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书 书 书犐犆犛 77 . 040 . 10 犎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犌犅 / 犜 34645 — 2017 金属管材收缩应变比试验方法 犆狅狀狋狉犪犮狋犻犾犲狊狋狉犪犻狀狉犪狋犻狅狋犲狊狋犻狀犵狅犳犿犲狋犪犾犿犪狋犲狉犻犪犾狊狋狌犫犻狀犵 2017 09 29 发布 2018 04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书 书 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 T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SAC / TC243 ) 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 、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 陕西亿创钛锆检测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李剑 、 刘宏伟 、 徐军梅 、 马忠贤 、 杨小娟 、 李荣 、 武杰 、 陆玉华 、 麻凯 、 张旺峰 、 李超 、 张嘉伟 。 Ⅰ 犌犅 / 犜 34645 — 2017 金属管材收缩应变比试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金属管材收缩应变比 犆犛犚 的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钛 、 锆及不锈钢等金属高精度特殊用途管材收缩应变比 犆犛犚 的测试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文件 。 GB / T228.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 : 室温试验方法 GB / 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 T12160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 3 术语和定义 GB / T228.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 . 1 轴向塑性真应变 狋狉狌犲犪狓犻犪犾狊狋狉犪犻狀 犈 a 在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 , 管材产生均匀塑性变形 , 变形后轴向标距与变形前轴向标距比值的自然 对数 。 3 . 2 周向塑性真应变 狋狉狌犲犮犻狉犮狌犿犳犲狉犲狀狋犻犪犾狊狋狉犪犻狀 犈 c 在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 , 管材产生均匀塑性变形 , 变形后周长与变形前周长比值的自然对数 。 3 . 3 壁厚塑性真应变 狋狌狉犲狉犪犱犻犪犾狊狋狉犪犻狀 犈 r 在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 , 管材产生均匀塑性变形 , 变形后壁厚与变形前壁厚比值的自然对数 。 3 . 4 收缩应变比 犮狅狀狋狉犪犮狋犻犾犲狊狋狉犪犻狀狉犪狋犻狅 犆犛犚 在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 , 管材产生均匀塑性变形 , 管材周向塑性真应变和壁厚塑性真应变的比值 。 4 符号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及说明见表 1 。 1 犌犅 / 犜 34645 — 2017 表 1 符号和说明 符号 单位 说 明 犱 o mm 管材原始直径的平均值 犱 mm 管材轴向拉伸变形后直径的平均值 犔 o mm 管材轴向原始标距的平均值 犔 mm 管材轴向拉伸变形后标距的平均值 犈 a — 轴向塑性真应变 犈 c — 周向塑性真应变 犈 r — 壁厚塑性真应变 犆犛犚 — 收缩应变比 5 原理 变形前后管材标距 、 周长和壁厚符合体积不变原理 , 满足关系式 : 犈 a + 犈 c + 犈 r =0 。 通过测量规定 总延伸率水平下的轴向塑性真应变 犈 a 和周向塑性真应变 犈 c , 间接计算管材收缩应变比 犆犛犚 值 。 除非另有规定 , 试验一般在 10℃ ~ 35℃ 范围内进行 。 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 , 试验温度应在 23℃±5℃ 范围内 。 6 试验装置 6 . 1 拉伸试验机应符合 GB / T228.1 对设备的要求 。 应使用不劣于 1 级准确度的引伸计 , 具体应符合 GB / T12160 的要求 。 6 . 2 划线装置应是带有分度卡盘和顶尖的试样固定装置 , 并具有激光标识 、 感光树脂 , 或其他具有划线功能的组合装置 。 6 . 3 测量装置应是具有倍率放大测量功能的精密仪器 , 标距长度测量精度不低于 0.013mm , 直径测量精度不低于 0.005mm 。 当采用不同装置分别测量长度和直径时 , 应尽可能确保测量基准的一致性 。 为更好保证测量基准的一致性 , 推荐使用长度和直径一体化测量装置 。 推荐的测量装置见图 1 。 图 1 管材测量装置示意图 2 犌犅 / 犜 34645 — 2017 7 试样 7 . 1 取样 试样应在成品管材切取 , 数量和位置按照相关产品标准要求执行 。 7 . 2 试样尺寸 若产品标准无特殊规定 , 试样尺寸应满足 GB / T228.1 中 S8 的要求 。 试样总长度与端塞夹头之间长度的选取 , 应保证端塞处的局部变形尽量不影响标距内的均匀变形 。 7 . 3 试样制备 7 . 3 . 1 试样表面应无划痕 , 允许有较小的椭圆度 , 不应有明显的弯曲 。 试样两端车削平齐 , 且倒角去除加工毛刺 , 并配合相应的端塞 。 7 . 3 . 2 使用专用收缩应变比 犆犛犚 试样划线装置于管材表面精确划线 。 当采用有损管材表面的划线方式时 , 划线的深度不能超过 0.013mm 。 该试样标线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 a ) 4 条 90° 均分 , 且与轴向平行的标线 , 标示为 犃 、 犅 、 犆 、 犇 。 见图 2 ; b ) 3 条间距为 25mm 的圆周线 ( 圆周线所在的截面应垂直于管材的轴线 ), 标示为 1 、 2 和 3 。 见图 2 。 图 2 管材划线示意图 8 试验程序 8 . 1 拉伸前试样测量 8 . 1 . 1 标距长度的测量 试样装夹在测量装置上 , 经视屏放大后的纵向标距线和三条圆周线的交叉示意见图 3 。 测量标距长度时 , 需以交叉点的同一方向的圆周线外缘为基点 , 见图 3 中 犃 1 和 犃 3 点 。 其他如 犅 1 、 犅 3 ; 犆 1 、 犆 3 ; 犇 1 、 犇 3 等基点与此要求一致 。 测量 1 号和 3 号圆周线之间的纵向标距长度 : 犃 1 犃 3 、 犅 1 犅 3 、 犆 1 犆 3 、 犇 1 犇 3 , 并求出平均值 犔 o , 计算结果应至少修约到 0.001mm 。 8 . 1 . 2 外径的测量 以交叉点的同一方向的圆周线外缘为基点 , 测量 1 号 、 2 号 、 3 号圆周线与 犃 、 犅 、 犆 、 犇 四条标距纵线的交叉点对应的试样直径 : 犃 1 犆 1 、 犅 1 犇 1 、 犃 2 犆 2 、 犅 2 犇 2 、 犃 3 犆 3 、 犅 3 犇 3 , 并求出平均值 犱 o , 计算结果应至少修约到 0.001mm 。 3 犌犅 / 犜 34645 — 2017 单位为毫米 图 3 放大后试样纵向标距线和圆周线交叉示意 8 . 2 试样拉伸 8 . 2 . 1 拉伸试验程序执行 GB / T228.1 的规定 。 8 . 2 . 2 试样拉伸时两端夹持部位需插入紧密配合的端塞 , 端塞的长度应超出楔形夹块 2 / 3 。 8 . 2 . 3 以 ( 0.005±0.002 ) min -1 的应变速率拉伸试样 , 直到引伸计示值达到规定的总延伸率时终止 , 具体拉伸终止时的总延伸率值应按材料标准规定执行 。 注 : 核用锆管推荐拉伸至总延伸率 ( 4.5±1.5 ) % 时终止 , TA18 钛合金液压管推荐拉伸至总延伸率 ( 3.75±0.25 ) % 时 终止 。 其他材料标准无规定时 , 应在材料拉伸均匀变形段内选择拉伸终止点 。 8 . 3 拉伸后试样测量 重复 8.1.1 和 8.1.2 的过程 , 进行拉伸后轴向标距及直径测量 , 并分别计算标距和直径的平均值 犔 和 犱 。 试样拉伸前后标距和直径测量的位置点要保证一致 , 一般在测量时做好必要的标记 。 注 : 部分材料会存在明显的弹性回滞现象 , 试样在拉伸完毕 , 卸载后 , 需静置一段时间再进行尺寸测量 , 具体情况依 据材料属性或产品要求执行 。 9 计算 9 . 1 轴向塑性真应变 犈 a 的计算按式 ( 1 ) 进行 , 计算结果至少保留 4 位有效数字 。 犈 a = ln 犔犔 o () …………………………( 1 ) 式中 : 犈 a ——— 轴向塑性真应变 ; 犔 ——— 管材轴向拉伸变形后标距的平均值 , 单位为毫米 ( mm ); 犔 o ——— 管材轴向原始标距的平均值 , 单位为毫米 ( mm )。 9 . 2 周向塑性真应变 犈 c 的计算按式 ( 2 ) 进行 , 计算结果至少保留 4 位有效数字 。 犈 c = ln 犱犱 o () …………………………( 2 ) 式中 : 犈 c ——— 周向塑性真应变 ; 犱 ——— 管材轴向拉伸变形后直径的平均值 , 单位为毫米 ( mm ); 犱 o ——— 管材原始直径的平均值 , 单位为毫米 ( mm )。 9 . 3 壁厚塑性真应变 犈 r 的计算按式 ( 3 ) 进行 , 计算结果至少保留 4 位有效数字 。 犈 r =- ( 犈 a + 犈 c ) …………………………( 3 ) 4 犌犅 / 犜 34645 — 2017 式中 :
GB-T 34645-2017 金属管材收缩应变比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7 22:23:5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88.9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8563-1 2022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Character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ultrasonic phased array equipment — Part 1 Instruments.pdf
ISO TS 17796 2013 Rubber — Trapp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rubber fumes with active sampling on a poly(2,6-diphenylphenylene oxide) type sorbent, using thermodesorption and gas.pdf
ISO IEC TR 15067-4 200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Home Electronic System (HES) Application Model — Part 4 Security System for HES.pdf
ISO TS 13732-2 2001 Ergonomics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 Metho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human responses to contact with surfaces — Part 2 Human contact with surfaces at moderate temperature.pdf
ISO TS 20432 2022 Guidelin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long-term strength of geosynthetics for soil reinforcement.pdf
ISO IEC 14496-32 202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32 File format reference software and conformance.pdf
ISO IEC TR 14516 200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techniques — Guidelines for the use and management of Trusted Third Party services.pdf
ISO 27911 2011 Surface chemical analysis — Scanning-probe microscopy — Definition and calibration of the lateral resolution of a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e.pdf
ISO 10555-4 2023 Intravascular catheters — Sterile and single-use catheters — Part 4 Balloon.pdf
ISO 1005-3-1982Railway rolling stock material. Part 3_Axles for tractive and trailing stock. Quality.pdf
GB-T 21680-2008 木工圆锯片 尺寸.pdf
GB-T 20374-2006 变性淀粉 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测定.pdf
GB-T 20159.6-2008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条件分类与环境试验之间的关系及转换指南 船用.pdf
GB-T 40236-2021 硼硅玻璃管道.pdf
GB-T 23987-2009 色漆和清漆 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曝露 曝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pdf
GB-T 40529-2021 船舶与海洋技术 起货绞车.pdf
GB-T 30997-2014 编程语言 C 支持嵌入式处理器的扩展.pdf
GB-T 6975.2-2003 纺织机械与附件 化学短纤维包 尺寸.pdf
GB-T 17637-1998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拉伸蠕变和拉伸蠕变断裂性能的测定.pdf
GB-T 23706-2009 地理信息 核心空间模式.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488.9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