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1.060.01 Y 20 QB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126—XXXX 代替2126-1995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 计算方法 Monitoring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domestic ceramics flame tunnel kiln 报批稿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 2126—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QB/T2126-1995《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与 QB/T2126-199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删除了与固体燃料(煤)相关的所有内容; 一修改了测定方法和仪器(见表1,1995年版的表1); 删除了匣钵的相关计算内容(见1995年版的表1); 删除了资料性附录(见1995年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德力泰 科技有限公司、景德镇科莱利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江西省陶瓷检 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涛、张侃、万鹏、熊亮、陈志翰、范文婷、黄慧超、于重湛。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B/T 2126-1995。 QB/T2126—XXXX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基本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日用陶瓷生产中,使用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火焰隧道窑热工基本性能监测与 计算。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B/T1493-XXXX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3 单位与基准 3.1卡与焦耳的换算 本标准规定采用20℃卡,即1cal=4.1816J。 3.2温度基准 °0.0 3.3物料基准 1kg(产品)。 4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4.1测定前的准备 4.1.1准备好监测用仪表,进行校正,使之达到规定的精度。 4.1.2布置监测点,开设监测孔,安装监测仪表,进行单项监测。 4.2监测时间 4.2.1 隧道窑至少要稳定运行一个烧成周期后方可进行监测。 4.2.2在生产稳定的条件下,总连续监测时间不少于一个烧成周期。 4.3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按表1进行。 1 QB/T2126—XXXX 表1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监测项目 参数 监测时间 测点选择 监测方法 选三个代表性窑车做测温 使用相应温度等级 车,在每个车的同一断面 1.最高烧成温度t/℃ 全监测周期 的测温环测量,取平 上取上、中、下、左、中、 均值 右九点 使用红外线测温仪 全监测周期 或其他先进测温工 烧成带末端,测量金属表 2.车下最高温度tg/℃ 每隔2h~4h 具测量。 面下部 测一次 (量程:0~600℃ 精度:2℃) 3.预热带表面平均温度 先用测温工具沿窑长方向 使用红外线测温仪 tym/℃ 找出窑体外表面温度改变 温度 或其他先进测温工 相近区为一个测区。在测 4.烧成带表面平均温度 具测量。取其平均温 区内,窑墙选定上、中、 全监测周期 度为各个测区表面 Ism /℃ 下若干个测点;窑顶选定 温度 左、中、右若干个测点; 5.冷却带表面平均温度 (量程:0~600℃, 窑车(窑底)选定左、中、 精度:2℃) tm /℃ 右若干个测点 使用红外线测温仪 窑车中间层的中部以及最 或其他先进测温工 产品出窑后 6.产品出窑温度t,/℃ 上层和最下层的边角处取 具测量,取平均值 10min 内 样 (量程:0~600℃ 精度:2℃) 全监测周期 烧成带窑中部道内分别取 取四次样后用烟气 1.燃烧产物组成/% 气体分析 每隔2h~4h 样 分析仪现场测定并 2.烟气组成/% 测一次 汇总烟道断面中部 分析记录,取平均值 1.燃料的消耗量m/ 全监测周期 在入窑前总管上测定 使用流量表测量 (kg/kg产品) 质量 按产品类型分别测 2.出窑产品总质量 量各类产品的单重, 产品出窑后 产品出窑处 mpz /kg 统计各台窑车中各 类产品数量后计算 使用热值测定仪测 1.燃料收到基时的低位 定,也可根据燃料组 在监测周期内 在入窑前管路中利用旁通 其它 发热量QDw/(kJ/kg燃 成计算,计算方法见 择时进行取样 管路取样 QB/T 1493-XXXX 料或kJ/m燃料) 附录C 5 窑炉基本热工指标计算 N QB/T2126—XXXX 5.1最高烧成温度及温差△t,按公式(1)、(2)计算: 27 Afg = tg- (2) 式中: ’一一最高烧成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gi 分别为烧成带上、中、下、左、中、右测点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At-- 烧成带最高温度断面处温差,单位为摄氏度(℃); td一一烧成带最高温度断面处最低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5.2车下最高温度tcg,按公式(3)计算: (3) 3 式中: -车下最高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eg 分别为窑车下部最高温度处3次测温中第i次测量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5.3窑体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表面平均温度tymsm、lim,按公式(4)、(5)、 (6)计算: (4) N N. (5) N 3

.pdf文档 QB-T 2126-2019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2126-2019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 第 1 页 QB-T 2126-2019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 第 2 页 QB-T 2126-2019 日用陶瓷火焰隧道窑热工性能指标监测与计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08:07:0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