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3. 220. 10 XF C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救援行业标准 XF 634—2015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Adiabatic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 (ISO 15538:2001,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s—laboratory test method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protective clothing with a reflective outer surface,NEQ) 2015-09-28发布 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公布 XF634—2015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型号与规格 5 设计要求 6 性能要求 7 试验方法 8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热稳定性能试验·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面料外层耐弯折性能试验 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面料外层抗辐射渗透性能试验 15 附录D(规范性附录) 火焰和辐射热防护性能试验 16 XF634—2015 前言 根据公安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公告(2020年5月28日)和应急管理部2020年第5号公告(2020年8 月25日),本标准归口管理自2020年5月28日起由公安部调整为应急管理部,标准编号自2020年8 月25日起由GA634一2015调整为XF634一2015,标准内容保持不变。 本标准第6章、第8章和9.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A634一2006《消防员隔热防护服》。与GA634一200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提高面料外层断裂强力和撕破强力指标(见6.1.2和6.1.3,2006年版的6.1.1.2和6.1.1.3); 增加了面料外层面料耐弯折性能要求(见6.1.7); 修改了面料外层抗辐射热渗透性能(见6.1.8,2006年版的6.2); 增加了面料舒适层材料断裂强力指标(见6.3.2): 修改了隔热头罩视窗透光率指标(见6.4.3,2006年版的6.10); 一增加了隔热脚盖性能要求(见6.6); 修改了火焰及辐射热防护性能指标(见6.9.1,2006年版的6.3)。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15538:2001《具有反射表面的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实验室测试方 法和性能要求》编制,与ISO15538:2001的一致性的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员防护装备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3/SC1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永强、殷海波、周凯、柳素燕、徐兰娣、谢春龙、杜希。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A88—1994; GA634—2006。 II XF634—2015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术语和定义、型号与规格、设计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消防员在靠近火焰或强热辐射区域进行灭火救援时穿着的隔热防护服。 本标准不适用于消防员在灭火救援时进入火焰区或与火焰有接触时,以及处置危险化学物品作业 时穿着的防护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78) GB 811—2010 GB/T1335. 服装号型 男 GB/T 2410 2008 GB/T 3917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倍 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 幼的测定(ISO9073) GB/T 3923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 条样法 GB/T 4744 纺织 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ISO》81) GB/T 5455 纺织 燃烧性能 垂值方回 损毁长度阴燃租续燃时间的测定 GB/T 8629 2001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 涤和王 GB/T 8808 1988 软质复合塑 GB/T 9969 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773.1 纺织品 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第1部分:条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 (ISO13935-1) XF7—2004 消防手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adiabatic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firefighter 消防员在靠近火焰或强热辐射区域进行灭火救援时穿着的,用来对其全身进行隔热防护的专用防 护服。 3. 2 分体式隔热防护服 two-piece adiabatic protective clothing 上衣下裤分离式样的隔热防护服。由隔热上衣、隔热裤、隔热头罩、隔热手套以及隔热脚盖等 组成。 1 XF 634—2015 3. 3 连体式隔热防护服one-piece adiabatic protective clothing 上衣下裤连体式样的隔热防护服。由连体隔热衣裤、隔热头罩、隔热手套以及隔热脚盖等组成。 3. 4 隔热头罩 adiabatic headgear 对消防员头部和颈部进行隔热保护的防护装具。 3.5 隔热手套 adiabaticglove 对消防员手部和腕部进行隔热保护的防护装具。 3.6 隔热脚盖 adiabatic foot cover 穿戴在消防靴外,对消防员脚部进行隔热保护的防护装具。 3.7 隔热层thermal barrier 提供隔热保护的材料层。 3. 8 接缝 seam 隔热防护服面料的边缘通过缝纫或其他方式牢固连接的结构。 4型号与规格 4.1型号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的型号编制方法如下: FGR-/ 企业改进型代号.A.B.…. F:分体式防护服;L:连体式防护服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消防员防护装备 示例: FGR-F/A表示分体式消防员隔热防护服,企业改型代号为A。 4.2规格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以下简称隔热服)的规格设置应符合GB/T1335.1的规定。 5设计要求 5.1结构与面料 隔热服应为单衣结构,面料应由外层、隔热层、舒适层等多层材料组合而成。面料外层应采用具有 反射辐射热的复合织物材料,并应满足基本服装制作工艺要求。面料应对人体健康无害 5.2隔热上衣 5.2.1隔热上衣对消防员的上部躯干、颈部、手臂和手腕提供保护,但不包括头部和手部。隔热上衣和 2 XF634—2015 隔热裤面料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200mm, 5.2.2隔热上衣应考虑与呼吸保护装具配套使用,背部应设有背囊,背囊应至少能够容纳6.8L空气 呼吸器气瓶。 5.2.3门襟的结构应包含外层、隔热层和舒适层,或由外层折边代替舒适层。 5.2.4袖口设计应能保护消防员的手腕,并防止燃烧的废碎片进人到衣袖中。袖口不应妨碍隔热服的 穿着,并应与隔热手套的佩戴相配合。 5.3隔热裤 隔热裤应对消防员的腿部提供保护,但不包括脚部。 5.4连体隔热衣裤 5.4.1连体隔热衣裤对消防员的躯于 、颈部、手臂、手腕和腿部提供保护,但不包括头部、手部和脚部。 5.4.2连体隔热衣裤应 穿着方便 ,腰臀部和腿部应采用松量设计,应考虑与呼吸保护装具配套使用,背 部背囊应至少能够容纳6.8L 气呼吸器气瓶。 5.5 隔热头罩 5.5.1 隔热头罩应能够覆盖消防员整 前端和后端应延伸到前胸和后背部。隔热头 罩和隔热上衣领口 以下之 间的重叠部 5.5.2 隔热头罩 上应安装视窗,应采屏 有无色或浅色透明的真有 定强度和刚性的耐热材料,视物真实 无畸变。 5.5.3隔热头罩应考虑 与防护头 5.5.4 隔热头罩应采用与隔热 上衣植同面料 5.6 隔热手套 5.6.1 隔热手套 套应采用五指式设设 应对消防员 部和腕部提供保 5.6.2 隔热手套和隔热 上衣衣袖面料忘间的重叠部分不小于 mm。 5.6.3 隔热手套 一般应采用与隔热上 相同面料在手掌部位耳增加耐磨加强层, 5.7 隔热脚盖 5.7.1 隔热脚盖应与消防员灭火防护靴号型匹配,能够覆盖灭火防护靴整个靴面,为消防员脚部和踝 部提供保护。 5.7.2隔热脚盖和隔热裤之间的重叠部分不应小于300mm 5.7.3 :隔热脚盖一般应采用与隔热上衣相同面料。可在脚面部位增加耐烫烙加强层。 5.8 辅料 隔热服上的辅料要求如下: 所有硬质附件应无斑点、结节或尖利的边缘,并经防腐蚀处理; b) 应选用具有阻燃性的缝纫线和搭扣,颜色为浅色,与面料外层相匹配; c) 隔热上衣的前门襟处若选用拉链,则拉链型号不小于8号,颜色与面料外层相匹配; (P 隔热裤的背带应选用松紧带或可调节式背带。 3

.pdf文档 XF 634-2015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XF 634-2015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第 1 页 XF 634-2015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第 2 页 XF 634-2015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04 16:05: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