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1.140.20
CCS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DA/T90—2022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rchive
simulation
replication
2022-04-07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档案局发布111DA/T
9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央档案馆档案资料保护部、云南省档案局(馆)。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丽华、李东霞、何畏、林静、高凯、陆兴中、周雯莉、陈庆昉。
311DA/T
90—2022
引 言
档案仿真复制是抢救和保护珍贵档案资源、传承和传播档案文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数字图像
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具有高效、易用、色彩还原准确、细节表现全面及按需制作等优点,在档案行业得到
广泛应用。
为保障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根据目前数字图像技术发展水
平,特制定本文件。
411DA/T
90—2022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业务外包、设备
选型、前期准备、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输出、后期制作、质量检查与移交,以及数据管理与利用的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档案机构开展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档案二维仿真复制工作,其他单位开展
相关仿真复制工作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887—2011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DA/Z
64.4—2018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
JGJ
25—201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仿真复制 simulation
replication
采用临摹、印刷、摄影、复印、扫描、打印等技术和方法,将档案原件的文字、图像、外形、质地等信息
再现到相同或相似的载体上,生成内容、形式、外观都与档案原件相似的制成品的过程。
3.2
数字图像 digital
image
表示实物图像的整数阵列。一个二维或更高维的采样并量化的函数,由相同维数的连续图像产生。
[来源:GB/T
31219.3—2014,3.1]
3.3
色彩管理 color
management
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各类数字图像设备的色彩校准,生成设备的色彩特性文件,使图像采集、显示
和输出三个环节色域匹配,实现数字图像在各种设备之间转换时保持色彩一致。
3.4
图像采集 image
acquisition
采用扫描或拍摄设备,获取档案原件的数字图像信息的过程。
511DA/T
90—2022
3.5
图像处理 image
processing
采用计算机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分析调整,使数字图像显示效果、输出效果与档案原件保持一致。
3.6
图像输出 image
output
采用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设备,将处理完成的数字图像打印到与档案原件相同或相似的载
体上。
3.7
后期制作 post
production
对照档案原件,采用裁切、打孔、折叠、做旧、边缘打磨、装裱、装帧等技术方法对档案仿真复制件进
行处理,使其外形达到近似档案原件的效果。
4 总体要求
4.1 保护原件
档案仿真复制在使用原件时应按照原件保管的相关规定进行,确保不对档案原件造成损坏。
4.2 仿制逼真
档案仿真复制应保持档案原貌,其内容、尺寸、形制与档案原件相似。
4.3 满足利用
档案仿真复制应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法,满足不同的利用需求。
5 工作组织
5.1 岗位及人员
5.1.1 应设置承担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职责的岗位,对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安全保
障、技术支持、监督检查、成果验收等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质量。
5.1.2 应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人员,包括熟悉档案业务并具有较高组织协调能力的
管理人员;具备计算机知识、相关软硬件操作能力、一定美学知识、美术摄影基础以及档案修复、保护专
业素养的技术人员。
5.2 工作场地
5.2.1 仿真复制工作场地应按GB/T
2887—2011、JGJ
25—2010等相关标准,结合档案仿真复制工作
开展的具体需要,进行设计、建设和管理,场地内应避免出现高饱和度的艳丽色彩,避免出现杂乱光源,
墙面颜色宜采用中性灰色,拍摄场地照明光源宜采用符合D50、D60标准的光源。
5.2.2 仿真复制工作场地宜设置局域网,连接仿真复制系统相关设备,实现设备共享。
5.3 工作方案
5.3.1 珍贵档案以及批量档案的仿真复制应制定工作方案,内容包括仿真复制对象、工作目标、工作内
容、费用核算、工作流程、技术方法、技术指标、验收依据、责任分工、进度安排、安全管理措施等。
5.3.2 工作方案的制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档案仿真复制件用途、利用率、资金预算、档
611DA/T
90—2022
案价值及原件保存情况等因素。
6 管理制度
6.1 基本要求
应制定科学、规范的档案仿真复制管理制度,以有效保障档案原件及相关信息安全和档案仿真复制
工作质量。档案仿真复制管理制度应包含岗位管理、人员管理、场地管理、设备管理、档案原件和仿真复
制件管理、耗材管理、数据管理、工作台账管理等方面。
6.2 岗位管理
规定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各岗位的工作目标和职责,明确岗位业务流程规范、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
6.3 人员管理
规范人员的安全保密责任、工作纪律、外聘人员信息审核及管理、来访登记等。
6.4 场地管理
规范人员出入和工作场地内基础设施、环境、网络、监控设施、现场物品管理等。
6.5 设备管理
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各环节涉及设备的使用、维护、更新等。
6.6 档案原件和仿真复制件管理
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档案原件及仿真复制件的交接登记、使用、保管以及档案仿真复制件半成
品、残次品处置等。
6.7 耗材管理
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所需耗材的采购、登记、保管、使用。
6.8 数据管理
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各环节产生的电子数据的著录、存储、备份、维护和利用。
6.9 工作台账管理
规范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各环节所产生的表单管理。
7 工作流程
7.1 流程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流程包括审批、档案原件交接、前期整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输出、后期制
作、质量检查、档案原件及仿真复制件交接、数据管理与利用、档案仿真复制件利用等。如图1所示。
711DA/T
90—2022
图1 档案仿真复制流程示例图
7.2 审批
应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填写档案仿真复制申请表(见附录A的表A.1);
7.3 记录
应全程记录工作情况,填写档案仿真复制流程作业单(见表A.2)。
7.4 反馈
应建立完善的问题反馈机制,对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修正。
8 业务外包
8.1 基本要求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如需外包,应从企业性质、股东组成、安全保密、企业规模、注册资金情况等方面
811
DA-T 90-2022 档案仿真复制工作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5 22:36: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