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85.100 分类号:Y91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5559—2020 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 Bending resistance testerConstant rate of deflection (报批稿) 20XX - XX - XX 发布 20XX-XX-XX实施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QB/T XXXXX—20XX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轻工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中建材轻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茂、殷报春、潘勇、杜永来、李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 QB/T XXXXX—20XX 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纸和纸板弯曲挺度试验使用的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以下简称“挺度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25.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0C标牌 GB/T142,3—2008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QB/T1588.5轻工机械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要求 3.1基本要求 挺度仪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3.2 工作环境条件 挺度仪工作的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环境温度10℃~30℃,相对湿度不大于80%; a) b)工作台稳固,台面平整、水平; c)工作环境应清洁,无震动和腐蚀性气体; d)工作电源电压为交流220V,频率为50Hz,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不超过其额定值的土10%。 3.3测力系统 3. 3.1 挺度仪试验力测量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1试验力测量误差 测量值 示值相对误差 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零点相对误差 mN q/% b/% f/% ≤100 ±5. 0 2. 0 ±0.20 >100 ±2.0 3.3.2挺度仪试验力指示装置应能实时、准确地指示出施加在试样上的力值,试验结束时试验力的显 示值应能锁定并保持。 2 QB/TXXXXX—20XX 3.3.3挺度仪零点相对漂移、鉴别力阅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零点相对漂移、鉴别力阈 要 零点相对漂移/%F ± 0. 2 鉴别力阅/%F 0. 2 注:F为仪器的测量上限值 3.4施力系统 3.4.1 挺度仪的试验速度为5.0°/s,误差应不超过土0.5°/s。 3.4.2 施力系统动作应稳定、可靠。 3.5测量头 3.5.1 测量头前端应为刀口状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刀口应光滑、平直,其参考外形和尺寸见图1; 单位为毫米 1C±2 图1测量头外形尺寸示意图 b)刀口线应与夹头夹持面垂直; c)刀口线应与夹头旋转轴线平行; (P 刀口应位于夹头夹持面宽度的中间部位。 3.5.2 弯曲长度(即测量头刀口到夹头旋转轴的距离)应能准确调节到[0.0mm、10.0mm,弯曲长度 误差应不超过土0.1mm。 注:对于可以调节到其他弯曲长度的挺度仪,其弯曲长度误差可参考上述要求。 3.5.3测量头应能在与夹头夹持面垂直的方向微调移动,确保与试样可靠接触。 3.6夹头 3. 6.1 夹头夹持面尺寸(宽度×长度)应不小于38mm×20mm。 3.6.2 夹头绕夹持线旋转的弯曲角度应可设定为15.0°和7.5°,误差均应不大于土0.3° 3. 6.3 夹头开合过程中两夹持平面应保持平行,不应有扭动现象。夹头闭合时两夹持平面端面应平齐。 3.7机械系统 3. 7. 1 系统各部件应连接可靠,相对位置稳定。 3.7.2 在不同的弯曲长度下,测量头刀口线位置均应符合3.5.1要求。 3. 7.3 夹头在转动过程中应转动平稳,无明显停滞、抖动现象。 3.7.4 挺度仪在工作过程中应无异常声响,正常工作时整机的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COdB(A)。 3 QB/TXXXXX—20XX 3.8测量控制系统 3.8.1挺度仪测量控制系统应准确地按规定程序控制工作过程,设定的各项操作控制功能应准确可靠。 3.8.2电子线路应布局合理、排列整齐。控制面板上的操作按键应排布有序、便于操作,各种字符应 清晰醒目。 3.8.3挺度仪应具有超负荷保护功能,当负荷达到测量上限值的102%~110%时,应能立即自动停止施 加试验力并卸载返回。 3.8.4挺度仪应具有极限位置保护功能,当夹头旋转超过极限位置时,应能立即自动停止施加试验力 并卸载返回。 3.8.5挺度仪应具有自动回零功能,前次试验的显示值在下一次试验开始时应能自动清除并回零。 3.9材料、加工、装配质量及外观质量 应符合GB/T14253—2008第5章、第G章规定。 3.10电气设备 3.10.1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T5225.1—2019中18.3规定。 3.10.2电气设备的耐压试验应符合GB/T5225.1—2019中18.4规定。 4试验方法 4.1试验用标准器、量具、工具和检具 挺度仪检验时使用的标准器具和工量具应包括: 最大允许误差土0.1%的力码一套; a) b) 分辨力0.01s的电子秒表; c) 塞尺(组别75B20); 分度值0.02mm的游标卡尺: 检测弯曲角度的专用检具; e) 2级声级计; 通用工具、量具。 4.2试验条件 试验应在3.2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4.3测力系统的检验 4.3.1示值准确度的检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挺度仪上的传感器取下,测量头垂直向上放置在调好水平的台面上。通电预热30min,并调好挺 度仪零点。在测量范围内选择测量上限值的10%、30%、0%、70%、90%五个检测点。对于低量程有 特殊要求时,可在五个检测点的基础上增加3%、5%二个检测点。 按进程顺序分别将力码放在测量头上,每点重复检测三次,以力码标称值为依据,在显示器上 读数,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按式(1)和式(2)计算。 4 QB/T XXXXX—20XX ×100% (1) 式中: 一一示值相对误差,以百分比表示(%); -b 检测点的力码标称值,单位为毫牛(mN) F,一一同一检测点三次测量示值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牛(mN)。 ×100% (2) F 式中: b一一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以百分比表示(%); F一一检测点的力码标称值,单位为毫牛(mN); Fimax 同一检测点三次示值中的最大值,单位为毫牛(mN); 一同一检测点三次示值中的最小值,单位为毫牛(mN)。 Fimin 4.3.2零点相对误差的检验可在示值误差检验过程中进行,即先对挺度仪施以不小于测量上限值90% 的试验力,然后缓慢卸除试验力。零点相对误差按式(3)计算。 · (3) FN 式中: 卸除试验力后挺度仪的残余示值,单位为毫牛(mN); FN 测量上限值,单位为毫牛(mN)。 4.4零点相对漂移、鉴别力阈的检验 4.4.1 将挺度仪通电预热30min,调节校准零点,1min后检查零点漂移情况。零点相对漂移按式(4) 计算。 Fod × 100% · (4) FN 式中: 一零点相对漂移,以百分比表示(%); e Fod一一零点漂移值,单位为毫牛(mN); F一一测量范围上限值,单位为毫牛(mN)。 4.4.2鉴别力阅的检验:在示值误差检验过程中进行。在测量头上放置与挺度仪测量上限值相对应的 力码,待显示稳定后,施加相当于0.2%F,的力值,观察显示值是否变化。 4.5试验速度的检验 挺度仪通电预热30min,用秒表实测夹头从初始位置转动到设定角度所需的时间,试验速度按(5) 式计算。 5 QB/TXXXXX—20XX ×100% (5) 式中: 试验速度,单位为度每秒(%s); α一一夹头转动的角度,单位为度(°); t一一夹头转动到设定角度所需的时间,单位为秒(s)。 4. 6 弯曲长度的检验 用游标卡尺实测测量头刀口到夹头旋转轴的距离。 4.7弯曲角度的检验 挺度仪弯曲角度检验见附录A。 4. 8 噪声的检验 启动挺度仪,用2级声级计实测。 4.9材料、加工、装配质量及外观质量的检验 按GB/T14253一2008规定的方法进行。 4.10电气设备的检验 按GB/T5225.1—2019中18.3和18.4规定的方法进行。 4.11其他要求的检验 按要求进行实测或目测检验。 5检验规则 5.1检验分类 挺度仪制造完成后,应按本标准和图样的规定进行检验。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5.2出厂检验 5. 2.1 每台挺度仪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5. 2.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 表3出厂检验项目一览表 条款编号 序号 检验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1 示值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 3. 3. 1 4. 3. 1 2 零点相对误差 3. 3.1 4. 3. 2 表3出厂检验项目一览表(续)

.pdf文档 QB-T 5559-2020 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QB-T 5559-2020 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 第 1 页 QB-T 5559-2020 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 第 2 页 QB-T 5559-2020 恒速弯曲法挺度测定仪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13:02: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