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01.080 A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601—2010 中 国文化遗产标志 ThesignofChinaculturalheritage 2011-01-14发布 201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成都市考古工作队,深圳海川色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华、王毅、何唯平、贺占哲、黄永衡、邓超、邱方。 ⅠGB/T25601—2010 引 言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 产,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 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 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 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 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 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由国家文物局于2005年发布,广泛运用于有关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活动 和场所。 ⅡGB/T25601—2010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形式、内容、比例、文字书写格式、颜色和允许误差。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制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志 sign 由符号、文字、颜色和几何形状(或边框)等组合形成的传递特定信息的视觉形象。 [GB/T15565.2—2008,定义2.1.1] 3.2 色调 hue 表示红、黄、绿、蓝、紫等颜色的特性。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GB/T15608—2006,定义3.15] 3.3 明度 lightness 表示物体表面颜色明亮程度的视知觉特性值,以绝对白色和绝对黑色为基准给予分度。颜色的三 属性之一。 [GB/T15608—2006,定义3.12] 4 形式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形式有汉语拼音和英文两种形式(见图1、图2)。 1GB/T25601—2010 图1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汉语拼音形式 图2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英文形式 5 内容 5.1 组成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内容由图案部分、文字部分和边框组成(见图3)。 注: A———图案部分; B1———文字部分上区; B2———文字部分下区; C———边框。 图3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内容示意图 2GB/T25601—2010 5.2 图案部分 5.2.1 图案部分以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出土的圆金片镂空太阳神鸟金饰文物图案为主体,整个图案 分内外两层。 5.2.2 内层应为顺时针旋转太阳漩涡图形,环周等距分布12条齿状光芒。 5.2.3 外层环绕在内层周围,应由四只相同的鸟分别处于内层太阳漩涡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首足前 后等距相随,飞行方向为逆时针。 5.2.4 鸟应符合以下特征:爪大身小,颈、腿长且粗,翅膀短小,喙微下钩,短尾下垂,爪有三趾(见图4)。 图4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鸟的形式 5.3 文字部分 5.3.1 文字部分由上、下两区组成,应围绕图案部分弧形排列。 5.3.2 上区文字应为“中国文化遗产”,采用宋体简化字从左至右书写,各字之间应保留等距空格。 5.3.3 下区文字应为汉语拼音“ZHONGGUOWENHUAYICHAN”或英文“CHINACULTURAL HERITAGE”,均采用TimesNewRoman体从左至右书写,各词之间应保留等距空格。 5.4 边框 位于文字部分之外,应为正圆形闭合曲线。 6 比例 6.1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网格比例(见图5、图6)。 3GB/T25601—2010 图5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汉语拼音形式网格比例 图6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英文形式网格比例 4GB/T25601—2010 6.2 标志各组成要素的半径、分布角度示意图(见图7)。各要素半径比例(见表1),文字部分各要素 定位角度值(见表2)。 注: RX———标志内各组成要素半径; α———中文定位角度; β1———汉语拼音定位角度; β2———英文定位角度。 图7 标志各组成要素的半径、定位角示意图 表1 标志各组成要素半径比例 图7中代号 项 目 百分比 R 标志半径 100 R1 边框内圈半径 97.8 R2 中文外圈半径 93 R3 汉语拼音/英文外圈半径 92.2 R4 汉语拼音/英文内圈半径 83 R5 中文内圈半径 77.8 R6 图案半径 74.2 R7 飞鸟内圈半径 55.2 R8 太阳外圈半径 51.4 R9 太阳内圈半径 34.2 5GB/T25601—2010

.pdf文档 GB-T 25601-2010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25601-2010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第 1 页 GB-T 25601-2010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第 2 页 GB-T 25601-2010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45: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