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 100. 99 CCS D 09 AQ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 AQ/T 2080—202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 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Safety inspection-testing specification of the system for the positioning of the personnel in 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 2023-02-21发布 2023-08-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发布 AQ/T 2080—2023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检验基本条件 5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6 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判定规则 AQ/T 2080—2023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检集团公信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齐鲁 工业大学、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矿检测(辽宁)有限公司、江西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盛敏、宋宪旺、付海军、田军、陈玉东、高金成、张明、于东升、李喆、李国、 陈尚波。 I AQ/T2080—202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 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测检验的基本条件、检验项目及技术 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安全检测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AQ2032—2011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识别卡 identification card 由下并人员随身携带、保存有约定格式电子数据的卡片 [来源:4 AQ2032—2011,3.50 3.2 工作异常人员 the absentees 未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或进火不应进人区域的人员 [来源:AQ2032 2011,3.6 3.3 重点区域 key area 各生产中段和分段进出巷道及主要分叉巷道、井下爆破器材库、紧急避险设施等区域 [[来源:AQ2032 2011.3.8 3. 4 限制区域forbidden area 盲巷、采空区等禁止人员进入的区域 4检验基本条件 4.1受检的系统应有产品合格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 4.2受检的系统及组成设备应与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相符 4.3检验用仪器仪表应经检定或校准,准确度应符合第6章的规定。 AQ/T 2080—2023 5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5.1环境条件 5.1.1地面机房及值班室照度应不低于2001x。 5.1.2并下设备安装环境应不存在爆炸危险 5.2主要功能 5.2.1 系统应具有下列监测功能,并能正常工作: a) 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人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 b) 对乘坐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 c) 识别多个同时进人识别区域的识别卡; d) 识别卡工作状态。 5. 2. 2 系统应具有下列报警功能,并能正常工作: a) 下井超时人 员总数及超时人员信息; b) 携卡人员出 人重点区域超时人员总数及! 员信息 c) 携 卡人员出 入限制区域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 d) 二作异常 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 系统应存储 5.2.3 者下列内容,并能正常工作: a) 出/入井时刻; b) 出/入重点区域时刻: c) 出/入限制区域时刻; d) 进人分站识别区域时刻; e) 超时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信息; f) 工作异常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信息: g) 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职务或工种、所在部门或区队班组等。 5.2.4 系统应能进行下列查询,并能正常主作 a) 按人员查询 b) 按时间查询; c) 按地域查询; d) 按识别区查询; e) 按超时报警查询; f) 按限制区域报警查询; g) 按工作异常报警查询; h) 按人员分类查询; i) 按部门查询; j) 按工种查询等。 5.2.5 系统应能显示下列内容,并能正常工作: a) 汉字显示; b) 列表显示,显示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重点区域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超时报警人员总数 及人员信息、限制区域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工作异常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 c) 显示巷道布置模拟图、人员位置及姓名、超时报警、进入限制区域报警、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 常报警; 2 AQ/T 2080—2023 d)人员行走轨迹; e)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布置图,包括分站(基站)、读卡器等设备名称、相对位置和运行状态; f)漫游、分页、总图加局部放大。 5.2.6系统应能打印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重点区域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超时报警人员总数及 人员信息、限制区域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工作异常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领导干部每月下井 总数及时间统计等。 5.2.7系统应能实现下列人机对话功能: a)参数修改、功能调用、图形编辑等; b)操作权限管理; c) 对参数设置等应使用密码操作,并具有操作记录; (P 在任何显示模式下,均可直接进入所选的列表显示、模拟图显示、打印、参数设置、页面编辑、 查询等方式。 5.2.8 系统应能在分站、传输接口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 5.2.9 ,系统主机应具有双机切换功能。 5.2.10 系统应具有网络接口,能上传监测数据等信息 5.2.11 系统软件应实现下列功能: a) 自监视; b) 容错; c) 实时多任务; d) 数据备份。 5.2.12 系统应具有双向信息呼叫功能,并能正常工作地面中心站可以向指定区域或分站识别范围 内的识别卡发出呼叫信息井下人员在遇到异常、危险情况时可通过识别卡上的求助按钮向地面中心 站发出求助信号 5.2.13 系统应具有防止修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存储内容(参数设置及页面编辑除外)功能。 5.2.14 分站应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当系统通信中断时,分站应能存储识别卡卡号和时刻;系统通信正 常时,上传至中心站 5.3技术指标 5.3.1 识别卡与分站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应不小手10㎡ 5.3.2 系统接人的分站数量、配备的识别卡数量应不超过系统最大监控容量 5.3.3 系统巡检周期应不大于20 s。 5.3.4 系统存储时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进人识别区域时刻、超时、 工作异常、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等记录应保存1年以上; b) 分站存储数据时间应不少于2h。 5.3.5 调出整幅画面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5s。 5.3.6 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人正常工作的时间应不大于1min。 5.3.7 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2h。 5.4设备配置与安装 5.4.1各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人口、限制区域、井下主要行人交叉口、工作面、工作面超过 1km中部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分站与传输接口之间的线缆最长距离应不大于10km,并能满足监测携卡 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

.pdf文档 AQ-T 2080-202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AQ-T 2080-202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第 1 页 AQ-T 2080-202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第 2 页 AQ-T 2080-2023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在用人员定位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10: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