸造机械的噪声声压级但其差值在10dB以
内,则视为影响测量。
7.2 测量地点应避免反射声的影响,被测铸造机械与除地面以外的其他任何反射物体的距离须在
2.0m以上。如墙壁或反射物体经过了一定的声学处理,该距离也可适当缩小。
7.3 对于可以在任意高度上吊式安装的铸造机械,安装点距离地面的高度取1.5m。如需利用专用支
架,支架应牢固地固定在反射面上,并保证支架体不会由于被测铸造机械的运转而产生影响测量的附加
噪声。
7.4 被测铸造机械及其辅助装置应在额定使用的压缩空气压力、工作油压或额定转速的实际工况下空
运转。根据实际情况(或各方协议)也可选择以下的工作状况,但必须规定条件并在测量报告中详细
记录:
a) 在规定的负载下;
b) 在全负载下;
c) 在辐射噪声最大的工作状况下;
d) 在模拟负载的工作状况下。
7.5 连续运转的铸造机械应在连续稳定运转正常后开始测量工作。对于非连续运转的铸造机械(如压
铸机、射芯机、造型机等),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生产率调整运转周期,待运转正常后开始测量工作。
7.6 被测铸造机械所有可移动的可调部件应处于调整范围的中间位置。
7.7 被测铸造机械的投入运转的所有运动部件,一般均应处于运动状态。
7.8 如辅助装置与主机同时发声且非刚性联接,经预选测试确认不辐射影响测量的噪声(声压级小于
主机10.0dB以上),则最好将其移出测点轨迹环绕的范围之外。
7.9 随机安装或提供的,并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的吸声、消音及隔振等元件或装置,应安装在相应
位置上。
8 测量方法
8.1 测点选择
8.1.1 测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应取1.5m。在被测铸造机械高度小于1.0m的情况下,测点
3GB/T25371—2010
高度取1.0m。
8.1.2 测点应在距被测铸造机械周边1.0m所环绕的水平轨迹上选取(参见附录B)。测点数不应少
于4点,两相邻测点间的距离一般小于2.0m。为简化被测铸造机械周边形状,可忽略机器上的对噪声
测量不会带来较大影响的个别突起物。
8.1.3 辅助装置离主机2.0m以上时,应分开各自测量。
8.2 校准声级计
8.2.1 测量前先校准声级计,检查电源电压。
8.2.2 测量后需再次校准声级计,如误差超过6.3的规定,应重新测量。
8.3 测量
8.3.1 声级计取A计权网络。如需做倍频带声压级测量时,频率计权位置按声级计使用说明书放置,
时间计权一律使用“慢”档。声级计的传声器应指向被测铸造机械。
8.3.2 在被测铸造机械不运转的情况下,任选测点中的一点,测量其背景噪声的A声级或倍频带声
压级。
8.3.3 被测铸造机械按7.4的规定稳定运转后,测量每个测点上的A声级或倍频带声压级,对每个测
点的测量次数不应少于4次。如某一测点测得的最大和最小声压级之差大于2.0dB,需适当增加在该
点的测量次数。
8.3.4 当在观察时间内声级计表头读数波动幅度不大于±3.0dB时,读表时则取最大和最小示值的
平均值为测量值(可不考虑偶然出现的过大或过小值),观察时间不应少于10s。
8.3.5 当观察时间内声级计表头读数波动幅度大于或等于±3.0dB,即被测铸造机械辐射非稳态噪声
时,应使用积分声级计进行测量,观察时间不应少于10s。
8.3.6 对于辐射周期性变化噪声的铸造机械(如射芯机、压铸机、震压造型机等),应使用积分声级计测
取等效连续A声级,观察时间不少于机器工作的2个循环周期。也可测量一个周期内的各不同A声级
和相应的持续时间,然后计算等效A声级(见附录A)。但考虑测量工作大和影响测量精度原因,本标
准建议最好不采用计算方法。仲裁检验时应使用积分声级计。
注:①如不使用积分声级计,为简化测量,每个测点的测量次数可为2次。
②如持续时间很短,不易测量时,可参考该机器的循环周期表或以合理计算出的值做依据。
8.3.7 传声器附近1.0m的范围内不应有任何声反射物体,1.0m以外的反射物也不应由于振动而引
起明显的噪声(如料斗、铁板等薄壁物
GB-T 25371-2010 铸造机械 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41:2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