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49.020
CCSV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4385—2024
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通用要求
Generalrequirementsforspaceenvironmentadaptabilityassurance
forspacecraft
2024-08-23发布 2024-08-23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缩略语 1 ……………………………………………………………………………………………………
5 基本原则 2 …………………………………………………………………………………………………
6 工作项目与工作流程 2 ……………………………………………………………………………………
6.1 工作项目 2 ……………………………………………………………………………………………
6.2 工作流程 3 ……………………………………………………………………………………………
7 工作目的及要求 3 …………………………………………………………………………………………
7.1 空间环境风险识别 3 …………………………………………………………………………………
7.2 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 4 ………………………………………………………………………………
7.3 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验证 12 …………………………………………………………………………
7.4 空间环境适应性设计审查与确认 12 …………………………………………………………………
7.5 空间环境数据分析与支持 13 …………………………………………………………………………
附录A(规范性) 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工作项目 14 ………………………………………………
附录B(规范性) 航天器产品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工作流程 16 …………………………………………
附录C(资料性) 航天器表面充电及内带电风险区域 18 …………………………………………………
ⅠGB/T44385—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宇航技术及其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
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志平、曲少杰、蔡震波、秦晓刚、刘宇明、郑玉展、李衍存、呼延奇、向宏文、秦珊珊、
姚帅、张庆祥、孟佳程、沈自才、李昌宏。
ⅢGB/T44385—2024
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工作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工作项目与工作流程、工作目的
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航天器系统、分系统、设备的空间环境风险识别、分析、防护、验证、审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2452 航天器空间环境术语
GB/T38190 航天用太阳电池电子辐照试验方法
GB/T39343 宇航用处理器器件单粒子试验设计与程序
GB/T41543 空间环境 航天材料空间环境效应模拟试验通用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324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间环境适应性 spaceenvironmentadaptability
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空间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不被破坏
的能力。
注:空间环境适应性属于航天器质量“六性”(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测试性、环境适应性、保障性)之一,是航天器
通用质量特性要求的重要一环。
3.2
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 spaceenvironmentadaptabilityassurance
针对影响航天器在轨安全稳定工作的空间环境要素及其效应进行有效识别,制定应对措施要求并
确保落实到位,将空间环境风险控制在任务可接受范围内的工作。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S:有源像元敏感器(ActivePixelSensor)
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Device)
CMOS: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i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erProcessingUnit)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
1GB/T44385—2024
EMC: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EOL:寿命末期(EndofLife)
FDIR:故障检测、隔离和恢复(FaultDetectionInsulationandRecovery)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
GEO:地球静止轨道(GeostationaryOrbit)
LEO:低地球轨道(LowEarthOrbit)
LET:线性能量传输(LinearEnergyTransfer)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Field-EffectTransistor)
OSR:玻璃二次表面镜(OpticalSolarReflector)
PCB: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
RDM:辐射设计余量(RadiationDesignMargin)
RTV:室温硫化(RoomTemperatureVulcanized)
SEB:单粒子烧毁(SingleEventBurnout)
SEFI:单粒子功能中断(SingleEventFunctionalInterrupt)
SEGR:单粒子栅击穿(SingleEventGateRupture)
SEL:单粒子锁定(SingleEventLatch-up)
SET:单粒子瞬态(SingleEventTransient)
SEU:单粒子翻转(SingleEventUpset)
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
5 基本原则
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 设计从可行性论证开始,与航天器设计、生产同步开展,同步实施;
b) 设计在元器件与材料、设备与分系统、系统三个层面逐级开展、均衡实施;
c) 设计效果采取分析、试验等适当方法进行验证;
d) 影响航天器产品的空间环境效应要素、机理及程度清晰、明确;
e) 空间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有效,实施过程受控;
f) 采取的分析、设计、试验等方法与手段规范、有效;
g) 所采用的空间环境数据源统一、规范。
6 工作项目与工作流程
6.1 工作项目
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工作项目按附录A执行。应根据任务特点、风险特点,以及研制阶段
设置等,对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工作项目进行剪裁;对“经评估后选做”的项目进行评估时,宜充
分考虑轨道空间环境自身特点以及航天器自身技术状态特点,以下四种情况可确定为“不做”项目:
a) 航天器任务期内不存在相应的空间环境要素;
b) 产品对相应空间环境要素不敏感;
c) 经评估认为该工作项目的剪裁对本航天器任务的影响可忽略或者风险可接受;
d) 在相应研制阶段尚不具备开展工作的条件。
2GB/T44385—2024
GB-T 44385-2024 航天器空间环境适应性保证通用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18 03:41: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