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3.100 QB 分类号:G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 QB/T5496-2020 骆子皮初加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primaryprocessing of nyctereutes procyonoides skin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QB/T549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省毛皮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中心、国家皮革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恒泰皮草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素成、桑军、翟培艳、王梦頔、马迎春、宋苏田、李效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QB/T5496-2020 骆子皮初加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貉子皮的术语和定义、成熟鉴别、貉子致死方法、初加工方法、验质分级和包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貉子皮的初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788 3貉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皮 rawskin 制作毛皮用,未经制加工的包括毛被和皮板的兽皮。 注:改写QB/T1261-1991,定义2.2.1。 3. 2 鲜皮 freshskin 从动物体剥下,未经干燥的兽皮。 [QB/T1261-1991,定义2.2.5] 3. 3 干皮 dired skin 未经加保藏剂,直接进行干燥的兽皮。 [QB/T1261-1991,定义2.2.6] 3. 4 刮油棒 oilscraperstick 由木材或其他合适材料制成的用于撑开鲜皮的前尖后圆的锥形棒状物。 3. 5 . 盐湿皮 wet-saltedskin 鲜皮用盐腌制保存未经干燥的皮。 [QB/T1261-1991,定义2.2.8] 3. 6 冷冻皮 frozenskin 用冷冻方法保存的鲜皮 [QB/T12611991,定义2.2.7] 3.7 皮板 pelt 从兽体剥下的除毛以外的皮。 注:改写QB/T1261-1991,定义2.2.12。 1 QB/T5496-2020 3. 8 毛被haircoating 兽皮上生长的、包括针毛和绒毛的毛层。 [QB/T12611991,定义2.2.19] 4成熟鉴别及取皮季节 4.1成熟鉴别 4.1.1活体鉴别 全身毛被灵活一致,颈部、臀部毛绒长齐;动物转动身体时,毛被出现明显的裂隙。 4.1.2试剥生皮鉴别 正式取皮前,可取几只貉子试剥观察,试剥后的生皮若毛足绒厚,毛绒呈深灰色,毛针呈黑褐色, 竖立而灵活,毛峰平齐,光泽油润,皮板呈白色、有油则可判定为成熟皮。 4.2取皮季节 一般情况下,貉子皮的成熟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 5致死方法 5.1基本要求 致死应采用快速、无痛苦的方式,宜采用电击法。 5.2电击致死 使用专用电击设备,将连接220V交流电火线的金属棒导入貉子肛门,将骆子前爪或口、鼻接触地 面或连接零线的铁网,通电3s~5s后死亡。 6初加工方法 6.1 分类方法 根据存储方式的不同,貉子皮的初加工方法分为干皮法、冷冻皮法和盐湿皮法。 6.2干皮法 6.2.1剥皮 6.2.1.1总则 剥皮操作应在确认貉子死亡30min后进行,一般采用圆筒式的剥皮方法,主要靠手指扳抠,辅以 剪刀等工具协助,将貉子皮剥离。具体操作包括挑裆、去趾爪、剥皮。 6.2.1.2挑裆 从一后肢肘关节处下刀,沿股内侧背腹部长短毛分界线,通过肛门前缘6cm~8cm挑至另一后肢 肘关节处,然后从尾的中线挑至肛门后缘,再将肛门两侧的皮肤挑开。挑平,挑直线,左右对称如图1。 QB/T5496-2020 注:箭头及线迹为挑开方向和路径。 图1挑裆示意图 6.2.1.3去趾爪 用剪刀或骨钳从腕关节处剪掉貉子的前后趾爪部。 6.2.1.4剥皮 将貉户体头朝下,把两后肢固定在剥皮钩上,从后向前(向头部方向)翻剥。先用手指插入腿的皮 和肉之间,先剥离臀部、后腿、尾部皮肉,然后从臀部向头部方向做筒状翻剥,剥至雄貉生殖器时,将 尿道剪断。注意保持头部耳、眼、鼻部皮张的完整,用刀割断这些部位皮和肉的连接处。 6.2.2刮油 6.2.2.1手工刮油 采用专用刀具或钝刀、竹板等刮油。 刮油时将貉子鲜皮毛被朝里、皮板朝外套在刮油棒或其他合适物体上,皮板应充分撑开,不应有皱 褶,以免刮伤皮板。刮油的方向应从尾臀部往头部刮,以免损伤毛皮。刮油过程中用力应均匀,持刀应 轻快、平稳,避免刮伤真皮层。 刮油时应避免污染毛被。 6.2.2.2机器刮油 按设备使用操作说明进行。 6.2.3修剪 从头至尾剪除残留于皮板的脂肪、残肉。 6.2.4洗皮 6.2.4.1手工洗皮 将修剪好的皮张(皮板向外)放在洗皮盘中,用合适规格的锯末充分搓洗皮板。将板面油脂搓净后, 翻过皮筒放在另一盘中再洗毛被,洗至无油脂、出现光泽时为止。 6.2.4.2机械洗皮 机械洗皮应采用脱脂锯末在转鼓内进行,先洗皮板、再洗毛被,最后在转笼内脱去锯末,转鼓和转 笼速度18r/min~20r/min,分别运转5min~10min。 6.2.5上檀 6.2.5.1檀板材质 檀板宜采用杨木、柳木或搬木等质地柔软、吸水能力强、不易变形的木材制成,也可选用其他不易 变形的材料。制造檀板的材料应光滑,不应涂漆、涂油。 3 QB/T5496-2020 6.2.5.2檀板规格 骆子皮檀板规格及开槽情况见附录A,檀板示意图见附录B。 6.2.5.3上檀步骤 上檀过程分为一次上檀和二次上,具体如下: a)一次上檀 毛被朝里、皮板朝外套在檀板上,先将貉子皮头部固定在植板上,然后均匀地向后拉长皮张,皮张 充分延伸后用小钉将边缘固定在檀板上,最后把尾拉宽、拉平固定。 上植时不应过分拉伸皮张,应以顺利上檀且不出现皱褶为宜。 b)二次上檀 干燥至半干时将毛被翻出,皮板朝里、毛被朝外,继续干燥。 6.2.6干燥 依据干燥条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风干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 上檀干燥至八九成干时即可下檀。 a)自然风干法 小型饲养场和养殖户可采用自然通风干燥,但应防止出现干燥不及时、干燥不均匀、出现焖板脱毛 现象。 b)机械风干法 在鼓风干燥机中进行,风干时间12h~24h。 c)烘房烘干法 将上好檀的皮张放在晾皮架上烘干,室温最好维持恒定18℃~25℃,湿度为(55土5)%,烘干 时间为48h~72h。 6.2.7下檀 当骆子皮干燥达到八九成干时,拔除固定物,将皮退出檀板,再用挂钩逐张穿过眼孔,均匀悬挂于 晾皮架,通风处晾干。 6.2.8去灰整理 6.2.8.1去灰 干燥后的貉子皮顺毛针方向轻轻拍击,除净毛绒中残留的锯末、灰尘。 6.2.8.2整理 逐张检查,重新清理未去净油污、锯末、灰尘的骆子皮。挑开、梳通缠结毛,用细软布顺毛绒方向 将皮张措拭干净。 6.2.9入库保管 6.2.9.1仓库条件 库房应防潮、通风、无虫鼠害、干燥。水泥地面,房盖不宜用铁板或油毡。 6.2.9.2悬挂要求 用细线绳穿过貉子皮的眼孔,将若干张干皮扎成一把,悬挂于支架上,每把皮之间留有空隙。室内 通风良好,避免阳光直射。 6.3冷冻皮法 鲜皮剥完后,依次逐张摆放在干净的塑料布上放至彻底凉透,毛朝内,皮板朝外,尺码相同的用塑 料袋包装在一起,然后冷冻,入冷库存储,最高温度不超过-18℃。 6.4盐湿皮法 鲜皮剥完后,将食盐均匀地酒在鲜皮的肉面上,盐用量约为皮重的35%~50%。 4

.pdf文档 QB-T 5496-2020 貉子皮初加工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5496-2020 貉子皮初加工技术规范 第 1 页 QB-T 5496-2020 貉子皮初加工技术规范 第 2 页 QB-T 5496-2020 貉子皮初加工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12:41:3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