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100.30 SY CCS E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2112021 代替 SY/T 6211—2012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Labor quota for low velocity layer & uphole survey 2021一11一16 发布 2022 -02 -1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2112021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 4.1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计算 4.2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基本组日劳动定额 4.34 各类时间及其他参数 4.4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常用施工方法基本组日劳动定额举 5表层调查组劳动定员 附录A (资料性) 常用施工方法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基本组日劳动定额举例 附录B (规范性) 表层调查组劳动定员 SY/T 621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SY/T 6211—2012《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与 SY/T 6211—2012 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队表层调查地震勘探1个地区类别及效率系数(见表1,2012年版 的表 1); b)增加了海拔高度效率系数(见4.1.3); c)更改了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基本组日劳动定额公式及相关参数(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3章 和附录B; d)增加了电火花激发方式微测井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的劳动定员定额(见附录A,2012 年版的附 录 A和附录 B)。 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人事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麦秋、尹浩然、晏泽源、刘银贞、崔伟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6年首次发布为 SY/T 6211- 1—1996,2012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SY/T 62112021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劳动定额地区类别划分及效率系数,同时给出了 劳动定额所依据的相应劳动定员。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浅层折射、微测并方法进行的表层调查地震勘探作业的劳动定员定额。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SY/T 5498 车装钻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SY/T 5499 ,人抬钻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SY/T 5507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 4.1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计算 4.1.1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计算公式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Q按公式(1)计算: Q. = K-Ka Qj (1) 式中: Q一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组日劳动定额,单位为物理点; K劳动定额地区类别效率系数,取值见表1; K海拔高度效率系数,取值见表2; Q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基本组日劳动定额,单位为物理点,按公式(2)计算。 4.1.2劳动定额地区类别划分及效率系数 4.1.2.1车装钻地震勘探队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的劳动定额地区类别划分按 SY/T 5498的规定执行;劳 动定额地区类别效率系数K取值见表1。 1 SY/T 62112021 4.1.2.2 人抬钻地震勘探队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的劳动定额地区类别划分按 SY/T 5499的规定执行劳 动定额地区类别效率系数K,取值见表1。 4.1.2.3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队表层调查地震勘探的劳动定额地区类别划分按 SY/T 5507的规定执行; 劳动定额地区类别效率系数K,取值见表1。 表1 劳动定额地区类别效率系数 地区类别 IV vI I II IV LA 地表条件 效率系数 K 浅层折射 微测井 平原区 1.027 1.000 0.944 0.863 1.034 1.000 0.965 0.914 草原区 1.124 1.027 0.939 1.011 0.985 0.971 车装 钻地 浮土区 8660 0.950 0.808 1.005 0.988 0.826 震勘 戈壁区 t960 0.858 0.722 0.614 0.825 0.736 0.640 0.544 探队 沙漠区 0.997 0.965 0.922 0.901 0.843 0.735 0.964 0.958 0.951 0.943 0.935 0.816 沼泽区 0.837 0.761 0.685 0.826 0.751 0.676 平原区 0.611 0.532 0.443 0.615 0.532 0.453 西北山区 0.503 0.419 0.329 0.506 0.419 0.336 人抬 钻地 水网区 0.688 0.599 0.488 一 0.692 0.599 0.499 震勘 西南及其他 探队 0.468 0.444 0.417 0.373 0.366 0.471 0.447 0.420 0.376 0.319 山区 黄土塬区 0.567 0.519 0.451 0.571 0.519 0.461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队 0.964 0.911 0.858 0.805 0.825 0.781 0.736 0.691 4.1.3海拔高度效率系数 海拔高度效率系数 K取值见表2。 表2海拔高度效率系数 平均海拔高度 >2000 > 2500 > 3000 > 3500 > 4000 ≤ 2000 > 4500 m ≤ 2500 ≤ 3000 ≤3500 ≤ 4000 ≤ 4500 效率系数 Kai 1.00 0.95 0.90 0.80 0.70 0.60 0.50 4.2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基本组日劳动定额 4.2.1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基本组日劳动定额Qj按公式(2)计算: (2) T 2 SY/T 62112021 式中: 日工地工作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宽放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ik 生理需要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2 -排除故障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 单个物理点平均作业时间,单位为分钟每物理点(min/物理点),分别按公式(3)和公式(4) 计算。 4.2.2浅层折射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单个物理点平均作业时间 T 按公式(3)计算;微测井表层调查地 震勘探单个物理点平均作业时间 Ti 按公式(4)计算。 T= (3) 式中: 浅层折射表层调查地震勘探排列长度,单位为米(m); Ax 物理点距,单位为米(m) Vi 施工人员行进平均视速度,单位为米每分钟(m/min),取值见表3; 仪器搬迁平均视速度,单位为米每分钟(m/min),取值见表3; T: 单个物理点相对静态作业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分别按公式(5)和公式(6)计算。 D Ax (4) 式中: D钻井深度,单位为米(m) 钻机平均钻进速度,单位为米每分钟(m/min),取值见表3。 3 4.2.3浅层折射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单个物理点相对静态作业时间按公式(5)计算;微测井表层调 查地震勘探单个物理点相对静态作业时间 T按公式 (6)计算。 T=T +T +T+T+T+T (5) 式中: T 定点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3 埋置回收检波器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4 挖炮坑埋炸药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 警戒放炮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 仪器操作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 整理装车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T=T+T+T+T+T (6) 式中: T: 下药(电火花)时间,单位为分钟(min),取值见表3。 4.3各类时间及其他参数 各类时间及其他参数值取值见表3。 3

.pdf文档 SY-T 6211-2021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211-2021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第 1 页 SY-T 6211-2021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第 2 页 SY-T 6211-2021 表层调查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06:16: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