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यѢྟ஠ఴ˝э ICS65.020.01 CCS 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1893—2022 代替 SN/T 1893—2007 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The requirement of weed-initiated pest risk analysis 2022-07-07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यѢྟ஠ఴ˝э ̾ൣयѢྟ஠ఴ˝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SN/T 1893—2007《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与SN/T 1893—2007相比,除逻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一项杂草风险评估因子“杂草在风险分析区域的适生性评估”; ———将“环境适生能力”和“繁殖和定殖后扩散能力”合并为“定殖/扩散能力评估”,“经济影响能力” 和“环境影响能力”合并为“影响后果评估”,并建立起指标的量化评判规则,结果评判方式由定 性评估更改为半定性评估; ———增加了一项再评估规则,用于评判无法直接判断出杂草危害可能性的情况。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西华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印丽萍、张宁、薛华杰、傅怡宁、何善勇。 本文件2007年首次发布为SN/T 1893—2007,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ⅠSN/T1893—2022̾ൣयѢྟ஠ఴ˝э ̾ൣयѢྟ஠ఴ˝э 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进行以杂草为起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进境植物检疫审批涉及的植物种类,检疫截获或田间调查发现的植物种类,需要确定 其检疫重要性的杂草风险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杂草 weed 自然生长在农田或林间的非目标源植物的统称。 3.2 受威胁地区 area endangered 生态因子适合有害生物定殖的地区,有害生物在该地区的发生将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或环境 后果。 3.3 近缘种 close relative 在遗传上有亲缘关系、形态性状近似的物种。 3.4 定殖 establishment 当一种有害生物进入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将来能长期生存。 3.5 引入 import 因科研需要或具商品价值而进口。 3.6 传入 introduction 导致有害生物定殖的进入。 3.7 原生 native 属起源或原产的。 3.8 途径 pathway 任何可使有害生物进入或扩散的方式。 1SN/T1893—2022̾ൣयѢྟ஠ఴ˝э 3.9 植物生态域 plant hardiness zone 植物能够生存的区域范围。 3.10 扩散 spread 有害生物在一个地区内地理分布的扩展。 4 具体要求 4.1 程序的开始 4.1.1 启动程序的任务或文件 出现以下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启动评估程序: ———发现一种新入侵或刚定殖或大面积爆发的杂草; ———经研究证实具有高风险的杂草; ———未列入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但在官方防控下的一种新杂草; ———境外已有危害但国内计划或正在引进的植物; ———其他符合本文件范围中涵盖的植物种类。 4.1.2 核查已有的风险评估 核实以前完成的杂草风险评估报告,如果已有同种或近缘种杂草风险的评估报告,且完全适用,直 接引用已有的报告,则本次风险评估结束。 4.1.3 鉴定种类 明确杂草的分类地位。包括: a) 学名:目、科、属、种及亚种、变种等种以下的分类单元。如果无法清楚地与其他相同分类单元 的物种区分开来,评估就此结束; b) 英文名; c) 异名; d) 形态学特征描述,用于鉴定的关键特征; e) 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和繁殖); f) 气候适应性; g) 国内外分布情况。 4.2 评估风险 4.2.1 确认杂草的检疫性地位 是否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取决于其法规和地理标准,法规标准是指符合IPPC关于检疫性有害生物 的定义,即对当地经济有潜在危险性且未在当地有分布,或者局限分布,同时处在官方防控之下。如果 局限分布,就要确保受到官方防控。如果目前没有官方防控措施,评估结论中,应建议制订一个官方防 控计划。地理标准应首先确定地理学的分布范围,应介绍该物种的引入历史以及当前的分布范围,如果 是原生物种或其分布已达到其生态范围的极限(例如,广泛分布),不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风险 评估停止。 2SN/T1893—2022̾ൣयѢྟ஠ఴ˝э 4.2.2 适生性评估 杂草适生性等级按照适生区域的面积进行评价,适生性评估结果的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可按照表 1进行分级。 表1 适生性分级及评价标准 等级 说明 高 三分之二以上地区适生 中 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地区适生 低 等于或少于三分之一地区适生 极低 不能存活和定殖 适生区可采用适生性分析软件进行预测,如气候匹配预测模型(CLIMEX)、生态位预测模型 (GARP)、最大熵预测模型(Maxent)、地理信息技术(Diva-GIS)及其耦合的生物气候预测模型(BIO- CLIM)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可估算出适生区的面积大小。也可通过文献资料、实际调查数 据等,构建科学合理的适生性计算方法,预测出适生区的范围及面积大小。 因不适应气候而无法定殖(寄生性杂草还应包括寄主),则风险分析停止。 4.2.3 危害可能性评估 4.2.3.1 定殖/扩散能力评估(E/S) 根据已有定殖/扩散能力评估指标对定殖和扩散能力进行评估(见附录A)。该评估指标总体为判 别式打分指标,主要由“是否”问题构成,其他还包括一些“多项选择”问题,指标考虑了杂草生物地理学、 生物生态学、环境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属性,具体包括23个评判因子。 评估时对各项因子进行逐项评判打分,最终将各项因子分数相加,计算出定殖/扩散能力的评估分 数。分数范围为-25~32。 评估环境适应能力时,从杂草适应生态域的数量(13个)、适应Koppen-Geiger气候类型的数量 (12个)和适应年降水带的数量(共10个)这3项因子进行评判(见附录A)。 4.2.3.2 影响能力评估(Imp) 根据已有后果影响评估指标对影响后果进行评估(见附录B)。该评估指标总体为判别式打分指 标,主要由“是否”问题构成,其他还包括一些“多项选择”问题,指标考虑了杂草对风险地区生物、环境、 经济产品、人类、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具体包括18个评判因子。 评估时对各项因子进行逐项评判打分,最终将各项因子分数相加,计算出定殖/扩散能力的评估分 数,分数范围为0~4.1。注意在计算危害可能性时,该项分数应在原分数的基础上再加1。 4.2.3.3 危害可能性评估 4.2.3.3.1 计算公式 危害可能性根据定殖/扩散能力(E/S)和影响能力(Imp)两项指标进行计算,计算采用逻辑斯蒂回 归方程,由公式(1)、公式(2)、公式(3)计算杂草可能危害概率Py、杂草不可能危害概率Pn和杂草危害 可能性无法判断者Pm,三者大小范围均为0-1,且三者之和为1。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y=1 1+e(4.134 8-(0.235 6×E/S)-(0.601 9×Imp))…………………………( 1 ) 3SN/T1893—2022̾ൣयѢྟ஠ఴ˝э Pm=1 1+e(0.636 6-(0.235 6×E/S)-(0.601 9×Imp))-Py…………………………( 2 ) Pn=1-1 1+e(0.636 6-(0.235 6×E/S)-(0.601 9×Imp))…………………………( 3 ) 4.2.3.3.2 危害可能性等级 危害可能性等级包括可能、不可能、无法判断三种类别,划分依据为Py和Pn的值,评价标准和等级 划分按照表2进行分级。 表2 危害可能性等级的分级及评价标准 等级 说明 可能 Py>0.388 不可能 Pn>0.449 无法判断 非上述两种结果者 若计算结果为无法判断,则需按照再评估规则重新评估,以确认危害可能性,再评估规则具体见 4.2.3.3.3所述。 4.2.3.3.3 再评估规则 再评估规则采用决策树判别方法,依据“定殖/扩散能力评估指标(E/S)”中与杂草危害特性密切相 关的7项关键性因子进行判别(见附录C)。 7项关键因子包括ES-1(植物在全世界的定殖和扩散状态)、ES-4(是否耐荫)、ES-6(是否形成密集 灌木丛、斑块或种群)、ES-13(最短繁殖周期)、ES-14(是否产生大量活性种子)、ES-16(是否污染植物或 其产品)、ES-17(传播方式),评判时将ES-4、ES-6、ES-13、ES-14、ES-16和ES-17的分数之和作为一项 关键属性参与评判。 若再评估仍无法判断危害可能性,则应继续收集相关信息资料或征询专家意见。 4.2.4 传入可能性评估 评估时考虑以下方面: ———物种作为装饰、食用、药用而被栽培种植的可能性; ———物种作为污染物随其他植物及植物产品或交通工具传入的可能性; ———植物引入和检疫过程中存活的可能性; ———进入PRA区域的频率和数量; ———引入的时间和范围(如:生长季节)。 ———通过自然途径传入的可能性。 传入可能性可按照表

.pdf文档 SN-T 1893-2022 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1893-2022 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第 1 页 SN-T 1893-2022 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第 2 页 SN-T 1893-2022 杂草风险分析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3:13: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