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220.40 CCS R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1526—2024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 与接收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broadcasting and receiving BDS differential data in inland navigation JT 2024-11-15发布 2025-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JT/T 1526—2024 目 次 前言 III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总体要求 2 播发要求 5 3 接收要求. 6 18 JT / 1526—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长江通信管理局、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广州南方卫星导航仪器有 限公司、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鹏、熊辉、沈建军、廖威、卢红洋、于渊、董蕾、林英、文述生、张忠伟、何四海、 叶嘉宁、刘延、向建君、史源源、李屏。 JT III JT/T1526—2024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 与接收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的总体要求、播发要求和接收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内河航运服务中北斗差分数据的播发与接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6611—2017无线数据传输收发信机通用规范 GB/T20068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GB/T35552.1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B类设备技术要求第1部分:载波侦听时分多址(CSTDMA) GB/T39267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GB/T39723一2020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信网络系统技术规范 JT/T1160.2一2017交通运输卫星导航增强应用系统第2部分:差分数据电文 IEC61993-2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2部分:自动识别系 统(AIS)A类船载设备操作与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要求的试验结果[Maritimenavigation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s(AIS)Part 2:Class A requirements,methods of test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IEC62320-1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1部分:AIS基站 最低限度和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要求的试验结果[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Automaticidentification system(AIS)Part 1:AIS base stationsMinimum 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methods of testing and required test results] ITU-RM.1371-5在VHF海上移动频段采用时分多址技术的自动识别系统的技术特性(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for a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in the VHF maritime mobile frequency band) JT 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20068、GB/T3926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JT/T1526—2024 AIS: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 ARP:天线参考点(AntennaReferencePoint) 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 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NAV:现代化导航电文(CivilNavigation) CoR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ntinuouslyOperatingReferenceStations) ECEF:地心地固坐标系(EarthCenteredEarthFixed) Galileo: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GA: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数据(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FixData) 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 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s) ID:标识(Identify) IOD:数据龄期(Issueof Data) IODE:星历数据龄期(IssueofDataEphemeris) 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nternationalTerrestrialReferenceFrame) ITRS:国际地面参考系统(InternationalTerrestrialReference System) 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LSB:最低有效位(LeastSignificantBit) MMSI: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MaritimeMobileServiceIdentify) MSB:最高有效位(MostSignificantBit) MSM:多信号电文组(MultipleSignalMessages) NTRIP: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差分数据传输协议(NetworkedTransportofRTCMviaInternetProtocol) pps:数据包每秒(PacketsperSecond) PRC:伪距改正数(PseudoRange Corrections) RATDMA:随机接入时分多址(Random Acc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INEX:接收机自主数据交换格式(ReceiverINdependentEXchangeformat) RTCM: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adioTechnicalCommissionforMaritimeservices) RTD:实时动态码相位差分(Real-TimeDifferential) 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Real-TimeKinematic Survey) T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DRE:用户差分距离误差(UserDifferential RangeError) JT VDL:甚高频数据链路(VHFDataLink) VDM:甚高频数据链路报文(VHF Data-Link (Message) 4 总体要求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以下简称BDS差分数据)的播发与接收处理应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 强系统实现。用于内河航运服务的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架构应符合GB/T 39723—2020中第4 章的规定。 2

.pdf文档 JT-T 1526-2024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T-T 1526-2024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 第 1 页 JT-T 1526-2024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 第 2 页 JT-T 1526-2024 内河航运北斗差分数据播发与接收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5 23:12: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