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20 CCSB16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996.1—2024 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总则 SpecificationforComprehensiveControlofMainWeedsinFarmland 2024-07-30发布 2024-08-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21/T3996.1—2024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21/T3996《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的第1部分。DB21/T3996已经和计划发布以 下部分: ——第2部分:玉米田 ——第3部分:移栽稻田 ——第4部分:旱直播稻田 ——第5部分:花生田 ——第6部分:大豆田 ——第7部分:谷子田 ——第8部分:高粱田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沈阳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辉、纪明山、孟威、孙慕君、刘洋、江冬、陈静。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23447862。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沈阳市于洪区长江北街39号),联系电话:024~ 86801002;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联系电话:024~88487148。DB21/T3996.1—2024 II引言 杂草是农田重要有害生物,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耕地逐渐规模化经营,杂草危害正在逐年加重, 导致农作物减产严重;同时,因农田除草过度依赖除草剂,杂草群落演替进程加快,部分次要杂草演变 为优势杂草甚至恶性杂草,杂草迅速向抗药性进化,导致除草剂用量不断加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增加 等问题;另外,每年因为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当季作物、周边敏感作物及下茬作物除草剂药害事故时有 发生,严重危害粮食生产安全,亟需建立适用于省内不同农田环境的杂草综合防控技术标准体系,为防 控农田草害、农药减施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件对科学、安全、高效的农田主要杂草综合防控集成技术进行了描述。本文件可供从事农田杂 草防控的种植者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的组织使用。 DB21/T3996本次制定发布4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玉米田。 ——第3部分:移栽稻田。 ——第4部分:旱直播稻田。 本系列文件还将陆续发布花生田、大豆田、谷子田、高粱田等主要杂草防控技术部分。DB21/T3996.1—2024 1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田主要杂草防控的原则、措施和科学用药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田主要杂草的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一年生杂草annualweed 当年出苗生长、当年成熟结籽的杂草。 多年生杂草perennialweed 当年萌发形成地下营养繁殖器官,越冬时地上部枯死,但第二年其地下营养繁殖器官重新发出新苗, 如此周而复始蔓延扩展的杂草。 禾本科杂草grassweed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木本;须根系;茎秆圆筒形,有显著的节与节间,节间常中空,很少实心, 通常基部分蘖;叶鞘在一侧开裂,平行叶脉,叶片狭长,二列着生,具蜡质层;颖花;颖果、浆果或坚 果。 莎草科杂草cyperaceaeweed 多年生草本,较少为一年生;多数具根状茎少有兼具块茎;大多数具有三稜形或圆形的杆;叶基生 和杆生,一般具闭合的叶鞘和狭长的叶片,或有时仅有鞘而无叶片;花序有穗状花序,总状花序,圆锥 花序,头状花序或长侧枝聚繖花序;果实为小坚果。 阔叶杂草broadleafweed 除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以外的杂草,包括所有双子叶及部分单子叶植物杂草;多为直根系;茎 圆形或四棱形;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叶有柄;胚常具2子叶。DB21/T3996.1—2024 2 土壤处理preemergencetreatment 将除草活性化合物喷洒或散布于土壤表面进行封闭,混土或不混土处理防除未出土杂草的施药方法。 茎叶处理postemergencetreatment 将除草活性化合物喷洒到杂草植株上的施药方法。 喷雾助剂sprayadjuvant 在施药前直接添加到药箱中混合均匀,用于改善喷雾药液的表面张力、抗飘移能力、渗透能力、沉 降能力等性能的辅助物质,也称桶混助剂。 4农田划分 本文件系列标准中农田划分根据作物和栽培方式划分为玉米田、移栽稻田、旱直播稻田、花生田、 大豆田、谷子田、高粱田等。 5农田主要杂草种类 农田主要杂草种类及识别特征见附表A.1。 6防控 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除草剂减施增效为原则,以植物检疫为前提,因地制 宜综合采用生态措施、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及化学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农田杂草 发生与危害。 防控措施 6.2.1植物检疫 对跨县区调运的农作物种子进行检疫,防止危险性杂草种子传入。 6.2.2生态防控 采用以草抑草,农田养殖。 6.2.3农业防控 采用清洁农田、清除跨区或跨地作业的整地、播种、施药、收割等各种机械所携带的杂草种子及繁 殖器官,轮作套种,合理密植、秸秆覆盖、覆盖地膜、人工除草、机械除草、肥水管理等措施防控杂草。 6.2.4物理防控 采用火烤、激光、电磁波等措施。 6.2.5生物防控DB21/T3996.1—2024 3采用天敌昆虫、生物除草剂等措施。 6.2.6化学防控 6.2.6.1除草剂选择 严格按照农药登记范围和推荐剂量,合理选用登记在防治对象作物田的高效、低毒、环保型除草剂, 使用剂量按照产品标签确定。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应轮换使用。除草剂选择和使用应遵守GB/T8321 和NY/T1276的规定。主要除草剂见附录B。 6.2.6.2施药方式 6.2.6.2.1喷雾法 分为喷杆喷雾机和人工背负式喷雾方法: ——喷杆喷雾机法: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采用110°扇形雾喷嘴,喷头间距50cm,配50目防后滴过滤 器,喷药液量200L/hm2~240L/hm2;苗后茎叶处理采用80°扇形雾喷嘴,配100目柱形防后滴过滤器, 喷头间距50cm,喷头离靶标距离35cm~70cm,喷液量75L/hm2~100L/hm2; ——人工背负式喷雾器法:配备110°扇形雾喷嘴,喷液量15L/667m2~20L/667m2。要求喷雾均匀、 不漏喷、不重喷,控制雾滴飘移。 6.2.6.2.2撒施法 将除草剂与土或肥等混合,由人工或机械撒施。 6.2.6.2.3涂抹法 将除草剂涂抹到杂草植株上的方法。 6.2.6.3药液配制 除草剂应采用二次稀释进行药液配制。单一制剂配制时,应先在小容器中加少量水稀释后再加入喷 雾器中,搅拌均匀;不同除草剂桶混使用时,每种除草剂均应分别进行二次稀释,再逐次混合,助剂最 后加入(助剂如有特殊要求除外)。 6.2.6.4施药条件 采用茎叶处理除草剂喷雾时,气温应在16℃~30℃,风力≤2级,植株上无露水,喷药后24h内无降 雨,注意风向,应充分考虑作物安全间隔距离。采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喷雾时宜于雨前施用,在低温高湿 环境下,应采用低剂量;风沙地块不宜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6.2.6.5安全注意事项 施药人员安全防护应按照NY/T1276规定执行。 6.2.6.6药害处置 6.2.6.6.1生长素类似物类除草剂(如水稻田氯氟吡啶酯、2甲4氯等)产生的轻微药害,可喷施磷 酸二氢钾或含氨基酸叶面肥; 6.2.6.6.2其他类除草剂产生的轻微药害(如莠去津残留药害),水稻田宜及时采用清水冲洗,并喷施 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赤霉素、磷酸二氢钾等缓解药害;DB21/T3996.1—2024 46.2.6.6.3作物遭受严重药害时,应果断采取毁种措施。

.pdf文档 DB21-T 3996.1-2024 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 总则 辽宁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T 3996.1-2024 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 总则 辽宁省 第 1 页 DB21-T 3996.1-2024 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 总则 辽宁省 第 2 页 DB21-T 3996.1-2024 农田主要杂草防控技术规程 第 1 部分 总则 辽宁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1:55: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