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45.080 CCS S 11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3552023 代替TB/T3355—2014 轨道检测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 Track inspection-Track geomet dynamic inspection 服务平台 2023-02-27 发布 2023-09-01实施 国家铁路局 发布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B/T3355—2023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动态检测要求 4.1 检测项目 4.2 检测设备及技术指标 4.3 检测速度 5新建、改建铁路线路验收 5.1评价模式·…. 5.2 客运专线铁路 5.3 客货共线铁路 6运营铁路运营维护评价 6.1 评价模式 6.2 评价指标 6.3 评价方法 7 数据处理方法 7. 1 局部峰值偏差等级和长度的确定方法 7.2 轨道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 7.3 复合不平顺计算方法 7.4 异常值处理 7.5 数据输出 TB/T335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TB/T3355一2014《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与TB/T3355一2014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本文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轨距点、轨距、轨向、高低、水平、三角坑、复合不平顺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b)1 更改了检测设备及技术指标(见4.2,2014年版的4.2); 更改了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几何状态的局部峰值管理等级和项目(见5.2.1,2014年版的5.2.1); (p 更改了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几何状态的单元均值管理等级和管理值(见5.2.2,2014年版的 5.2.2); e) 更改了250km/h<v≤350km/h线路运营维护评价的局部峰值(见6.2.2.1,2014年版的 6.2.2.1); f) 更改了250km/n<v≤350km/h线路运营维护评价的单元均值(见6.2.2.2,2014年版的 6.2.2.2); 更改了200km/h≤v=250km/h线路运营维护评价的单元均值(见6.2.3.2,2014年版的 6.2.3.2); V h) 更改了200km/h以下速度等级线运营维护评价的局部峰值(见6.2.4.1,2014年版的 6.2.4.1); i) 更改了200km/h以下速度等级线路运营维护评价的单元均值(见6.2.4.2,2014年版的 6.2.4.2); j) 删除了评价方法中的区段均值(见2014年版的6.3.2); k) 更改了复合不平顺计算方法(见7.3,2014年版的7.3)。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飞、田新宇、吴细水、吕关仁、张晓阳、罗国伟、刘秀波、宁迎智、李连东、张子亮、 魏子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TB/T3355—2014; 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TB/T3355—2023 轨道检测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铁路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要求及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1435mm标准轨距新建、改建铁路线路验收和运营铁路线路评价,城市轨道交通可 参照使用。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25021 3术语和定义 GB/T25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月 3.1 轨距点 gauge point 钢轨顶面最高点以下16mm工作边处。 3.2 轨距 track gauge 同一轨道横断面两股钢轨轨距点间的距离。 3.3 轨向alignment 钢轨轨距点沿轨道延长方向的横向不平顺。 注:用左轨向、右轨向分别描述同一轨道的左股钢轨和右股钢轨的轨向。 3.4 高低 longitudinal level 钢轨顶面沿轨道延长方向的垂向不平顺。 注:用左高低、右高低分别描述同一轨道的左股钢轨和右股钢轨的高低。 3.5 水平cross level 同一轨道横断面上左右钢轨顶面相对于水平面的高度差。 3.6 三角坑twist 轨道延长方向一定基长间隔的水平代数差。 1 TB/T3355-2023 3.7 复合不平顺complexirregularity 特指轨向和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 注:在线路同一位置既有轨向不平顺又有水平不平顺,用相同位置处水平和轨向的差值表示。 3.8 轨距变化率gaugerate 轨道延长方向一定基长间隔的轨距代数差与基长的比值,用%表示。 3.9 轨道质量指数trackquality index;TQI 单元长度轨道的左高低、右高低、左轨向、右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单项标准差之和。 注:反映线路区段平顺性的指标 4动态检测要求 4.1检测项目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项目包括高低、轨向、轨距、水平、三角坑、复合不平顺、轨距变化率、车体垂 向振动加速度、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等。 高低和轨向分左右轨,按照1.5m,42m、1.5m~70m和1.5m~120m不同波长范围输出空间 曲线结果。钢轨向上凸起时高低为正,反之为负;沿线路里程增加方向,钢轨向左侧凸出时为正,反之 为负。 轨距偏差不包含结构加宽值。实测轨距大于标准轨距时轨距偏差为正,反之为负 水平偏差不包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超高值及超高顺圾量。沿线路里程增加方向,左轨高为正, 右轨高为负。 三角坑包含缓和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差值 4.2检测设备及技术指标 采用具备4.1检测项目的轨道检查车、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和综合巡检车进行轨道几何状态动态 检测。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的技术指标应符合CB/T25021的规定。 4.3检测速度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宜进行等速检测,最低检测速度不应小于25km/h。 5新建、改建铁路线路验收 5.1评价模式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验收评价采用局部峰值和单元均值两种评价模式。 5.2客运专线铁路 5.2.1局部峰值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几何状态局部峰值动态验收项目和验收管理值按表1的规定执行。 2 TB/T3355—2023 表1 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几何状态局部峰值动态验收管理值 线路速度等级V V≤120 120<≤160 160<<200 200≤≤250 250<v≤350 km/h 级别 I级 Ⅱ级 I级 Ⅱ级 I级 ⅡI级 I级 Ⅱ级 I级 I级 1.5m~42m 6 8 4 6 4 5 4 3 4 高低 1.5m~70m 5 6 5 6 mm 1.5m~120m 5 7 1.5m~42m 6 8 5 4 5 3 4 轨向 1.5m~70m 5 6 5 6 mm 1.5m~120m 5 轨距 + 6 + 8 + 4 + 6 + 4 + 4 + 4 + 4 + 3 + 4 4 -2 - 4 mm 6 3 -2 3 -2 - 3 轨距变化率(基长3m) 1.5% 2. 0% 1.0% 1. 2%0 0.8% 1.0%0 0.8% 1. 0%0 0.8%0 1. 0%0 水平 6 4 6 5 5 3 5 mm 三角坑(基长3m) 5 3 4 3 4 3 4 mm 复合不平顺 6 7 6 5 mm 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 1.0 1.0 1. 0 1. 0 m/s2 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 0.6 0.6 5.6 0.6 0.6 m/s2 评价 局部峰值以整公里为单位评判。每公里检测结果中无验收Ⅱ级偏差,同时除轨距外每公里线路单 项验收I级偏差长度之和不大于50m。 5.2.2 单元均值 轨道几何状态单元均值评价指标为轨道质量指数,验收管理值按表2的规定执行。 表2客运专线铁路轨道质量指数验收管理值 TQI 线路速度等级 km/h I级 Ⅱ级 v≤120 7 12 120<≤160 5 160 <<200 5 7 200≤≤250 4 6 250<≤350 3 3

.pdf文档 TB-T 3355-2023 轨道检测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B-T 3355-2023 轨道检测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 第 1 页 TB-T 3355-2023 轨道检测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 第 2 页 TB-T 3355-2023 轨道检测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2:28: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