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I C S6 5.0 2 0.0 1
C C SB
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 N/T5 3 7 6—2 0 2 1
杰克贝尔氏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D e t e c t i o n
a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P s e u d o c o c c u s
ja c k b e a r d s l e yi
G i mpe l
e t
M i l l e r
2 0 2 1-0 6-1 8发布 2 0 2 2-0 1-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 布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 B/T
1. 1—2 0 2 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中国合格评定
国家认可中心 、凭祥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北京海关技术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徐浪、李萍、苏志明、钟勇、汪莹、焦懿、刘涛、王利丹、张丽杰、余道坚。
ⅠS N/T5 3 7 6—2 0 2 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杰克贝尔氏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进出境植物上杰克贝尔氏粉蚧 P s e u d o c o c c u s
ja c k b e a r d s l e yi雌成虫的形态学鉴定和
样品保存的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携带的杰克贝尔氏粉蚧 P s e u d o c o c c u s
ja c k b e a r d s l e yi的检疫鉴定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腹脐 c i r c u l u s
位于虫体腹部腹面第 3、4腹节间,常以局部角质化的狭窄硬化框为界限 ,其数目和大小在不同种类
的蚧虫中差异很大 。又名腹裂 。
3.2
背孔 o s t i o l e
着生在虫体背面的一横裂如嘴唇状的构造 ,数目通常为两对 ,少数种类只具一对 。背孔按着生的位
置分为前背孔和后背孔 。前背孔着生在前胸背板上 ,后背孔着生在第 6腹节背板上 。又名背裂 。
3.3
盘状腺 d i s k
po r e
为蚧虫泌蜡腺的一种类型 ,包括单孔腺 、三格腺、五格腺、多格腺等多种形状的腺体 。
3.4
三格腺 t r i l o c u l a r
po r e
盘状腺的一种 ,各种大小的略呈三角形或圆形的硬化结构 ,其中部有三个长形的孔眼 。
3.5
多格腺 m u l t i l o c u l a r
d i s c
po r e
盘状腺的一种 ,不同直径的圆形或卵圆形的硬化孔 ,在中央常有一个小孔和一圈边缘孔 ,孔眼多于
五个。
3.6
领状腺 o r a l
c o l l a r
t u b u l a r
d u c t
蚧虫泌蜡腺的一种类型 ,有不同的直径和长度 ,管筒的两侧近于平行 ,开口处具一狭窄的硬化框 。
3.7
蕈状腺 o r a l
r i m
t u b u l a r
d u c t
蚧虫泌蜡腺的一种类型 ,与领状腺类似 ,但在管筒的腺口周围有一圈突出的角质状的成半球形的突
起,类似蘑菇形 。
1S N/T5 3 7 6—2 0 2 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3.8
刺孔群 c e r a r i i
粉蚧科蚧虫的特殊泌蜡构造 ,一般由两个 ,少数一个或数个圆锥状刺或聚集在刺附近的三格腺 ,并
常有一些附毛共同组成 。表述时通常用 “C+数字”的形式,如C 1 7表示第1 7对刺孔群 。
3.9
肛环 a n a l
r i ng
肛门开口处的硬化环状结构 ,常为椭圆形 ,其上具有成列环孔和肛环毛 。
3.1 0
尾瓣 A n a l
l o b e
肛环两侧的突出部分 。尾瓣端部具 1根长刚毛 ,称端毛。端毛基部腹面常有不同形状的硬化片 、硬
化棒或硬化条 。
4 杰克贝尔氏粉蚧基本信息
学名:P s e u d o c o c c u s
ja c k b e a r d s l e yi
G i mpe l
e t
M i l l e r,
1 9 9 6。
英文名:J a c k
B e a r d s l e y
m e a lyb ug。
分类地位 :半翅目 H e m ipt e r a、蚧总科C o c c o i d e a 、粉蚧科P s e u d o c o c c i d a e 、粉蚧属P s e u d o c o c c u s
We s t w o o d ,本属已记录种类为 1 5 3种。其近似种有香蕉粉蚧 P.
e l i s a e、暗色粉蚧 P.
v i b u r n i 和P.
i mpo r t a t u s 等。
杰克贝尔氏粉蚧的其他信息参见附录 A。
5 方法原理
依据该虫的危害习性和危害状采取针对性检疫措施 。分类鉴定主要以雌成虫的形态特征为依据 ,
需将雌成虫制作成玻片标本 ,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玻片标本进行鉴定 。雄成虫寿命短 ,形态特征单一 ,不
作为鉴定依据 。
6 器材和试剂
6.1 仪器与用具
生物显微镜 、体视显微镜 、加热板、解剖刀、镊子、解剖针、比色皿、小毛笔、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酒精灯、滤纸、标签、样品袋、指头瓶等 。
6.2 试剂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蒸馏水、乙醇、酸性品红 、冰醋酸、加拿大树胶 、薰衣草油 、丁香油、甘油。
7 现场检测
7.1 现场检测
对可能携带杰克贝尔氏粉蚧的进境水果 、苗木、花卉等检疫物各部位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果实的果
柄、果蒂及植株的叶片 、嫩枝、嫩茎等幼嫩部位 。寄生部位常伴有白色的蜡粉 ,在现场检测时 ,如发现粉
蚧,应将其连同寄主为害部位放入样品袋或指头瓶中 ,编号或贴上标签 ,记录时间 、地点、寄主、采集人等
2S N/T5 3 7 6—2 0 2 1以正式出版文本为准信息,送实验室进行鉴定 。
7.2 饲养
将需要饲养的若虫 、虫卵连同寄主 ,在温度2 5
℃~3 0
℃、相对湿度 7 0%的条件饲养观察 ,待发育为
雌成虫后进行鉴定 。
8 实验室鉴定
8.1 玻片标本的制作
杰克贝尔氏粉蚧玻片标本制作程序参见附录 B。
8.2 粉蚧属 P s e u d o c o c c u s
W e s t w o o d 雌成虫鉴定特征
特征如下 。
— — —雌成虫初为椭圆形 ,成熟时常呈宽椭圆形至圆形 。田间观察时体被有白色蜡粉 ,体毛细小 ,有
时体背毛长过体节长度 。
— — —触角8节,少数少于 8节。眼在其后之头缘 ,常有伴孔 。
— — —腹脐常大 ,有侧凹,位于第3、4腹节间,但有的腹脐小或无 。
— — —足粗大,爪下无齿 ,后足基节 、腿节和胫节常具透明孔 。
— — —背孔2对,发达,每瓣上有少数毛和三格腺 。肛环位于背末 ,有内、外列环孔和 6根长环毛 。尾
瓣略显,腹面有或无硬化片 ,端毛长于环毛 。
— — —刺孔群1 7对,有时或少几对 ,每对刺孔群有 2根锥刺(头、胸部或为 3根~4根) 、少数附毛和 1
群三格腺 。末对(有时包括末前对 )有时着生在硬化片上 。
— — —三格腺分布背 、腹面。多格腺一般限于腹部腹面 ,有些可扩及胸部腹面 ,甚至背面 。
— — —蕈状腺在体背常排成缘列 、亚缘列或亚中列和中列 ;领状腺小形 ,一般在腹部腹面 ,有时扩及
背面。
8.3 杰克贝尔氏粉蚧 P s e u d o c o c c u s
ja c k b e a r d s l e yi
G i mpe l
e t
M i l l e r雌成虫鉴定特征
特征(参见附录 C)如下。
— — —雌虫体呈宽卵形 。触角8节。腹面常有细长的纤毛 。
— — —足发育良好 ,后足基节无透明孔 ,腿节和胫节后部表面有大量透明孔 。
— — —单眼边缘骨化 ,其上着生大约 6个单孔腺 。
— — —刺孔群1 7对,头部刺孔群具 3根~5根锥刺;臀瓣刺孔群具 2根钝圆的锥刺和大量三格腺 ,锥
刺和三格腺着生于骨化区上 ;其余刺孔群具 2根小于臀瓣刺孔群的锥刺 (C 7通常为3根) ,2
根~3根附毛和 1群三格腺 ,锥刺、附毛和三格腺均着生于膜质区 (C 1 7有时会着生于弱的骨
化区上) 。
— — —背面具短硬毛 ,多数长度在 8
μm~2 0
μm之间,第8腹节背毛长约 2 5
μm。三格腺分布均匀 。
蕈状腺着生于额刺孔群后部 ,胸部的亚缘和亚中区 ,腹部亚中区及腹部中线附近 ,总数通常为
1 4个~2 7个;每个蕈状腺的蕈体附近具 1根~2根短毛和 1个~2个盘状腺 。在臀瓣和倒数
第二对刺孔群之间体缘还常有数个口径与三格腺相近或稍宽的领状腺 。
— — —多格腺分布于腹部腹面阴门后方 ,第5~7腹节后缘中区排成单或双横列 ,第4腹节及第 5~7
腹节前缘也有少量分布 。蕈状腺与背部的相似 ,分布于胸部和腹部 ,每侧大约 6个。领状腺具
三种类型 :大者与背面相同 ,无窄的缘片 ,散布在臀瓣至触角基部之间的体缘
SN-T 5376-2021 杰克贝尔氏粉蚧检疫鉴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5:38: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