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1.100.01;87.060.10
G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811—2010
染
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Standardbleachedpolyesterfabricusedfordyeingtest
2010-12-23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国家染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姬兰琴、周永凯、沈日炯、徐尼。
Ⅰ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的工艺要求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包装
和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的质量。
本标准也适用于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的加工和制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374 染料 染色测定的一般条件规定
GB/T2394—2006 分散染料 色光和强度的测定
GB/T4667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GB/T4667—1995,eqvISO3932:1976)
GB/T4668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T4468—1995,eqvISO7211-2:1984)
GB/T7573 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7573—2002,ISO3071:1980,MOD)
GB/T8424.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表面颜色的测定通则(GB/T8424.1—2001,eqvISO105-J01:
1997)
GB/T8424.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GB/T8424.2—2001,eqvISO105-
J02:1997)
FZ/T10005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检验规则
FZ/T10010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印染布标志与包装
3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的工艺要求与规格
经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定型、但不轧光、不上浆、不上蓝、不上增白剂的涤纶布。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使用普通涤纶纤维,涤纶纤维纤度为1.5dtex,长度为38mm,半消光、
圆截面,原纱特数为13tex。
漂白布原纱、坯布质量要求参见附录A。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布面均匀平整,无条花、无稀密路,纹路清晰,无任何斑渍和破损。
4.2 幅宽:110cm~200cm;
4.3 密度:经向(402~410)根/10cm;
纬向(353~360)根/10cm。
4.4 水萃取液pH值:6.0~7.5;
4.5 白度:75±5;
4.6 染色效果:标准漂白涤纶布的批与批之间,用同一染料、同样方法染色,其色光差异为“近似”到
“微”,得色深浅变化不大于±5%。
1GB/T25811—2010
5 分等规定
5.1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的等级,由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结合评定,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最
低等为产品等级。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内在质量按批评等,外观质量按匹评等。
5.2 内在质量考核幅宽、密度、水萃取液的pH值、白度和染色效果。其各项指标符合本标准的4.2~
4.6规定的为合格品。有一项不合格的为不合格品。
5.3 外观质量考核外观,符合本标准的4.1规定的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
5.4 最终等级评定见表1。
表1 最终等级评定
外观质量内在质量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采用灯光检验,40W加罩青光正常日光灯3~4支,照度不低于750lx,光源与布面距离1m~
1.2m,目视评定。或用验布机检验,验布机上验布板的角度为45°,布行速度最高为40m/min,目视
评定。
6.2 幅宽
按GB/T4667规定进行测定。
6.3 密度
按GB/T4668规定进行测定。
6.4 水萃取液pH值
按GB/T7573规定进行测定。
6.5 白度
按GB/T8424.1和GB/T8424.2的规定进行。
6.6 染色效果测定
测定时采用分散艳蓝E-4R标准样品,染色一般条件应符合GB/T2374的规定,染色方法采用高温
高压法,按GB/T2394—2006中的6.2规定进行。
7 验收规则
验收按FZ/T10005规定进行。
8 包装和标志
8.1 包装
8.1.1 外包装采用布包,内衬一层牛皮纸和一层塑料薄膜。
8.1.2 成包可实行加开剪和拼件单独包装。
8.1.2.1 外观质量影响使用效果的外观疵点采用假开剪结辩放尺,主要是指评为4分或3分难以休整
好的单个疵点。假开剪后各段布都应是合格品。
8.1.2.2 假开剪疵点长度,不满10cm放尺10cm;10cm至20cm放尺20cm;以此类推,最大放尺
2GB/T25811—2010
50cm,超过者开剪。
8.1.2.3 假开剪处与处之间相距不小于10cm,距布头,布尾不小于10cm。
8.2 标志
按FZ/T10010中的规定进行,并注明“标准布样”和质量监控单位名称。
3GB/T25811—2010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漂白布原纱、坯布质量要求
A.1 漂白布原纱质量要求
原纱特数为13tex,质量要求参见GB/T5324规定的一等品纱。原纱特数参照FZ/T01093的规
定进行测定。
A.2 坯布质量要求
13/13涤纶坯布幅宽为110cm~200cm,经纬纱密度为(410×360)根/10cm,平纹组织,质量要求
参见GB/T5325中一等品要求。
涤纶纤维纤度参照GB/T14335的规定进行。
4GB/T25811—2010
参 考 文 献
[1] GB/T5324 精梳涤棉混纺本色纱线
[2] GB/T5325 精梳涤棉混纺本色布
[3] GB/T14335 化学纤维 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GB/T14335—2008,BISFA—1998,
NEQ)
[4] FZ/T01093 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 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5GB/T25811—2010
GB-T 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3 01:52: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