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 61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 WS /T 634 — 2018 肠道原虫检测 碘液染色涂片法 Detection of intestinal protozoa — Iodine staining smear method 2018 - 09 - 26 发布 2019 - 04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 布WS /T 634 —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寄生虫病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郑州大学寄生虫病研究所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汴利、张红卫、张小萍、刘颖、周瑞敏、杨成运、王中全、郑彬、崔晶。WS /T 634 — 2018 1 肠道原虫检测 碘液染色涂片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测肠道原虫的碘液染色涂片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对肠道原虫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 287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诊断标准 WS/T 487 隐孢子虫病的诊断 3 术语和定义 WS 287 及 WS/T 487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肠道原虫 intestinal protozoa 寄生在 人体肠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 常见的肠道原虫有阿米巴 、 鞭毛虫 、 孢子 虫 、 纤毛虫和 人芽囊 原虫 等 。 3.2 包囊 cyst 原虫不活动、不摄取营养的阶段。 3.3 碘液 iodine solution 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用于检查原虫的包囊。 4 仪器设备 4.1 生物显微镜(物镜 10 × 、 40 × 、 100 × ,目镜 10 × ) 。 4.2 电子天平(称量范围 0 g ~ 100 g ,精度 0.1 g ) 。 4.3 测微尺(目镜测微尺 0.1 mm 、物镜测微尺 0.01 mm) 。WS /T 634 — 2018 2 5 试剂材料 5.1 试剂 碘液(配制方法参见附录 A )。 5.2 材料 5.2.1 粪便采样盒(洁净、广口、有盖)。 5.2.2 载玻片。 5.2.3 盖玻片( 18 mm × 18 mm) 。 5.2.4 竹签。 5.2.5 镊子(医用无齿镊, 12.5 cm ,弯头)。 5.2.6 量筒( 100 mL )。 5.2.7 容量瓶( 100 mL )。 5.2.8 棕色试剂瓶( 100 mL ,有盖,磨砂口)。 6 检测步骤 6.1 样本准备 将 5 g ~ 10 g 新鲜粪便置于粪便采样盒内,在粪便采样盒上标识 编号、 患者姓名、采集日期, 样本 应在 24 h 内进行检测 ,如未能及时检测,应在 4 ℃ 条件下冷藏保存,时间不超过 72 h 。 6.2 样本检测 于载玻片近中央处,滴 1 滴配制好的碘液。用竹签挑取绿豆大小粪便,放于碘液中搅匀,涂成直径 1 cm 左右 、 较为均匀的粪膜 , 厚度以透过粪膜略能辨认其下面报纸的字迹为宜 。 覆以盖玻片 , 置显微镜 下检查(参见附录 B )。 6.3 镜下观察 使用 物镜 40 × 进行观察,按照自 左 到 右 、从 上 到 下 的顺序查找肠道原虫包囊 或卵囊(参见附录 B 和 附录 C )。 6.4 结果判定 观察全部涂片发现包囊或卵囊为阳性, 未发现包囊 或卵囊 判定为阴性 。以包囊或卵囊大小、形状 、 核的数目 、 核周染色质粒形状和分布 、 核仁形状和位置 、 有无纤丝及纤丝排列形状 、 糖原块和拟染色体 等形态特征判定虫种(参见附录 D 和附录 E )。WS /T 634 — 2018 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碘液的配制 A.1 配方 碘化钾 4.0 g ,化学纯。 碘 2.0 g ,化学纯。 蒸馏水 100 mL 。 A.2 配制方法 将碘化钾 4.0 g 溶解于 30 mL 蒸馏水中,然后加碘 2.0 g ,溶解后加蒸馏水定容至 100 mL ,充分混匀 , 贮于有瓶塞的棕色试剂瓶中备用。WS /T 634 — 2018 4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肠道原虫检测 B.1 粪便检查 于载玻片近中央处,滴 1 滴配制好的 碘液,用竹签挑取绿豆大小新鲜粪便,放于碘液中搅匀,涂成 直径 1 cm 左右、较为均匀的粪膜,粪膜厚度以透过粪膜略能辨认其下面报纸的字迹为宜。覆以盖玻片 , 置显微镜下检查。先用 物镜 10 × 找到视野,再用物镜 40 × 进行观察,必要时可用物镜 100 × 观察包囊或 卵囊镜下结构特征 , 用测微尺测量包囊或卵囊大小 。 按照自左到右 、 从上到下的顺序查找肠道原虫包囊 或卵囊 。 观察全部涂片 发现包囊或卵囊为阳性 , 未发现原虫 包囊 或卵囊 判定结果为阴性 。 以包囊或卵囊 大小 、 形状 、 核的数目 、 核周染色质粒形状和分布 、 核仁形状和位置 、 有无纤丝及纤丝排列形状 、 糖原 块 和拟染色体等形态特征判定虫种。 为 避免造成漏检 , 应隔天采集粪便 , 连续 3 次以上 。 对于一些慢性患者 , 粪检应持续 1 周 ~ 3 周 , 多次 检查 , 以确保无漏诊病人 。 常见肠道原虫的包囊或卵囊多见于慢性腹泻患者及成形粪便 , 而滋养体多见 于稀便或带有脓血的粪便,滋养体检测常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盛粪便的容器要干净 , 并防止污染 及 干燥 , 粪便不可混杂尿液等 , 在粪便采样盒上标识编号 、 患者 姓名、采集日期, 24 h 内进行检测。 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 , 避免粪便污染环境 。 用具每次使用后要清洗干净并彻底消毒 , 废弃物应按医疗废物处置要求处置。 图 B.1 涂片制备 及看片顺序模式 图 B.2 迈氏唇鞭毛虫 迈氏唇鞭毛虫包囊呈梨形或柠檬状,长度为 6.5 μ m~10.0 μ m ,壁薄,有 1 个细胞核,细胞器包括胞 口纤维 ( cytostomal fibrils) 、 动基体和轴丝 ( axonemes) 等 。 对迈氏唇鞭毛虫 , 应采集新鲜粪便做碘液染 色,在 物镜 40 × 和 物镜 100 × 下观察,以提高查找包囊的机会。 B.3 贝氏等孢球虫WS /T 634 — 2018 5 贝氏等孢球虫卵囊微小 , 颜色浅 , 且虫体在体外容易裂解 , 很容易漏检 。 采用 2.5% 重铬酸钾保存的 粪便标本,可杀灭全部细菌,有利于检出卵囊,并可以长久保存标本。 B.4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卵囊呈圆形或椭圆形 , 因虫种而异大小不一 , 在 4 μ m~ 6 μ m 范围内 。 囊壁光滑 、 无色 , 囊 内含有 4 个子孢子。子孢子月牙状,大小为 1.5 μ m × 0.8 μ m ,核 1 个,位于虫体后部。卵囊内含残余体 1 个 , 由成堆颗粒状物和一空泡组成 。 隐孢子虫卵囊 在碘液涂片检测中漏检率较高 , 常用抗酸染色法进行 检测。 急性隐孢子虫病人 , 其腹泻粪便中含有较多卵囊 , 一般碘液染色涂片法即可 。 如检查与病人或家畜 接触过的人群、复查治疗后的病人时,采用浓集法可提高检出率,判断困难时需使用金胺 - 酚染色、改 良抗酸染色等特殊染色进行鉴别。 B.5 结肠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 40 μ m~ 60 μ m ,呈淡黄色或浅绿色。囊壁厚而透明 , 染色后可见胞核 。 新形成的包囊可清晰见到滋养体在囊内活动 。 结肠 小袋纤毛虫 包囊的排出常呈间歇性 , 故需反复检查。WS /T 634 — 2018 6 C 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常见肠道原虫包囊或卵囊形态模式图 图 C.1 常见肠道原虫包囊或卵囊形态模式图 注:此图仅体现常见肠道原虫包囊或卵囊形态结构

.pdf文档 WS-T 634-2018 肠道原虫检测 碘液染色涂片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WS-T 634-2018 肠道原虫检测 碘液染色涂片法 第 1 页 WS-T 634-2018 肠道原虫检测 碘液染色涂片法 第 2 页 WS-T 634-2018 肠道原虫检测 碘液染色涂片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5:30:1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