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080.99;25.030
CCSJ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632—2024
代替GB/T25632—2010
增材制造机床软件数据接口格式
Datainterfaceformatforsoftwareofadditivemanufacturingmachines
2024-04-25发布 2024-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三维零件几何信息传递文件(STL文件) 2 ………………………………………………………………
4.1 数据文件 2 ……………………………………………………………………………………………
4.2 基本信息传递文件格式 2 ……………………………………………………………………………
4.3 基本格式可选扩展方式 3 ……………………………………………………………………………
5 二维层片工艺信息传递文件(CLI格式) 3 ………………………………………………………………
5.1 数据文件 3 ……………………………………………………………………………………………
5.2 基本信息传递文件格式 3 ……………………………………………………………………………
附录A(资料性) ASCII码STL文件示例 9 ………………………………………………………………
附录B(资料性) ASCII码CLI文件示例 10 ………………………………………………………………
表1 ASCII码CLI文件常见命令作用对照表 4 ……………………………………………………………
表2 数据格式 7 ………………………………………………………………………………………………
表3 二进制编码CLI文件的几何命令对照表 7 ……………………………………………………………
ⅠGB/T25632—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25632—2010《快速成形软件数据接口》,与GB/T25632—2010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增材制造机床”“三角形面片”术语和定义(见3.1、3.3);
———删除了“快速成形软件”“数据文件”“数据结构”术语和定义(见2010年版的3.1、3.3、3.4);
———将术语“数据接口”更改为“数据接口格式”,“多义线”更改为“多段线”,“轮廓线”更改为“轮
廓”,“网格线”更改为“填充线”,并更改了其定义(见3.2、3.5、3.6、3.7,2010年版的3.2、3.7、
3.6、3.8);
———将“快速成形软件数据接口的输入文件”更改为“三维零件几何信息传递文件(STL文件)”(见
第4章,2010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基本格式可选扩展方式”(见4.3);
———将“快速成形软件数据接口的输出文件”更改为“二维层片工艺信息传递文件(CLI文件)”(见
第5章,2010年版的第5章);
———删除了关于“数字”的语法内容(见2010年版的5.2.3);
———将“ASCII语言描述”更改为“ASCII码CLI文件的语言描述”,并在常见命令作用对照表中增
加了“开始几何特征”命令(见5.2.1.5,2010年版的5.3);
———在二进制编码CLI文件的几何命令对照表中增加了“几何特征开始”命令(见5.2.2.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特种加工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1)和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62)共同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易加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机智能科技有限
公司、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西安增材制造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
司、苏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苏州中瑞智创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机研标准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漫格科技
有限公司、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新新、吴朋越、顾小锋、纪学成、王应、郭文华、赵德陈、金朝龙、毕贵军、
周宏志、薛莲、林峰、姚建华、曹毅、廖强华、郭东海、王林、邱杭锴、张殿平、张朝鑫、郑广成。
本文件于2010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ⅢGB/T25632—2024
增材制造机床软件数据接口格式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机床配套软件采用的三维零件几何信息传递文件(STL文件)和二维层片
工艺信息传递文件(CLI文件)的数据接口格式及其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增材制造机床配套软件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4896.7 特种加工机床 术语 第7部分:增材制造机床
GB/T35351 增材制造 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14896.7、GB/T353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增材制造机床 additivemanufacturingmachines
采用逐层离散/堆积的原理进行零件制造的机床。
3.2
数据接口格式 datainterfaceformat
用于不同计算机软件系统之间传送数据和交换信息的、统一的电子文件编写规则。
3.3
三角形面片 triangularfacets
在STL格式三维模型中,由三维空间中三个不共线的点(顶点)和一个标识方向的向量组成的最小
单元。
3.4
层片 layer
两个相邻截面之间的、由该区域的厚度以及一系列的轮廓、填充线限定的空间区域。
3.5
多段线 polyline
由平面上一系列直线段首尾相连形成的线型。
3.6
轮廓 contour
由多段线组成的、指定层片内实体在一定高度位置的边界。
注:通常分为内轮廓和外轮廓,每条多段线封闭且没有和其他多段线相交,也没有自交。
1GB/T25632—2024
3.7
填充线 hatches
用于充填实体轮廓的一系列独立线段的集合。
注:每条线段由一个起点坐标和一个终点坐标定义。
4 三维零件几何信息传递文件(STL文件)
4.1 数据文件
4.1.1 STL文件是一种通过一系列具有方向属性的空间三角形面片定义三维零件几何特征的文件,一
般具有ASCII和二进制两种编码储存形式。
4.1.2 STL文件由多个三角形面片无序地排列集合而成,其格式定义如下:
<STL文件>::=<三角形面片1><三角形面片2>…<三角形面片n>
<三角形面片>::=<法向量><顶点1><顶点2><顶点3>
<法向量>::=<lx><ly><lz>
<顶点>::=<x><y><z>
4.2 基本信息传递文件格式
4.2.1 ASCII码STL文件格式
第一行:说明行。
第二行起:记录三角形面片,首先记录三角形面片的法向,然后记录环,依次给出三个顶点的坐
标,三个顶点的顺序与该三角形面片法向符合“右手法则”。一个三角形面片的信息记录完毕,开始记录
下一个三角形面片,直到将整个模型的全部三角形面片记录完毕,文件结束(见附录A)。
solid <name> ———说明行,记录STL文件的文件名
facet normal n1 n2 n3 ———记录三角形面片的法向,到endfacet为止
outer loop ———记录三个顶点的坐标,到endloop为止
vertex v1x v1y v1z
vertex v2x v2y v2z
vertex v3x v3y v3z
endloop
endfacet
......
endsolid <name> ———文件结束
4.2.2 二进制编码STL文件格式
STL文件的二进制编码是按字节存取的。其存储方式为:
前80个字节用做说明,其后的4个字节存放三角形面片的总数(长整型数),之后依次记录三角形
面片信息(法向量和3个顶点)。法向量分量和顶点坐标值采用浮点数,每个数值占用4个字节,浮点数
以little-endian表示。三角形面片的法向矢量应指向模型外部。在每个三角形面片信息记录完毕
后,空两个字节,然后循环记录下一个三角形面片信息,直至将所有信息记录完毕,文件结束。
STL文件的二进制编码如下:
<二进制STL文件结构>::=<STL文件实体名><三角形面片总数N><三角形面片信息>
<STL文件实体名>::=<实体名占80字节,不足80字节补以空格>
2GB/T25632—2024
GB-T 25632-2024 增材制造机床软件数据接口格式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45: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