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文件分类
批量下载
ICS 65.020. 01 CCS B 05 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33/T 1414—2024 浙江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mellia chekiangoleosa cultivation 2024 - 12 - 30发布 2025 - 01 - 3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1414—202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磐安县人民政府、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 所、磐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磐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田县林业技术推 广站、金华市婺城区东方红林场、常山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心、遂昌县生态林业发展中心、松阳县生态林 业发展中心、缙云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江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淳安县林业局、建德市林业综合服务中 心、龙游县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施尚森、姚晗珺、姚小华、张苏炯、万轶瑛、孙书玲、张晓伟、倪荣新、叶苗、 徐晓峰、张晓捷、庄期寅、王昆喜、俞春莲、王宗星、吴 英俊、胡青素、李建新、王小军、王佳颖、陈 洁艳、鲁志鸿、李水坤、余建国、张潞璐。 DB33/T 1414—2024 1 浙江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红花油茶的新造林、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档案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红花油茶的新造林技术与管理、低产林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HJ/T 332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LY/T 3355 油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33/T 525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3.1 浙江红花油茶 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 山茶属小乔木,高 2 m~4 m,花红色至淡红色,蒴果大,近球形,果皮厚,花期 10月至翌年 4月,果 期8月~9月,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3.2 低产林 low-yielding forest 年均667 m2(亩)产油量在 10 kg及以下的浙江红花油茶成林。 4 新造林 宜林地选择 4.1 4.1.1 造林地宜选择海拔 600 m~1 400 m的山地,郁闭度 0.2~0.3的乔木林地。产地环境应符合 HJ/T 332的要求。 4.1.2 土壤厚度≥ 60 cm,红壤、黄壤或黄棕壤,酸性至微酸性( pH 4.5~6.5)。 整地 4.2 4.2.1 全面整地 适用于坡度≤ 15°的林地,整地深度 20 cm~25 cm。应适当保留山顶、山腰和山脚部位的植被。 DB33/T 1414 —2024 2 4.2.2 水平带整地 4.2.2.1 适用于坡度在 15°~25°的林地。水平带宽 2.0 m~2.5 m。 4.2.2.2 挖撩壕宽 60 cm、深50 cm,将杂草、表土填入,筑成外高内低的梯土带。 4.2.3 鱼鳞坑整地 A A 25°以上的林地,应采用鱼鳞坑块状整地,保留周边乔木和低矮草类。 4.2.4 宜机化整地 4.2.4.1 根据地形、地貌,规划并修筑机耕道,机耕道分为主路、支路和作业道,主路宽 3.5 m及以 上、支路宽 2 m和作业道宽 0.8 m~1.0 m,路面硬化后外高内低,内侧下挖排水沟与水池相连通。 4.2.4.2 修建林间机械通道或轨道,用于油茶果采收机等机械化机具、人员及物料的通行。 4.2.4.3 机械化操作地块(坡度≤ 25°),水平带宽 2 m及以上。 种苗 4.3 4.3.1 品种选择 品种需经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良种,或优良无性系、家系。 4.3.2 苗木要求 4.3.2.1 苗木应选用本地种子作砧木的嫁接苗 ,穗条来自良种采穗圃。 4.3.2.2 造林用容器或裸根嫁接苗应三年生及以上,苗高≥ 25 cm,基径粗≥ 0.3 cm。 4.3.2.3 五年生以上裸根苗应带土球。 4.3.3 苗木培育 苗木培育按 LY/T 3355 的要求执行。 栽植前准备 4.4 4.4.1 挖穴 挖穴应在栽植前 30天以上进行,规格 60 cm×60 cm×60 cm。 4.4.2 施基肥 穴底部施足基肥,每穴施专用基肥或有机肥 5 kg~10 kg,复合肥或磷肥 0.5 kg。用土拌匀后,覆细 土,穴面做成馒头形,栽植示意图具体见图 1。 DB33/T 1414—2024 3 图1 栽植示意图 栽植 4.5 4.5.1 栽植时间 10月~11月或翌年 2月~3月。 4.5.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为 53株/亩~74株/亩,宜机作业采用宽窄行设计,宽行 4.0 m~5.0 m,窄行2.5 m~3.0 m。 4.5.3 品种配置 选择2个及以上花期和成熟期相近的品种,均匀行状排列种植,同一品种间距不超过 50 m。机械化 抚育作业与采收的地块,不同品种单行或双行状间隔排列。 4.5.4 造林 4.5.4.1 容器苗造林 4.5.4.1.1 选择阴雨天前或雨后栽植,即取即栽。 4.5.4.1. 2 撕掉或剪开容器苗无纺布,放入深 30 cm的种植穴。四周泥土往里挤压并培土压实,嫁接口 应下至地面 5 cm。 4.5.4.2 裸根苗造林 4.5.4.2.1 选择阴雨天前或雨后栽植,即取即栽。 4.5.4.2.2 苗木根部打泥浆后保湿袋包扎,运输过程保湿。 4.5.4.2.3 苗木放入深约 30 cm的种植穴。栽植时苗木应扶正,根系舒展,深浅适中,根土密接,嫁接 口应下至地面 5 cm。土球破碎的苗木需剪枝叶后种植。 注: 栽植方式见图 1。 4.5.4.3 栽后覆盖 种植后植株周边培 20 cm及以上小土堆,周边不留深坑防积水,土堆上宜覆盖 70 cm×70 cm防草布。 DB33/T 1414 —2024 4 抚育管理 4.6 4.6.1 幼林抚育 4.6.1.1 幼林抚育 10月~11月检查造林成活情况,宜选用同品种同龄级苗木及时补植缺株。 4.6.1.2 除草松土 4.6.1.2.1 2月~3月造林的,于当年 9月~10月除草松土 1次。造林后第 2年起每年松土除草 2次,分别 在5月~6月、9月下旬~ 10月上旬。幼树兜边宜浅,内浅外深。 4.6.1.2.2 梅雨季结束后及时培土,高于地面 15 cm~20 cm。 4.6.1.3 施肥 4.6.1.3.1 幼林每年施一次化肥,每三年施一次有机肥。采用穴施或沟施,幼树施肥沟距离树干基部 30 cm,造林第三年后在树冠投影线外沿。有机肥可采用上、左、右轮流施肥。 4.6.1.3.2 容器苗造林 5月以施氮肥为主, 裸根苗造林当年不施肥。 第 2年起3月~4月施复合肥, 11月~ 12月施有机肥,施有机肥每 3年1次,施肥量按表 1的要求执行。 表1 施肥量 栽植树龄 种苗类型 复合肥施肥量(千克 /株) 有机肥施肥量(千克 /株) 第1年 容器苗 0.05 / 第2年 容器苗、裸根苗 0.05~0.15 / 第3年 容器苗、裸根苗 0.15 ~0.20 5~10 4.6.1.3.3 新造幼林宜于每年 4月~5月叶面喷施 0.1%~0.5%的磷酸二氢钾、尿素、碳铵等速效肥料。 4.6.1.3.4 随着树龄的增加,施肥量可逐年增加,并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 4.6.1.4 幼树整形 4.6.1.4.1 造林后1年~2年内,保留顶芽萌发的春梢。 4.6.1.4.2 主干高60 cm~80 cm时,四周保留骨干枝和结果枝,疏剪下垂枝、萌条枝和浓密枝。 4.6.1.5 林地间作 宜选择花生、豆类、中药材、绿肥等作物,间种作物与油茶植株保持 80 cm以上。 4.6.1.6 摘除花苞或幼果 造林后2年内及时摘除花苞和幼果。 4.6.2 成林抚育 4.6.2.1 施肥 采果后,及时施肥。大年以磷钾肥、有机肥为主;小年以磷氮肥为主。每年每株施复合肥 0.5 kg, 每三年至少施一次有机肥,施肥量每株 3 kg~5 kg。 4.6.2.2 除草复垦
DB33-T 1414-2024 浙江红花油茶栽培技术规范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6 03:20:3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98.1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TS 20517 2024 Space systems Cybersecurit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pdf
ISO TR 16161 2019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 — Use case of capability profiles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manufacturing software units.pdf
ISO 6814 2009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Mobile and self-propelled machinery — Terms, definitions and classification.pdf
ISO 10638 2017 Rubber — Identification of antidegrada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pdf
ISO 9022-4 2014 Amd 1 2023 Optics and photonics — Environmental test methods — Part 4 Salt mist — Amendment 1.pdf
ISO CIE 11664-5 2016 Colorimetry — Part 5 CIE 1976.pdf
ISO 17827-2 2024 Solid biofuels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or uncompressed fuels Part 2 Vibrating screen method using sieves with apertures of 3 15 mm and below.pdf
ISO TR 6026 2022 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 — Pre-study on the use of vehicle licence plate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c number plate recognition (ANPR) technologies.pdf
ISO IEC 29341-30-1 2017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UPnP Device Architecture — Part 30-1 Io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device control protocol — Io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rchitecture overview.pdf
ISO 21003-2 2008 Multilayer piping systems for hot and cold water installations inside buildings — Part 2 Pipes.pdf
GB-T 17487-1998 四油口和五油口液压伺服阀 安装面.pdf
GB-T 40366-2021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列入IEC出版物的导则.pdf
GB-T 36237-2018 风力发电机组 电气仿真模型.pdf
GB-T 16651-1996 消息处理系统 电子数据交换消息处理系统.pdf
GB-T 11292-2008 工业自动化系统 机床数值控制 NC处理器输出 后置处理命令.pdf
GB-T 12939-2024 工业车辆轮辋规格系列.pdf
GB-T 17737.3-2001 射频电缆 第3部分 局域网用同轴电缆分规范.pdf
GB-T 11848.10-1999 铀矿石浓缩物中硫的测定 燃烧-碘量法.pdf
GB-T 39822-2021 塑料 黄色指数及其变化值的测定.pdf
GB-T 96.1-2002 大垫圈 A级.pdf
1
/
3
11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998.1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