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1.100.01;87.060.10
G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787—2010
4,4’-二
羟基二苯砜(双酚S)
4,4’-Sulfonyldiphenol(Bisphenol-S)
2010-12-23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敖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柏盛化工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荣芬、许庆丰、李春梅。
ⅠGB/T25787—2010
4,4’-二羟基二苯砜(双酚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4,4’-二羟基二苯砜(双酚S)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
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4,4’-二羟基二苯砜的产品质量控制。
结构式:
分子式:C12H10O4S
相对分子质量:250.27(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RN:80-09-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05 化学试剂 色度测定的通用方法(GB/T605—2006,neqISO6353-1:1982)
GB/T2384—2007 染料中间体 熔点范围的测定通用方法
GB/T2386—2006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 水分的测定
GB/T3049—2006 工业用化工产品 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 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ISO6685:1982,IDT)
GB/T6678—2003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
GB/T8170—2008 数值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修和判定
GB/T21876—2008 溶剂染料及染料中间体 灰分的测定
3 要求
4,4’-二羟基二苯砜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4,4’-二羟基二苯砜的质量要求
项 目指 标
一等品 合格品
(1)外观 白色结晶粉末
(2)干品初熔点/℃ ≥ 245.0 —
(3)4,4’-二羟基二苯砜纯度/% ≥ 99.50 95.00
(4)2,4-双酚S含量/% ≤ 0.50 —
(5)水分的质量分数/% ≤ 0.80 1.00
1GB/T25787—2010
表1(续)
项 目指 标
一等品 合格品
(6)灰分的质量分数/% ≤ 0.30 1.00
(7)色度,色度号 ≤ 20 —
(8)铁离子的质量分数/(mg/kg) ≤ 5 —
4 采样
以批为单位采样,生产厂以一次拼混均匀的产品为一批。每批采样数应符合GB/T6678—2003中
7.6的规定采样。所采产品的包装必须完好,采样时勿使外界杂质落入产品中。采样时用探管采取包
括上、中、下三部分的样品,所采样品总量不得少于500g。将采取的样品充分混匀后,分装于两个清洁、
干燥、密封良好的避光容器中,其上粘贴标签。注明:产品名称、批号、生产厂名称、取样日期、地点。一
个供检验,一个保存备查。
5 试验方法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5.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检验结果的判定按
GB/T8170—2008中的4.3.3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5.2 外观的评定
在自然光线下采用目视评定。
5.3 干品初熔点的测定
按GB/T2384—2006的规定进行。试样按本标准的5.5烘干后进行测定。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1℃,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4 4,4’-二羟基二苯砜纯度及2,4-双酚S含量
5.4.1 方法提要
采用高效反相液相色谱法,在十八烷基键合固定相上,以乙腈和水及冰乙酸为流动相,分离4,4’-
二羟基二苯砜及各组分,经紫外检测器检测,以峰面积归一法确定4,4’-二羟基二苯砜纯度及2,4-双酚
S含量。
5.4.2 仪器设备
a) 液相色谱仪:输液泵———流量范围(0.1~5.0)mL/min,在此范围内其流量稳定性为±1%;
检测器———多波长紫外分光检测器或具有同等性能的分光检测器;
b) 色谱柱:长为150mm,内径为4.6mm的不锈钢柱,固定相为C18ODS5μm;
c) 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
d) 微量注射器:(10~25)μL,平头;
e) 超声波发生器。
5.4.3 试剂和溶液
a) 乙腈:色谱纯;
b) 冰乙酸;
c) 水:经0.45μm滤膜过滤。
2GB/T25787—2010
5.4.4 色谱分析条件
a) 流动相:乙腈、水与冰乙酸的体积比为33∶67∶1;
b) 波长:254nm;
c) 流量:0.8mL/min;
d) 进样量:5μL。
可根据装置不同,选择最佳分析条件,流动相应摇匀后用超声波发生器进行脱气。
5.4.5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15mg(精确至0.1mg)至25mL容量瓶中,用乙腈充分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微量注射
器吸取5μL试样溶液,注入进样阀中,待最后一个组分流出完毕(见色谱图),用色谱工作站或积分仪进
行结果处理。
5.4.6 结果计算
4,4’-二羟基二苯砜纯度及2,4-双酚S含量以wi计,数值用%表示,按式(1)计算:
wi=Ai
∑Ai×100 …………………………(1)
式中:
Ai———试样中组分i的峰面积数值;
∑Ai———试样中各组分i的峰面积数值之和。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5.4.7 允许差
4,4’-二羟基二苯砜纯度两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2%,2,4-双酚S含量两次平行测定
的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05%,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5.4.8 色谱图
见图1。
1———未知物;
2———未知物;
3———未知物;
4———未知物;
5———4,4’-二羟基二苯砜;
6———2,4-双酚S。
图1 4,4’-二羟基二苯砜的液相色谱示意图
3GB/T25787—2010
5.5 水分含量的测定
称样量3g,烘干温度105℃~110℃。烘干时间为4h,其他按GB/T2386—2006中3.2的规定
进行。
允许差0.05%(质量分数)。
5.6 灰分含量的测定
按GB/T21876—2008的规定进行,温度为650℃±25℃,称样量10g。
允许差0.05%(质量分数)。
5.7 铁离子含量的测定
5.7.1 方法提要
用抗坏血酸将试样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离子,在pH=2~9时,二价铁离子可与1,10-菲
啰啉生成橙红色络合物,在分光光度计最大吸收波长(510nm)处测定其吸光度或与标准铁色阶目视
比较。
5.7.2 测定步骤
按本标准5.6进行灰化后的试样,用4mL(1∶9)硝酸溶液溶解后,按GB/T3049—2006的规定进
行测定。
5.8 色度的测定
按GB/T605的规定进行。样品溶剂:甲醇,样品比色浓度:100g/L,比色管:25mL。
误差范围:±5色度号。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本标准第3章表1中规定的全部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
6.2 出厂检验
4,4’-二羟基二苯砜应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附合格证明后方可出厂。生产厂应保证
所有出厂的4,4’-二羟基二苯砜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6.3 复验
如果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应重新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检验,重新
检验的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标签
4,4’-二羟基二苯砜的每个外包装上都应涂上牢固、清晰的标志,注明:产品名称、注册商标、产品生
产许可证编号及标志(如适用)、净含量、生产厂名称、厂址、标准编号、批号、生产日期。也可将批号、生
产日期打印在标签上,并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的证明一起放入包装桶内的塑料袋外面。
7.2 包装
4,4’-二羟基二苯砜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或纸塑复合袋包装,每袋净含量25kg或50kg。其他
包装可与用户协商确定。
4GB/T25787—2010
7.3 运输
运输时应轻取轻放,防止日晒、碰撞和雨淋,严防包装破裂。
7.4 贮存
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5GB/T25787—2010
GB-T 25787-2010 4 4 -二羟基二苯砜 双酚S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51: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