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3.160
J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52—2010
差
压式气密检漏仪
Differentialpressureairleaktester
2010-12-23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真空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博益(天津)气动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浙江三花通产实业有限公司、沈阳金科精密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合肥皖仪科
技有限公司、安徽中科智能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拓奇星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沈阳真空技术研
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乃克、艾子蔚、张伟明、王勇、李赫峰、黄文平、伍先达、万莅新、彭光正、
王学智。
ⅠGB/T25752—2010
差压式气密检漏仪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差压式气密检漏仪的术语和定义、分类、结构与基本参数、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差压传感器为感压元件检测被测物和基准物之间压力差来确定被测物是否存在泄
漏和漏率大小的各类差压式气密检漏仪(以下简称检漏仪)。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
GB/T15479—1995 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绝缘强度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差压式气密检漏仪 differentialpressureairleaktester
以差压传感器为感压元件检测被测物和基准物之间压力差来确定被测物是否存在泄漏和漏率大小
的仪器或装置。
3.2
基准物 master
和被测物的形状、材质及容积相同且其漏率和被测物相比可以忽略的参照物体。
3.3
容积校正器 internalvolumecalibrator
通过精确、微小的容积变化量,使检漏仪产生不同压力差的装置。
4 分类、结构与基本参数
4.1 分类
检漏仪按测试压力分为:
a) 真空检漏仪,测试压力低于1×105Pa(表压压力范围为-100kPa~0kPa);
b) 微压检漏仪,测试压力范围为1×105Pa~1.5×105Pa(表压压力范围为0kPa~50kPa);
c) 低压检漏仪,测试压力范围为1.5×105Pa~3×105Pa(表压压力范围为50kPa~200kPa);
d) 中压检漏仪,测试压力范围为3×105Pa~8×105Pa(表压压力范围为200kPa~700kPa);
e) 高压检漏仪,测试压力高于8×105Pa(表压压力高于700kPa)。
4.2 结构
检测带有充气口的被测物的一般检漏仪(结构示意图见图1)。检测没有充气口的密封元器件的检
漏仪(结构示意图见图2)。
1GB/T25752—2010
1———气源;
2———减压阀;
3———测试压力传感器;
4———加压排气阀; 5———平衡阀;
6———差压传感器;
7———球阀;
8———基准物; 9———被测物;
10———球阀;
11———容积校正器;
12———平衡阀。
注:虚线内为一般检漏仪标准气路。
图1 一般检漏仪结构示意图
1———气源;
2———减压阀;
3———测试压力传感器;
4———加压排气阀; 5———平衡阀;
6———差压传感器;
7———配容容器;
8———大泄漏检测阀; 9———基准物;
10———密封容器;
11———密封容器;
12———被测物; 13———容积校正器;
14———大泄漏检测阀:
15———配容容器;
16———平衡阀。
图2 密封元器件检漏仪结构示意图
4.3 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表1 基本参数
项目 最大允许误差 稳定性 测试压力传感器误差 差压传感器误差
基本参数 ≤±5% ≤±2% ≤±2%(相对于满量程) ≤±1%(相对于满量程)
4.4 技术要求
4.4.1 正常工作条件
a) 温度:(5~40)℃;
b)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2GB/T25752—2010
c) 气源:洁净、干燥且不含腐蚀性气体,露点温度不大于-25℃;
d) 交流电源电压:(100~240)V;
e) 电源频率:50Hz或60Hz;
f) 环境中无紊乱气流、紊乱热流、剧烈振动、强电场、强磁场。
4.4.2 零点漂移
检漏仪开机后,差压传感器的零点显示值应不超过满量程的±1%,其漂移量应不超过满量程的
±1%。
4.4.3 气密性
检漏仪气密性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检漏仪气密性
测试压力范围 泄漏产生的压力差
真空:低于1×105Pa(-100kPa~0kPa)
微压:1×105Pa~1.5×105Pa(0kPa~50kPa)
低压:1.5×105Pa~3×105Pa(50kPa~200kPa)
中压:3×105Pa~8×105Pa(200kPa~700kPa)±5Pa
高压:高于8×105Pa(700kPa) ±20Pa
注:括号中为表压压力。
4.4.4 气源压力变化影响
检漏仪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气源压力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显示变化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
4.4.5 绝缘电阻
检漏仪绝缘电阻应符合GB/T15479—1995中4.1的规定。
4.4.6 泄漏电流
在开机状态时,外壳与地之间泄漏电流应不大于2mA。
4.4.7 绝缘强度
检漏仪绝缘强度应符合GB/T15479—1995中4.2的规定。
4.4.8 外观和附件
a) 检漏仪的显示装置应无影响读数的划痕,应有良好的表面处理,不应有镀层脱落、锈蚀、划伤、
玷污等痕迹。面板的标志、文字应鲜明、清晰。
b) 检漏仪应标有产品名称、型号、测试压力范围、工作电压、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制造年月等标
识,并清晰可辩。检漏仪附件包括减压阀、过滤器、电源线应齐全。
4.4.9 正常工作性能
a) 开机后,检漏仪的自检功能、加压保持动作、减压阀的调节性能、报警功能应保持良好。
b) 检漏仪上的开关、旋钮、功能键及连接件、接插件不应有松动现象,应能正常工作。
4.4.10 温度适应性
在环境温度为5℃、20℃及40℃时,在每一温度上其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应符合4.3的要求。
4.4.11 抗运输环境性能
检漏仪在包装条件下做连续冲击试验和跌落试验,试验后包装件无损坏,其最大允许误差、稳定性
应符合4.3的要求。
5 试验条件
5.1 主要试验设备
5.1.1 流量计: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
3GB/T25752—2010
5.1.2 压力计: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
5.1.3 差压计: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0.5%。
5.1.4 校准漏孔: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5%。
5.1.5 容积校正器:最大允许误差应不大于±1%。
5.2 附属设备
5.2.1 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为±1℃。
5.2.2 湿度计:最大允许误差为±5%。
5.2.3 气压计:最大允许误差为±100Pa。
5.3 环境要求
5.3.1 温度:15℃~30℃。
5.3.2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5.3.3 大气压力:以当地试验室气压为准。
5.3.4 介质为洁净、干燥空气,露点温度不大于-25℃。
5.3.5 环境中无紊乱气流、紊乱热流、剧烈振动、强电场、强磁场。
6 试验方法
6.1 最大允许误差试验
6.1.1 一般检漏仪最大允许误差试验
6.1.1.1 试验方法
首先将检漏仪放置在检验场所至少1h,预热180s后,将校准漏孔连接至被测物侧,并保证基准物
侧外接气路的容积与被测物侧的容积大小相同。然后调整测试压力至校准漏孔的标称压力,并按表3
要求设置检漏仪的各时间参数后,启动检漏仪进行测试,记录检漏仪漏率测量值。测试共进行三次,每
次测试需间隔一定时间,以确保气路恢复到原始温度及形变状态。然后在同样的测试压力和环境条件
下用流量计对校准漏孔检测。
表3 时间设定要求
测试压力范围 加压时间/s 平衡时间/s 检测时间/s
真空:低于1×105Pa(-100kPa~0kPa)
微压:1×105Pa~1.5×105Pa(0kPa~50kPa)
低压:1.5×105Pa~3×105Pa(50kPa~200kPa)
中压:3×105Pa~8×105Pa(200kPa~700kPa)
高压:高于8×105Pa(700kPa)10 5 10
注:括号中为表压压力。
6.1.1.2 检漏仪漏率测量值
按照公式(1)计算检漏仪漏率平均测量值。
췍Q=Q1+Q2+Q3
3………………………………(1)
式中:
췍Q———检漏仪漏率平均测量值,单位为帕立方米每秒(Pa·m3/s)或标准大气压立方厘米每分钟
(atm.cm3/min);
Q1———检漏仪漏率第1次测量值,单位为帕立方米每秒(Pa·m3/s)或标准大气压立方厘米每分钟
(atm.cm3/min);
Q2———检漏仪漏率第2次测量值,单位为帕立方米每秒(Pa·m3/s)或标准大气压立方厘米每分钟
4GB/T25752—2010
(atm.cm3/min);
Q3———检漏仪漏率第3次测量值,单位为帕立方米每秒(Pa·m3/s)或标准大气压立方厘米每分钟
(atm.cm3/min)。
GB-T 25752-2010 差压式气密检漏仪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50: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