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45. 120 TB S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1482017 代替TB/T3148—2007 轨道检测 测量仪器 支距尺 Tract inspection-Measuging jastrument-Switch offset rule 信息服务平台 2017-11-19 发布 2018-06-01实施 国家铁路局 厂发布 TB/T 3148—2017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结构型式 技术要求 5 检验条件 6 检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标志与包装·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TB/T 3148—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3148一2007《铁路支距尺》。与TB/T3148一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游标的外观及分度值为0.1mm的要求[见4.1f)]; 修改了尺身变形要求(见4.2,2007年版的4.2); 一修改了测量范围的要求,并增加了高速铁路用支距尺的测量范围[见4.1d),2007年版的 4.1e); 一修改了游标的重合度要求(见4.11,2007年版的4.11); 增加了环境适应性要求及相应检验方法(见4.14、6.3)。 本标准由中国铁道科学杆院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沈阳铁路局质量技术监督所、石家庄铁路 运输学校工厂、石家庄京铁腾飞工量具有限公司、南昌铁路局技术监督所、沈阳铁路局苏家屯轨距 尺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彦春、汪法平、范振亮、李建迁、陈品京、李叙海, 慧服务平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3148--2007 II TB/T3148—2017 轨道检测 测量仪器 支距尺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支距尺(以下简称支距尺)的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检验条件、检验方法、检验规 则及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铁路道岔导曲线支距尺寸的游标类支距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 GB/T2423.1电工电书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准信息服务平 JG1109铁路支距尺检定规程 3结构型式 支距尺的结构型式示意和各部分名称如图1所示 绝缘板 测头 压测板 H 放大 搭轨面 搭轨面 /测量面 测量面 游框 游标 主尺 尺身基准面A 图1 支距尺的结构型式示意 1 TB/T3148-2017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如下: a)支距尺各部分均不应有划痕、碰伤、氧化层及镀铬层脱落等缺陷。 b) 绝缘板上的所有螺钉孔和销钉装配完后,应用封口蜡等密封。 游框移动应平稳、灵活。当其移到尺身任一位置时,用手轻轻摆动量爪,游框与尺身之间不应 有明显的晃动,绝缘板与尺身之间以及压测板与游框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d) 支距尺的测量上限不小于1800mm或不小于1290mm。 支距尺测头形状应为圆柱形。 f) 主尺、游标标记及数字应清晰、完整;游标分度值不应大于0.1mm,游标标记与主尺标记应平 行,且无目力可见的倾斜。 4.2尺身任意相隔1300mm间距的加载变形量不应大于0.5mm。 4.3 测量面的表面硬度不小于45HRC。 4.4 游标标记面棱边至主尺标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0.3mm。 4.5尺身基准面的直线度在任意1300mm范围内不应大于0.5mm。 4.63 主尺和游标的标记觅度为0.10mm~0.30mm,标记宽度差不应大于0.05mm。 4.7 测头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声为MFRRa1.6,压测板量爪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为MRRRa3.2。 4.8 测头测量面对绝缘板搭轨面,压板量爪测量面对压测板搭轨面的垂直度均不应大于0.05mm。 4.9测头测量面及压测板量爪测量面的下达缘至搭轨面的有效高度H(见图1)不应超过(16土 0.2)mm。 4.10两测头工作母线所构成的平面对尺身基准面的垂直度不应大于0.2mm。 4.11支距尺游标零标记与主尺任意一条标记重合时,游标的尾标辽与主尺相应标记的重合度不应大 于0.06mm。 4.12支距尺示值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4mm。 4.13两测头之间、测头与压测板量爪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2。 4.14支距尺在一30℃~55℃的环境条件下,应工作正常且示值误差符合4.12的规定 5检验条件 5.1检验设备 检验设备应符合JJG1109的规定。 5.2环境条件 支距尺的检验应在环境温度不超过20℃士7℃的实验室内进行。 6检验方法 6.1硬度试验 在测量头(或测量面)及测量定位面上进行硬度试验。试验方法按GB/T230.1规定执行。 6.2尺身变形量试验 将50kg重物悬挂在样品中间(支点间距为1300mm)持续1h,去掉重物15min后,测量尺身 变形量。 6.3环境适应性试验 采用相应的试验箱(室)和支距模拟装置(1290mm,高速铁路为1800mm,按实际值使用)对支距 尺按GB/T2423.1、GB/T2423.2的要求进行试验,分别在低温(一30℃)、高温(55℃)状态下2h,然 后观测支距尺的示值误差。 2 TB/T3148—2017 6.4其他项目检验 支距尺其他项目的检验方法按JJG1109的规定执行。 检验规则 7. 1 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出厂检验项目见表1。 表1型式检验及出厂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对应条款 对应条款 1 般要求 J V 4. 1 6. 4 2 尺身变形量 V 4. 2 6.2 3 测量面的表面硬度 V 4. 3 6. 1 4 游标标记面棱边至主尺标记面的距离 V 4. 4 6. 4 5 尺身基准面的直线度 4. 5 6. 4 主尺和游标的际记宽度及宽度差 V 4.6 6. 4 7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V 4. 7 6.4 8 测量面对压测板搭轨面的垂且安 V V 4.8 6. 4 9 测头测量面及压测板量爪测量面的有高度 信息服 V V 4. 9 6. 4 10 两测头工作母线所构成平面的垂直度 V 4. 10 6. 4 11 支距尺游标标记的重合度 V 4. 11 6. 4 12 示值误差 V 4. 12 6. 4 13 绝缘电阻 4.13 6. 4 14 环境适应性要求 4.14 6.3 “/”表示应检验:“一”表示可不检验。 7. 2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新产品定型或产品转场生产定型时; b) 产品的设计和工艺上的变更引起某些性能发生变化时; 连续生产满3年时; d)产品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7.3测量面的表面硬度应在生产过程中按同一热处理批的10%进行抽查检验,但每批的检验数量不 应少于2个。当所检验部件的所有检验结果都符合4.3要求时,方可进行后序加工;如检验中有任何 个结果不合格时,则该批应逐个进行硬度检验。 7.4尺身变形量按批次随机抽取2根进行检验。 7. 5 支距尺出厂时,应按4.1、4.4~4.13规定的要求逐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8 标志与包装 支距尺上至少应有包含以下标志的标牌: a) 产品名称; b) 型号规格; c) 制造企业(代号)或商标; 3

.pdf文档 TB-T 3148-2017 轨道检测 测量仪器 支距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B-T 3148-2017 轨道检测 测量仪器 支距尺 第 1 页 TB-T 3148-2017 轨道检测 测量仪器 支距尺 第 2 页 TB-T 3148-2017 轨道检测 测量仪器 支距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1:01: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