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3.140.10 CCSG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331—2025 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 ePTFEmembraneforreinforcementofprotonexchangemembrane 2025-02-28发布 2025-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 次 前言 Ⅲ ………………………………………………………………………………………………………… 1 范围 1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 3 术语和定义 1 ……………………………………………………………………………………………… 4 技术要求 2 ………………………………………………………………………………………………… 5 试验方法 2 ………………………………………………………………………………………………… 6 检验规则 4 …………………………………………………………………………………………………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 ………………………………………………………………………………… 参考文献 7 ……………………………………………………………………………………………………… ⅠGB/T4533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昌祺微滤膜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东岳 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苏金由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市计量技术研究院、浙江嘉翔氟塑料有限公司、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研究院、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航膜科技发展 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膜学会、济南思克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赛 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上海汉丞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科润膜材料有限公司、贵 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研创能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戈尔(深圳)有限公司、辽宁科京新 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元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优可发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隆深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文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 司、扬州万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卡沃罗氢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海德福 新材料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永胜水处理有限公司、山东美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 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市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通用氢 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思达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三一氢能有限公司、南京工程 学院、嘉兴富瑞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陈洋、李朝晖、陈越、顾榴俊、王军、胡全英、程琪、荣钦功、席雪洁、田怀德、 张目清、徐斌、徐志梁、周厚高、杨颖、曹朋飞、冯勇、孟青、齐志刚、苏碧海、杨敏、金焱、汪志勇、张建国、 李海滨、张震、平立峰、丁彦春、胡静、王树伟、李刚、魏广科、余瑞兴、黄炜焱、曹志成、刘波、夏丰杰、郝金凯、 尧克光、刘建路、何志、饶洪宇、赵振东、赵兴雷、徐建峰、刘洋、李文豪。 ⅢGB/T45331—2025 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以下简称“聚四氟乙烯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的科研、生产、使用和管理,其他类型的离子膜增强 材料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0042.3—20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3部分:质子交换膜测试方法 GB/T32361—2015 分离膜孔径测试方法 泡点和平均流量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 ePTFEmembraneforreinforcementofprotonexchangemembrane 以聚四氟乙烯树脂为原料,经双向拉伸工艺生产的、能与质子导电聚合物复合并起到增强机械强度 作用的薄膜。 3.2 孔隙率 porosity 膜孔体积与整个膜体积的百分比。 [来源:GB/T20103—2006,2.1.32] 3.3 最可几孔径 mostprobableporesize 孔径分布曲线上对应于出现百分率最大处的孔径。 [来源:QB/T5002—2016,3.2] 3.4 单位面积质量 massperunitarea 薄膜在自然状态下单位面积的质量。 注1:包括薄膜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 注2:与克重的概念一致,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 3.5 表观密度 volumedensity 薄膜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GB/T45331—2025 注1:包括薄膜实体及其开口孔隙、闭口孔隙。 注2: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 聚四氟乙烯膜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压痕、划痕、杂质和针孔等缺陷。 4.2 物理性能 聚四氟乙烯膜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物理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厚度相对平均偏差/% ≤20.0 2 单位面积质量/(g/m2) 2.5~4.5 3 孔隙率/% ≥75.0 4 最可几孔径/μm ≥0.15 5 拉伸强度/MPa横向(TD) ≥15.0 纵向(MD) ≥15.0 6 弹性模量/MPa横向(TD) ≥20.0 纵向(MD) ≥20.0 7 断裂拉伸应变/%横向(TD) ≥70.0 纵向(MD) ≥70.0 5 试验方法 5.1 试样状态调节 试样应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50±5)%的条件下放置不少于4h。 5.2 外观 每卷聚四氟乙烯膜去除最外层0.5m~1.0m后沿长度方向取1m长试样,在照度不低于400lx的 日光灯下目视检查。 5.3 厚度相对平均偏差 5.3.1 试验仪器 测厚仪,精度应不低于1μm,测试头施加在样品表面的压强应不低于0.7N/cm2且不高于 2.0N/cm2。 5.3.2 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步骤如下: 2GB/T45331—2025

.pdf文档 GB-T 45331-2025 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GB-T 45331-2025 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 第 1 页 GB-T 45331-2025 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 第 2 页 GB-T 45331-2025 质子交换膜增强用聚四氟乙烯膜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7-27 18:49: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