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20 C 07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生行 业 标 准 WS/T 682—2020 卫生信息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编号结构与 基本规则 Health informa tion identification system — Numbering structure and basic rules for object identifier(OID) 2020 - 06 - 19发布 2020 - 12 - 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 WS/T 682—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 准化研究院、空军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省 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北 京友谊医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丽宁、胡建平、吴东亚、汤学军、李岳峰、徐勇勇、刘丹红、王霞、周彬、 张黎黎、杨龙频、董方杰、马敬东、陈壮、熊涛、向菲、夏晨曦、林晓东、王力华、武琼、兰富强、李 为、熊冰、王世民、陈文强 、代伟。 WS/T 682—2020 II 引 言 “46312”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旨在整合散布在不同应用系统、不同医疗卫 生机构、不同区域中的 医疗卫生信息,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并将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两大保障体 系之一。 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要求在全球范围内无 歧义地定义可标识的标准化信息对象 。 在我国面向信息 整合共享的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研制开发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对象,诸如组织机构、人员、设备、文档模 板、值域代码表、医学术语系统、患者标识、住院号、病理号、消息传递、医学数字影像等标识。 这些 实体或虚拟对象 的统一、规范标识,是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目标的 全民健康信息化 工程的一项重要 的基础性工作 。 为了唯一地标识对象,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和ITU联合建立了一种信息对象注册的分层结构(树) 标识体系。该分层 结构在 GB 17969.1 -2000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 第1部 分:一般规程 》中进行了规定。在这种结构中, “joint-iso-itu-t(2)”和“iso(1)”是分层结构的第一层节 点,“国家成员体(参 见GB/T 2659 -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节点位于第二层 “iso(1) member -body(2)”节点下,“国家”节点位于 “joint-iso-itu-t(2) cou ntry(16)”节点下。我国的 “国家 成员体”节点和“国家”节点及其分支由国家 级的 OID注册机构 (即 OID注册中心) 管理。按照 GB/T 4657 -2009的规定,申请注册国家卫生健康信息领域节点代码为 10011,即“ 1.2.156.10011 ”和 “2.16.156.10011 ”表示国家卫生健康信息根 OID标识。在该分层结构下,信息对象由对象标识符( OID) 唯一地进行标识,该 OID由从分层结构(树)的根到叶子节点的 各部分共同 组成。由于从根节点到每个 节点在注册机构分配的值是唯一的,故 OID唯一。并在此基础上,开 展卫生健康信息 OID标识体系建设。 WS/T 682—2020 1 卫生信息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编号结构与基本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生健康信息对象标识符的 : a)管理机制; b) 编码结构 ; c)编码层级; d) 编码基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卫生健康信息 OID标识的分配及申请注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5 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 T 4657 —2009 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 GB 11643 —1999 公民身份号码 GB/T 16263.1 —2006 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1部分:基本编码规则( BER)、正则编码规 则( CER)和非典型编码规则( DER)的规范 GB/T 17969.1 —2000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注册机构操作规程 第1部分:一般规程及 ASN.1 对象标识符树的顶级弧( eqv ISO/IEC 9834 -1) GB/T 2623 1—2017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对象标识符( OID)的国家编号体系和操作规程 GB 32100 —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 35299—2017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对象标识符解析系统( ISO/IEC29168:2011 ,MOD) WS 218—2002 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 WS/T 482 —2016 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 WS/T 681—2020 卫生信息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注册管理规程 ISO/IEC 9834 -3—2005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OSI注册机构操作规程 ISO和ITU-T联合管理的顶 级弧下的对象标识符弧的登记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Procedures for the operation of OSI registration authorities: Registration of object identifier arcs beneath the top -level arc jointly administered by ISO and ITU-T)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WS/T 682—2020 2 3.1 标识 identifier 在一定范围内唯一识别各种应用环境中物理、逻辑实体或信息的一种属性 。 3.2 对象标识符 object identifier 与对象相关联的用来无歧义地标识对象的全局唯一值, 可保证对象在通信或信息处理中正确地定位 和管理。 [GB/T 26231 —2017 中定义 ] 3.3 卫生信息对象标识 health information object identifier 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应用环境范围内,对各类物理、逻辑实体或信息进行 唯一识别,以便网络或应用 基于该标识对目标对象进行相关控制和管理,及相关信息的获取、处理、 传送与交换 。 3.4 标识编码规则 coding rules of identification 规定标识符格式和结构的编码规则。 3.5 数字 OID integer object identifier 由注册机构分配的标识申请方的对象标识符主值。 [GB/T 26231 —2017 中定义 ] 3.6 字母数字 OID alphanumeric object identifier 由申请方提供标识其管辖对象的字母数字类型的对象标识符辅值 。 [GB/T 26231 —2017 中定义 ] 3.7 管理规程 management procedures 卫生信息领域领域各级标识编码管理机构应遵循的标识编码管理权限、 管理范围以及管理流程等规 范。 3.8 模板 template 模板作为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的基本构件,其声明了一组施加于卫生信息共享文档模型的约束,并把 文档的句法和语义空间压缩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并绑定相应的临床应用定义。 3.9 主值 primary value 分配给 RH名称树弧的特定类型值,能够在始于其上级结点的弧的集合中无二义性标识该弧。 WS/T 682—2020 3 [GB/T 26231—2017 中定义 ] 3.10 辅值 secondary value 与一条弧关联,为读者提供有用的附件标识,但不是通常无二义性标识该弧,在正常情况下也不包 括在计算机通信的某一类型值。 [GB/T 26231 —2017 中定义 ]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 OID:对象标识符( Object Identifier ) RH名称树:注册分层名称树( Registration -Hierarchical -name -tree) 5 标识编码体系设计原则 5.1 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标识编码体系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兼容现行相 关编码标准,即基于 OID标识扩展纳入现有的相关 标识。同时应具备灵活的可扩展性,接纳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领域和新对象 。 5.2 可控性和开放性 卫生信息标识编码体系能根据行业具体情况,开展分布式注册、解析和管理,实现行业内部自主可 控,并能与行业外部互连互通 。 5.3 全面性和唯一性 标识编码体系应全面涵盖卫生健康信息领域的各类对象, 能唯一标识卫生健康信息领域内不同实体 对象和虚拟

.pdf文档 WS-T 682-2020 卫生信息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编号结构与基本规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WS-T 682-2020 卫生信息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编号结构与基本规则 第 1 页 WS-T 682-2020 卫生信息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编号结构与基本规则 第 2 页 WS-T 682-2020 卫生信息标识体系 对象标识符编号结构与基本规则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5:31: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