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20 SY CCS E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1692021 代替 SY/T 6169—1995 油藏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oil reservoir 2021-11-16 发布 2022- 02 -1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1692021 目 次 前言· 引言· IV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类原则 4.1 油藏分类 4.2 非常规石油分类 5 分类因素 5.1 原油性质 5.2 储集岩岩性 5.3 储集岩渗透性 5.4 圈闭类型 5.5 油、气、水产状 5.6 储集层形态 5.7 储集空间类型 5.8 地层压力 5.9 原油中气的饱和程度 5.10 埋藏深度 5.11 润湿性 5.12 天然驱动类型 6 命名原则 6.1 油藏命名原则 6.2 非常规石油命名原则 7 分类结果 7.1 中高渗透砂岩油藏 7.2 低渗透砂岩油藏 7.3 砾岩油藏 7.4 碳酸盐岩油藏 7.5 特殊岩性油藏 11 7.6 稠油油藏 12 7.7 挥发油油藏 12 7.8 高凝油油藏 12 SY/T 61692021 7.9 致密油 : 12 7.10 页岩油 7.11 油页岩油 参考文献· AS II SY/T 61692021 前言 本文件接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Y/T 6169—1995《油藏分类》,与 SY/T 6169—1995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 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b)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c)增加了“原油性质”分类因素中普通稠油I-3和特超稠油IV类别(见5.1.4、表1); (),( e)增加了“构造圈闭”分类因素中按构造复杂程度进行分类的条目(见5.4.1.2); f)增加了“储集层形态”分类因素中透镜体状类别(见5.6.3); g)增加了“储集空间类型”分类因素中溶洞型、缝洞型类别(见5.7.4、5.7.5); h)修改了“埋藏深度”分类因素中中深层和深层分界线的深度值(见5.10.2、5.10.3,SY/T 6169 1995 的 3.10.2、3.10.3); i)增加了“埋藏深度”分类因素中特深层类别(见5.10.4),置于深层与超深层类别之间,并补 充、修改了相应的分界线深度值 j)增加了“埋藏深度”分类因素中针对热采稠油油藏的埋深划分界线(见5.10); k)增加了非常规石油定义、分类原则和命名原则的内容(见3.3、4.2、6.2); 1)修改了油藏命名原则和流程(见6.1、图1,SY/T 6169 1995 的第4章、图1); m)修改了分类结果和油藏综合分类表 (见第7章、美 表2, SY/T 6169—1995 的第 5章、表2); Ⅱ)删除了分类结果中层状高渗透砂岩油藏、层状中渗透砂岩油藏、底水砂岩油藏、气顶砂岩油 藏及断块油藏类型,增加了整装构造中高渗透砂岩油藏和断块中高渗透砂岩油藏类型(见 7.1.1、7.1.2,SY/T 6169—1995 的 5.1、5.2、 5.5、5.6、 5.7) ; o)增加了分类结果中超低渗透砂岩油藏类型(见7.2.3); P)增加了分类结果中特殊岩性油藏类型,包括火成岩油藏、变质岩油藏和黏土岩(泥岩)油藏 (见7.5); q)增加了分类结果中致密油类型(见7.9); r)增加了分类结果中页岩油类型(见7.10); s)增加了分类结果中油页岩油类型(见7.11); t)删除了分类结果中凝析油气藏类型(见 SY/T 6169一1995的5.16)。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 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石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 探开发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兴军、周新茂、田昌炳、王珏、凡哲元、侯春华、吕琦、朱国金、赵庆飞、 范洪军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5年首次发布为 SY/T 6169—199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I SY/T 61692021 引言 SY/T 6169—1995 自 1995 年 12月25 日发布以来,已经实施了 20 多年,对于强化我国油田开发 基础工作,推动油田开发水平和油藏管理水平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油田开发技术不断进 步,技术经济界限也不断突破,SY/T 6169一1995 中部分内容已无法满足油田生产应用的实际需求, 因此有必要对 SY/T 6169—1995 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根据国内外油田开发技术发展的现状,按照 GB/T 1.1一2020 相关规则要求,新增、修 改或删除了部分相关条目,兼顾了1995 年以来各油公司油藏分类具体实践,同时也考虑了内容的延 续性。修订后的内容能够更加满足现阶段油藏分类工作的现实需求。 IV SY/T 61692021 油藏分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国内油藏(含非常规石油)的分类原则、分类因素及命名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国内油藏分类,国外油藏分类可参考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8423.1—2018 石油天然气工业术语 吾‧第1部分:勘探开发 GB/T 34906—2017 致密油地质评价方法 GB/T 35063—2018 煤基伴生油页岩油 3术语和定义 GB/T 8423.1、GB/T 34906和 GB/T 350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藏 oil reservoir 地壳上石油聚集的基本单元,石油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 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 聚集。 [来源 : GB/T 8423.1—2018,2.38] 3.2 特殊岩性 special lithology 除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以外的其他类型岩性,包括火成岩、变质岩和黏土岩(泥岩)等。 3.3 非常规石油 unconventional oil resources 用传统技术无法获得自然工业产能,需应用新技术改变储层渗透率或流体黏度等才能经济开采的 石油资源。 注:有2个关键标志:a)石油大面积连续分布,圈闭界限不明显;b)无自然工业稳定产量,达西渗流不明显。 3.4 覆压基质渗透率 in-situ matrix permeability 采用不含裂缝岩心(基质)在净上覆岩压作用下测定的渗透率。 [来源 : GB/T 34906—2017,3.2] 3.5 混积岩 mixosedimentite 由多种成因的组分(陆源碎屑、碳酸盐组分、火山碎屑等)组成的岩石。 1

.pdf文档 SY-T 6169-2021 油藏分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169-2021 油藏分类 第 1 页 SY-T 6169-2021 油藏分类 第 2 页 SY-T 6169-2021 油藏分类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6:14: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