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Ⅰ ICS 97.220.10 CCS Y 55 T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体育行 业 标 准 XX/T XXXXX—XXXX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厚度 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 of sport surface — Part 2:Thicknes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体育总局 发布 TY/T XXXXX —XXXX 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 TY/T XXXXX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的第 2部分。TY/T XXXXX 已经或即将发布以下部分: ——第1部分:规格; ——第2部分:厚度; ——第3部分:抗滑值; ——第4部分:冲击吸收; ——第5部分:垂直变形; ——第6部分:球滚动 性能; ——第7部分:垂直球反弹; ——第8部分:滚动负荷; ——第9部分:合成材料拉伸性能。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 SAC/TC 456/SC 1 )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东海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海鹏、潘朝阳、陈韶、赵英魁、于惊鸿。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TY/T XXXXX —XXXX 1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厚度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 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合成材料运动面层厚度的原理、试验条件、试验方法和试验报告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合成材料运动面层厚度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1389 游标、带表和数显卡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运动面层 sports surfac e 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具有运动功能和运动保护功能的表面层。 [来源:GB/T 38373 -2019,2.1.1, 有修改] 3.2 合成材料运动面层 synthetic material sports surface 铺装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建筑结构基层上具有运动功能和运动保护功能的高分子合成材 料层。 [来源:GB/T 38373 -2019,2.6.1.1] 3.3 厚度 thickness 合成材料面层表面与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4 绝对厚度 absolute thickness of surface 实验室测量时, 合成材料面层 表面防滑颗粒(或凹凸部分)被打磨掉约 50 %表面积之后,从面层 底部到表面的厚度。 4 原理 通过使用卡尺、厚度计和三针测厚仪等仪器对不同合成材料运动面层的厚度进行测量。 5 试验条件 TY/T XXXXX —XXXX 2 5.1 实验室测试 环境温度应为( 23±2)℃,相对湿度应为( 50±5)%。 5.2 现场测试 5.2.1 应在现场实际的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下进行测试,且满足仪器设备允许的使用条件。 5.2.2 宜保持测试面层清洁、干燥。 6 试验方法 6.1 方法A 6.1.1 适用情况 适用于在实验室内使用卡尺测试合成材料运动面层样品的厚度。 6.1.2 仪器设备 6.1.2.1 卡尺应符合 GB/T 21389 的要求。 6.1.2.2 卡尺精度应不小于± 0.1 mm。 6.1.3 样品 6.1.3.1 一般要求 6.1.3.1.1 应提供2块测试面积应不小于 400 mm×400 mm的样品。可按不同运动面层测试需求裁剪成 一定数量的样块进行测量。选样时应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应避开长时间被运动器械等重物压制的区 域。 6.1.3.1.2 样品应在实验室测试环境下放置不少于 48 h。 6.1.3.2 塑胶样品 塑胶样品宜固化 14 d以上方可进行测试。样品固化未达 14 d的现场制样,应在 70 ℃的温度下加速 固化72 h后再进行测试。 6.1.3.3 其他样品 其他样品应按照制造商规定的要求进行制备。 6.1.4 试验步骤 使用卡尺,选择样品的不同位置, 分别测量样品底面至表面起伏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记录高点 测试数值和低点测试数值。 6.1.5 试验数据处理 6.1.5.1 每个测试位置,取 3次高点测试值和 3次低点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位置的厚度,记为 测量一次。 6.1.5.2 选择样品的 5个不同位置进行测试,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样品的厚度,结果应精确到 0.1 mm。 TY/T XXXXX —XXXX 3 6.2 方法B 6.2.1 适用情况 适用于实验室测量非填充料的运动面层和聚氨酯面层、橡胶面层、丙烯酸面层、聚氯乙烯面层、仿 真冰运动面层、拼装地板运动面层等合成材料面层的厚度和绝对厚度。 6.2.2 仪器设备 厚度仪应包含探头和刻度盘,刻度盘分度值为 0.01 mm,直径( 4±0.1) mm,探头表面为平面,测 试时的作用力在 0.8 N~1.0 N之间。 6.2.3 样品 6.2.3.1 一般要求 6.2.3.1.1 从测试面层上截取 7个直径20 mm~25 mm的样品。 6.2.3.1.2 样品应在实验室测试环境下放置不少于 48 h。 6.2.3.2 塑胶样品 塑胶样品宜固化 14 d以上方可进行测试。样品固化未达 14 d的现场制样,应在 70 ℃的温度下加速 固化72 h后再进行测试。 6.2.3.3 其他样品 其他样品应按照制造商规定的要求进行制备。制备完成后应在实验室环境下放置 48 h。 6.2.4 试验步骤 6.2.4.1 面层厚度 将厚度仪的探头直接放置在参照平板上,记录刻度读数 d0, 之后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在 探头和参照 平板之间,记录刻度读数 d1。用d1减去d0即为面层的厚度。 6.2.4.2 塑胶面层绝对厚度 将厚度仪的 探头直接放置在参照平板上,记录刻度读数 d0。使用砂纸轻轻打磨样品的上表面使面层 露出,直到打磨过的面积为样品总面积的 50 %。将打磨后的样品放置在 探头和参照平板之间,记录刻度 读数 d2。用 d2减去 d0即为面层的绝对厚度。 6.2.5 试验数据处理 6.2.5.1 厚度 6.2.5.1.1 按式(1)计算单个样品的厚度,测量 3次取算术平均值。 0 1-dd d ................................ ....... (1) 式中: d —— 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d0 —— 探头直接放置在参照平板上得到的初始数值,单位为毫米 (mm); d1 —— 样品放置在 探头和参照平板之间得到的测试数值,单位为毫米 (mm)。 TY/T XXXXX —XXXX 4 6.2.5.1.2 面层的厚度为 7个样品厚度的算数平均值,结果应精确到 0.1 mm。 6.2.5.2 塑胶面层绝对厚度 6.2.5.2.1 按式(2)计算单个塑胶样品的绝对厚度,测量 3次取算术平均值。 0 2- dd da ................................ ....... (2) 式中: da —— 绝对厚度,单位为毫米 (mm); d0 —— 探头直接放置在参照平板上得到的初始数值,单位为毫米 (mm); d2 —— 打磨后的样品放置在 探头和参照平板之间 得到的测试数值,单位为毫米 (mm)。 6.2.5.2.2 塑胶面层的绝度厚度为 7个样品绝度厚度的算数平均值,结果应精确到 0.1 mm。 6.3 方法C 6.3.1 适用情况 适用于使用三针测厚仪对人造草坪填充料和塑胶场地等大面积合成材料面层场地进行现场测试。 6.3.2 仪器设备 测试设备为刻度 1mm的三针测 厚仪。由 3根直径约为 2 mm测试面为平面的钢制探针组成。探针按 照间距15 mm~20 mm设置为等边三角形形状,固定在直径为 25 mm~30 mm,标有刻度、底面平坦的滑 动套筒内。套筒可在按压下带动 3根探针从测试面层上表面扎入并上下滑动,读取读数,见图 1。 图1 三针测厚仪

.pdf文档 TY-T2003.2-2021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 厚度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Y-T2003.2-2021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 厚度 第 1 页 TY-T2003.2-2021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 厚度 第 2 页 TY-T2003.2-2021 运动面层性能测试方法 第2部分 厚度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4:57: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