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smart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ICS  27.180 CCS  F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4133—2024 2024-05-2 8发布 2024-12-0 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目  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1 5     系统架构   ………………………………………………………………………………………………………   2 6     智能运行维护   …………………………………………………………………………………………………   2 7     智能检修   ………………………………………………………………………………………………………   3 8     安全管理   ………………………………………………………………………………………………………   3 9     智能运营   ………………………………………………………………………………………………………   4 附录A (资料性)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智能化程度划分   …………………………………………………   5 附录B (资料性)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总体架构   …………………………………………………………   7 GB/T 44133—2024     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易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广东省电力开 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企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上能电气股份有 限公司、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丽霞、周玖、余志文、欧紫云、孙务本、姚煜、张红霞、邱朝明、郑灶贤、 赵颖、江迪、李利员、郭春元、金阳坤、黎忠琼、肖海波、齐绩、范晋衡、李孟泽、郑舒慧、陈龙、 席东泽、周军宏。   GB/T 44133—2024     Ⅲ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系统架构、智能运行维护、智能检修、安全管理、智能运营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34131 电力储能用电池管理系统 GB/T 36572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GB/T 40090 储能电站运行维护规程 GB/T 42315 电化学储能电站检修规程 GB/T 42726 电化学储能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 smart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tation 以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为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 构建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能力,实现高效、安全、稳定和自主运行的电化学储能 电站。 3.2  智能电子装置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IED 基于微处理器技术,具备数据采集、处理、控制执行以及网络交互能力的电子装置。 3.3  智能设备 intelligent equipment 储能电站内设备本体与相应智能组件的有机结合体。 注:智能设备具有测量数字化、通信网络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特征。 4 总体要求   4.1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宜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电站的智 能运行维护、智能检修、安全管理、智能运营等功能。 4.2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能力,智能化水平可分 为初级能力、中级能力、高级能力三个等级,智能化程度划分见附录A。 GB/T 44133—2024     1 4.3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采用智能电子装置、智能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实现数据多源采集和快速处 理。数据采集的内容应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监控系统、巡检、检修、电力市场等内容,电池管理系统的 数据应符合GB/T 34131的规定,监控系统的数据应符合GB/T 42726的规定,巡检的数据应符合 GB/T 40090的规定,检修的数据应符合GB/T 42315的规定。 4.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的融合共享。 4.5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配置集运维资源监控、运维工单处理、运维报表、运维知识库、运维展现 中心、市场营销管理、交易管理、客户管理等为一体的生产运营管理系统。 4.6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在设计、运行、检修、运营各阶段应满足下列网络安全要求: 设计阶段,电站内各种智能化设备最小化对外接口暴露面,对外接口支持基于认证授权的访问 控制机制;a) 运行阶段,传输和存储敏感数据和个人数据时采用信息加密技术,电站内态势感知平台自动采 集和分析运行数据信息,自动感知和预测安全风险;b) 检修阶段,及时修复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漏洞,支持软件自动加固升级,升级前自动进行数字 签名校验;c) 运营阶段,支持软件新版本的自动检测并提示升级,自动对网络安全配置进行核查并生成风险 评估报告。d) 4.7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宜具备自主学习、自动寻优、迭代进化的能力。 5 系统架构   5.1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系统架构应包含感知执行层、智能应用层、决策指挥层,总体架构见附录B。 5.2 感知执行层应采用物联网及各种数据采集技术,感知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储能电池、变流器等 关键设备的信息和电站信息;并应具备设备设施控制、生产人员行为管控等功能。 5.3 智能应用层应具备对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的运行管理、检修管理、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的功能。 5.4 决策指挥层宜具有分析评估、预测预警、控制策略智能制定的运营管控、决策分析、应急指挥等 功能。 6 智能运行维护   6.1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宜根据感知执行层的关键设备信息及电站信息建立电站运行维护信息库,根 据安全性能评价信息、电气评价信息、寿命评价信息,采用前后对比法、横向对比法、综合评价法等方 法,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实时对比分析电站运行状态,对设备健康状态进行预警。 6.2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构建负荷预报、调度、运行环节的协调互动策略,并根据市场供需关系、 电网友好、经济收益、设备状态等设置运行策略,储能设备应根据运行策略自决优运行。当与其他发电 形式联合运行时,应具备优化联合运行的智能决策和控制能力。 6.3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对电池进行健康评估、故障诊断、寿命预测,并结合设备故障告警、状态 预警等信息及时调整设备运行方式。 6.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能自动计算电站充放电量、电站运行效率、设备可用度等指标,对设备健 康状态进行多维对比分析,自动生成设备维护分析报告。 6.5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健康评估结果对设备预防性维护周期、维护项目进行 自动优化调整。 6.6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宜根据电网调度要求自动执行电网调度指令,实现调峰、调频、紧急功率支 撑、电压控制、跟踪计划曲线、平滑功率输出、电压暂降支撑等智能化控制功能。 6.7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应建立包含历史巡检方案及巡检记录、人员、工器具等信息的巡检信息库, GB/T 44133—2024     2

.pdf文档 GB-T 44133-202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4133-202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第 1 页 GB-T 44133-202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第 2 页 GB-T 44133-2024 智能电化学储能电站技术导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35:5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