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यѢྟ஠ఴ˝э ICS65.020.20 CCSB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533—2022 甘蔗簇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xallomochlus hispidus (Morrison) 2022-07-07发布 2023-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布̾ൣयѢྟ஠ఴ˝э ̾ൣयѢྟ஠ఴ˝э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郑州海关技术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海关、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河南捷信检测认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慧骥、党志浩、陈劲松、吴志毅、赵芳、苗小星、王晓晶、郭长宁。 ⅠSN/T5533—2022̾ൣयѢྟ஠ఴ˝э ̾ൣयѢྟ஠ఴ˝э 甘蔗簇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甘蔗簇粉蚧Exallomochlus hispidus (Morrison)检疫鉴定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中甘蔗簇粉蚧的检疫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腹脐 circulus 位于虫体腹部腹面,常以局部地角质化的狭窄的硬化框为界限,其数目和大小在不同的粉蚧种类中 变化很大,也有的种类无腹脐。 3.2 背孔 ostioles 着生在虫体背面的一横裂如嘴唇状的构造,数目常为两对,少数只具一对。按着生位置的不同可分 为前背孔和后背孔。前背孔生在前胸背板上,后背孔则生在第6腹节背板上。 3.3 三格腺 trilocular pores 盘状腺(蚧虫分泌蜡腺的一种类型)的一种,各种大小的略呈三角形或圆形的硬化结构,其中部有三 个长形的腺孔。 3.4 多格腺 multilocular disc pores 盘状腺的一种,不同直径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硬化孔,腺孔多于5个。 3.5 管状腺 tubular ducts 柱形或近柱形的腺体结构。粉蚧中常见的有领状管(oral collar tubular ducts),又称领状腺,其开 口处围有窄的环区(领区);如管状腺在开口处围有宽的环,并呈一圈蘑菇状突起则称蕈状管(oral rim tubular ducts),又称蕈状腺。 3.6 刺孔群 cerarii 粉蚧科蚧虫的一种特殊泌蜡构造,通常分布在背面边缘,由锥状刺(或锥刺)、三格腺和附毛组成。 背缘刺孔群常有17对或18对,从前向后分别标注为C1,C2,…,C18。 1SN/T5533—2022̾ൣयѢྟ஠ఴ˝э 3.7 阴门 vulva 位于虫体腹面,在第7至第8节腹节腹板间,为雌虫生殖孔的开口。周围常有盘状腺分布,有些成 群排列。 3.8 肛环 anal ring 肛门开口处的硬化环状结构,位于背末。常为椭圆形,其上具有成列环孔和肛环毛。 3.9 尾瓣 anal lobes 肛环两侧的突出部分。尾瓣端部具1根长刚毛,称端毛。端毛基部腹面常有不同形状的硬化片、硬 化棒或硬化条。 3.10 单孔 discoidal pores 盘状腺的一种,是一种微小、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硬化区。 3.11 钉状单孔 peg-like discoidal pores 单孔的一种,其硬化区加强加厚,并从中央突出,形如倒立的钉子。 4 甘蔗簇粉蚧基本信息 学名:Exallomochlus hispidus (Morrison, 1921)。 异名:Pseudococcus hispidus (Morrison, 1921)、Pseudococcus jacobsoni (Green, 1930)、Erium hispidum (Lindinger, 1935)、Pseudococcus dorsospinosus (Wirjati, 1958)、Cataenococcus hispidus (Williams, 1970)、Paraputo hispidus (Tang, 1992) 。 分类地位: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ae、曲刺粉蚧属Exallomo- chlus。 甘蔗簇粉蚧的其他信息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 方法原理 依据甘蔗簇粉蚧的分布、寄主、为害状及生物学特性进行现场检疫。分类鉴定主要以雌成虫的形态 特征为依据,将雌成虫制作成玻片标本,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进行鉴定。 6 器材和试剂 6.1 仪器与用具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水浴锅、解剖刀、镊子、解剖针、比色皿、小毛笔、离心管、吸水纸、载玻片、 盖玻片、酒精灯、滤纸、样品袋、标签等。 6.2 试剂 10%氢氧化钠(或10%氢氧化钾)、蒸馏水、70%乙醇、95%乙醇、无水乙醇、酸性品红、冰醋酸、加拿 大树胶、二甲苯、甘油。 2SN/T5533—2022̾ൣयѢྟ஠ఴ˝э 7 现场检疫 对可能携带甘蔗簇粉蚧的进境水果、苗木、花卉等检疫物各部位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果实的果柄、果 蒂、萼片及表面凹陷处,植株的叶片、嫩枝、嫩茎等粉蚧可食部位。寄生部位常伴有白色的蜡粉,在现场 检疫时,如发现粉蚧,应用湿毛笔轻轻挑起将其放入装有70%乙醇-甘油保存液的1.5 mL离心管内,记 录时间、地点、寄主、来源、采集人等相关信息,送实验室进行鉴定。 8 实验室鉴定 8.1 玻片标本的制作 甘蔗簇粉蚧玻片标本制作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 8.2 曲刺粉蚧属鉴定特征 主要特征如下: ———雌成虫宽椭圆形,体被有白色蜡粉,尾瓣发达,背腹面均有硬化,腹面内缘具棒状硬化结构,且 向前内侧延伸,不达端毛; ———触角7节或8节,眼在其后之头缘; ———腹脐大,有侧凹,第3、第4腹节的节间褶横过; ———足发达,爪下无齿,后足基节和胫节常具透明孔; ———背孔2对,发达,内缘硬化,孔瓣上有少数刺毛和三格腺; ———肛环靠近背末,具成列环孔和6根环毛; ———刺孔群18对,每对有成群三格腺,刺锥状,有时端部鞭毛状或拉长而弯曲,每对刺孔群有2根 或数根锥刺,但头胸部、前腹部锥刺有时由1根~2根细长刺或长附毛所替代; ———三格腺分布于背、腹面,多格腺通常分布阴门周围或腹节腹面中区; ———背毛常鞭状,可长达100 μm,有时锥状,腹毛较细,常短于背毛; ———管状腺仅分布于腹面,头胸部少; ———具单孔。 8.3 甘蔗簇粉蚧鉴定特征(见附录C) 主要特征如下: ———雌虫体呈宽卵圆形,长1.15 mm~2.55 mm,宽0.95 mm~2.15 mm; ———触角7节或8节,长300 μm~400 μm; ———腹脐宽115 μm~125 μm,通常宽大于长,有节间褶横过; ———足发达粗壮,爪下无齿,后足基节前后表面和胫节后表面常具透明孔; ———背孔2对,发达,内缘硬化,孔瓣上有少量三格腺和长短刺毛; ———肛环长65 μm~90 μm,宽50 μm~80 μm,具成列环孔和6根环毛,环毛长70 μm~100 μm; ———尾瓣发达、突出,端毛长80 μm~100 μm,腹面内缘强烈硬化,形成一较粗棒状硬化结构; ———刺孔群18对,末对(C18)通常有4根~6根大小不一的锥刺及一群三格腺和少数附毛,在一块 大硬化片上;末前对(C17)各有4根~5根刺及小群三格腺,位于小硬化区内;再前刺孔群有2 根~6根不同大小的锥刺(其中有2根较大)及1根~2根附毛和少数三格腺;有时2个相邻刺 孔群间还有锥刺; ———多格腺通常分布于阴门周围,第6腹节腹面后缘偶有1个~2个; 3SN/T5533—2022̾ൣयѢྟ஠ఴ˝э ———常无管状腺;背腹面具钉状单孔; ———背毛多样,中区、亚中区有大量粗长背毛,基部宽约3倍于三格腺,长60 μm~80 μm,其余较细 短,缘区分布直尖硬刺毛,长15 μm~20 μm。 8.4 与近似种的区别 甘蔗簇粉蚧及其近似种的检索表见附录D。 9 结果判定 以雌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依据,符合8.3时可判定为甘蔗簇粉蚧Exallomochlus hispidus。 10 标本保存 甘蔗簇粉蚧各虫态均可用乙醇-甘油保存液长期保存,成虫可制成玻片标本置于阴暗干燥处长期保 存。所有类型标本均需记录害虫名称、来源、寄主、截获时间、地点、鉴定人员等相关信息。 4SN/T5533—2022

.pdf文档 SN-T 5533-2022 甘蔗簇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5533-2022 甘蔗簇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1 页 SN-T 5533-2022 甘蔗簇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2 页 SN-T 5533-2022 甘蔗簇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04:04: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