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模内标签 2023-04-21 发布 2023-1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²¼ICS 55.040 CCS A 82 In-mold label 中华人民共和国包装行业标准 BB/T 0053—2023 代替 BB/T 0053—2009BB/T 0053—2023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 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产品分类 ······························································ ······················································ 1 5 技术要求 ······························································ ······················································ 1 6 试验方法 ······························································ ······················································ 3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 3 附录 A(资料性) 黏结强度测试方法 ······························································ ··················· 5 BB/T 0053—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BB/T 0053 —2009 《模内标签》,与 BB/T 0053 —2009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的表述方式,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见第 1章, 2009 年版第 1章); b) 更改了模内标签的术语(见 3.1,2009 年版 3.1); c) 增加了吹塑模内标签和注塑模内标签术语(见 3.2、3.3); d) 更改了外观要求及对应的试验方法(见 5.1、6.1、6.2,2009 年版 5.1.1 、6.2.1 ); e) 删除了印刷质量要求(见 2009 年版 5.1.2 ); f) 增加了套印允差、色差、模切偏差、条码质量、翘曲值、静电电压、黏结强度及对应的试 验方法(见 5.2、5.3、5.6、5.7、5.8、5.9、5.10、6.3、6.4、6.7、6.8、6.9、6.10、6.11); g) 删除了烫印质量、 油墨抗粘连性及对应的试验方法 (见 2009 年版 5.1.3 、5.2.2b )、6.1、6.2.3 ); h) 删除了第 7章检验规则(见 2009 年版第 7章); i) 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 7章, 2009 年版第 8章); j) 增加了黏结强度测试方法(见附录 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包装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49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莞市安德标签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福泰涂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新(佛 山)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苏州江天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盒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超级标贴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中柔凹印技术服务(北京)中心、北 京未来包装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永恒、王立军、陈振权、黄延国、傅强、林小博、杨选生、许文才、曹 国荣、谢康明、张世宾、赵飞、周亮亮、孙广银、程玲玲、朱文斌、朱海艳、刘朝华、潘锡桂、戴 良虎,奚虹、张云、冯梦珂。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 年首次发布为 BB/T 0053 —2009 ;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BB/T 0053—2023 1 模内标签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模内标签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薄膜材质的模内标签,其他材质的模内标签可参照执行。 本文件不适用于模内电子标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7706 —2008 凸版装潢印刷品 GB/T 18348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 18722 印刷技术 反射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GB/T 19437 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 CY/T 3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JJF 1517 非接触式静电电压测量仪校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模内标签 in-mold label 在模具内利用容器成型时的温度与压力黏结在容器表面的标签。 3.2 吹塑模内标签 blow in-mold label 经吹塑工艺,并自身附有热熔胶的模内标签( 3.1)。 3.3 注塑模内标签 injection in-mold label 经注塑工艺,利用容器材料黏结的模内标签( 3.1)。 4 产品分类 按工艺分为吹塑模内标签和注塑模内标签。 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5.1.1 成品应整洁,图文应清晰完整,网点应均匀饱满,无明显色差、变形、划痕、污渍、残缺,BB/T 0053—2023 2 无明显条杠、重影和糊版等。吹塑模内标签背胶应均匀、网纹清晰、深浅一致。 5.1.2 标签表面不应有直径大于 0.4 mm 的污渍点, 直径大于 0.2 mm 且小于等于 0.4 mm 的污渍点 不应超过 3个,两个污渍点的间距不应小于 20 mm 。 5.2 套印允差 主要部位不应大于 0.15 mm ,次要部位不应大于 0.20 mm 。 5.3 色差 △* abE 同批同色色差 △* abE不应大于 2.5;异批同色色差 △* abE不应大于 3.0。 5.4 墨层耐磨性 墨层耐磨性不应小于 70% 。 5.5 墨层结合牢度 墨层结合牢度不应小于 85% 。 5.6 模切偏差 模切位置偏差不应大于 ±0.5 mm ,模切规格尺寸偏差应符合表 1的要求。 表 1 模切规格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标签长(或宽)度 尺寸偏差 <100 ±0.5 100~300 ±0.7 >300 ±1.0 5.7 条码质量 应符合 GB/T 18348 的规定。 5.8 翘曲值 标签表面应平整,翘曲值应符合表 2的要求。 表2 翘 曲 值 单位为毫米 标签规格 翘曲值 ≤100×100 ≤2 ≤150×150 ≤3 ≤200×200 ≤5 ≤300×950 ≤10 5.9 静电电压 成品标签静电电压不应大于 1 kV 。 5.10 黏结强度 黏结强度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 BB/T 0053—2023 3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按照 CY/T 3 的规定目测。 6.2 污渍点 用分度值为 0.01 mm 的刻度放大镜进行测试。 6.3 套印允差 用分度值为 0.01 mm 的刻度放大镜检验两种颜色套色边缘处。 6.4 色差 △* abE 用符合 GB/T 19437 规定的分光光度计,按照 GB/T 18722 的规定对不同样张的相同部位进行测试。 6.5 墨层耐磨性 按照 GB/T 7706 —2008 中6
BB-T 0053-2023 模内标签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14:3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1833-16 2019 Textiles — Quantitative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16 Mixtures of polypropylene fibres with certain other fibres (method using xylene).pdf
ISO 491 2002 Cinematography — 35 mm motion-picture film and magnetic film — Cutting and perforating dimensions.pdf
ISO 8995-1 2002 Lighting of work places — Part 1 Indoor.pdf
ISO 11428 1996 Ergonomics — Visual danger signals — General requirements, design and te.pdf
ISO 11126-8 2018 Preparation of steel substrates before application of paints and related products Specifications for non-metallic blast-cleaning abrasives Part 8 Olivine.pdf
ISO 12921 2024 Petroleum products and lubrican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mechanic.pdf
ISO 11409 1993 Plastics — Phenolic resins — Determination of heats and temperatures of reaction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pdf
ISO 5566 1982 Turmeric — Determination of colouring power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pdf
ISO TR 21555 2019 Paints and varnishes - Overview of test methods on hardness and wear resis.pdf
ISO 11843-1 1997 Capability of detection — Part 1 Terms and definitions.pdf
GB-T 9731-2007 化学试剂 硫化合物测定通用方法.pdf
GB-T 23630-2009 进境植物检疫管理系统准则.pdf
GB-T 16955-1997 声学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操作者位置处噪声的测量 简易法.pdf
GB 6245-2006 消防泵.pdf
GB-T 2916-2007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pdf
GB-T 24733-2023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pdf
GB-T 1984-2024 高压交流断路器.pdf
GB-T 24743-2009 技术产品文件 钢铁零件热处理表示法.pdf
GB-T 2081-2018 带修光刃、无固定孔的硬质合金可转位铣刀片 尺寸.pdf
GB-T 12908-2002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规范 三九条码.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