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7.050 SN C 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4962—2017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使用指南 Guideline for cleaning agent used in export food manufacture 2017-11-07发布 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SN/T 4962—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门峡市检验检疫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磊、帅瑾、周尚升、吕晓飞、徐超。 S SN/T4962—2017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使用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原料、食品工具和食品用工业设备清洗剂的选择、使用、 使用、危害控制、日常管理, ,也可为官方监管或第三方合格评定提供技术支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 GB/T24691 1果蔬清洗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食品生产企业用清洗剂 cleaning agent used dinfood manufacture 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达到清洁 去污 除垢等目的所使用的化学物质。 3.2 食品工具和食品用工业设备foodhardwareandmachinery 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机械设备、管道、储罐、容器、工具等。 4总要求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本标准第5章至第7章提出的要求,对清洗剂的选择及可能导致的食品 安全危害进行分析与控制。生产过程中凡存在清洗对象与食品发生直接接触的清洗点,所用清洗剂均 应满足GB14930.1中对理化和微生物指标的要求。对于使用以表面活性剂和助剂配制而成的果蔬清 洗剂,应同时满足GB/T24691中对理化指标的要求。其他清洗对象应按照危害分析得出的风险等级, 选择相适宜的清洗剂。 SN/T4962—2017 5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的选择 5.1总则 5.1.1企业应根据所加工产品的工艺特点及工器具、设备等情况,一般按照“同类清洗”的原则, 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清洗剂应具备经济、无毒、无害、无腐蚀、不结块、不易染尘、易于测定或 计量、易于完全溶解、贮藏稳定等特性。 注:“同类清洗”即酸溶性污物采用酸性清洗剂,碱溶性污物采用碱性清洗剂 5.1.2企业选用的清洗剂在满足清洗需求外,还应满足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国内外产品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企业应充分识别这些要求并定期更新, 作为记录予以保留。 5.2食品工具和食品用工业设备清洗剂的选择 5.2.1企业可参考设备厂家提供的清洗建议,也可由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清洗人员讨论或以其 他方式确定清洗剂。企业在选用清洗剂时,应考虑以下要索: a)清洗对象,被消洗工具和工业设备的材质、结构、表面情况等; b)污垢情况,应考虑结垢厚度,对污垢进行分析,确定污垢的组成成分,示例见表1; 表1不同污物的溶解特性 污物种类 溶解特性 去除难易程度 加热时表面发生的变化 单价盐 溶于水、酸 易到难 与难去除的其他组分相互作用 糖 溶于水 焦糖化,且难以去除 脂类 不溶于水,溶于碱 难 发生聚合且难以去除 蛋白质 不溶于水,微溶于酸,溶于碱 很难 发生变性且极难去除 清洗剂的去污原理和去污能力,示例见表2; c) 表2不同污物与相应清洗剂 污物种类 污物亚类 沉积物实例 所需清洗剂 硬水沉积物 碳酸钙和碳酸镁 无机污物 金属沉积物 普通的铁锈,其他氧化物 酸性清洗剂 碱性沉积物 使用碱性清洗剂后因冲洗不充分而留下的膜层 食品沉积物 食物残留 溶剂型清洗剂 有机污物 石油沉积物 润滑油、工业润滑脂和其他润滑产品 碱性清洗剂 非石油沉积物 动物脂和植物油 d)清洗剂对材质的影响,特别是某些清洗剂对材质的腐蚀。如不锈钢材质设备不能用盐酸清洗, 铝材质设备不能用强碱消洗等,示例见表3; SN/T4962—2017 表3不同材质表面特性示例 材质 应考虑的材质表面特性 清洗保护措施 水分、脂和油;难以保养;能被碱软化;不卫生的木材不应作为材料。可用不锈钢、聚乙烯和橡胶 木材 能被苛性碱破坏 材料代替木材 这些金属易生锈,所以常常需要镀锡或电镀。清洗这类表 黑色金属 酸性清洗剂和氯化清洗剂能加速其锈蚀 面应用中性清洗剂 锡 能被强碱和酸性清洗剂腐蚀 锡表面不应与食品接触 混凝土 能被酸性物质和清洗剂腐蚀 混凝土应是密实的,能防酸,不染尘,可用酸性砖代替 玻璃 光滑,不可渗透, ,可被强碱性清洗剂腐蚀应用中性碱性清洗剂或中性清洗剂清洗 漆 表面质量取决于强碱性清洗剂腐蚀的方法 采用某些符合食品加工厂要求的食品用漆 应是非多孔性、无弹性的;不受碱性清洗 橡胶 橡胶切割板常发生弯曲,这种表面将使刀面钝化 剂的影响;易受有机溶剂和强酸腐蚀 抗腐蚀;表面光滑不可渗透(除非发生腐 不锈钢 有些种类的不锈钢易受卤素的腐蚀 蚀);高温下抗氧化;易于清洗;无磁性 5.2.2 根据以上要素,可通过溶污、溶垢、腐蚀试验等,确定清洗剂种类、清洗方法及工艺条件。 包括: 时问,与清洗表面的接触时问, a) b) 作用,表面产生的物理作用力(速度或流动 浓度,清洗剂的用量 e) d)温度,清洗溶液的能(热)量; e)水,用于配制清洗液。 5.3食品原料清洗剂的选择 在食品工业生产中, 对不使用清洗剂清洗的食品原料,可使用清水以去除表面附着的尘土、泥 沙及其他污染物。对于未去皮的果蔬原料,可选择以表面活性剂和助剂配制而成的清洗剂,所选清洗 剂应符合GB/T24691要求。 5.4其他要求 企业还应考虑其他影响清洗剂选择的因素,以便保证清洗剂选择的充分性。 6清洗点的识别 6.1核实生产工艺流程图 6.1.1企业应对生产工艺流程图进行核实,为清洗对象的识别、清洗剂的危害评估提供基础。 6.1.2流程图应覆盖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及所有使用的设备,应清晰、准确、足够详尽,必要时采 用专业软件绘制。 6.1.3经核实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应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并保持相应记录。 6.1.4出现影响清洗对象识别及清洗剂危害评估的因素时,流程图应做出相应的更新。 3 SN/T4962—2017 6.2识别清洗点 企业应识别清洗对象与食品发生接触的清洗点,不应有遗漏,并将这些清洗点进行编号管理。 7清洗剂的危害分析与控制 7.1清洗点的危害描述 清洗剂若不慎混入食品,可能造成对食品的污染,还有可能导致对人体的伤害,如:强碱性清 洗剂通过食品进人人体会对人体各个组织产生腐蚀作用,长时间接触其稀释溶液也会对组织造成破坏 性影响;多数酸性清洗剂进人人体组织会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和刺激性;食入次氯酸盐清洗剂会引起 尿道刺激和消化障碍等问题。企业应对所识别的清洗点进行危害描述,主要体现清洗剂危害的可能途 径、控制方法以及难易程度等。 7.2 2清洗点的危害评估 应对每个清洗点进行危害评估,以确定控制危害所需要的措施。根据危害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可控 制性,对每个清洗点进行危害评估,评估的结果应作为记录予以保持。评估方法可采用风险分级法、 打分法或适宜的相关方法。 7.3清洗环节的危害分析与控制 7.3.1总则 基于7.2的危害评估,应选择适宜的控制措施,使危害得到预防、控制。在选定的控制措施中, 应确认并验证危害控制的效果。 7.3.2清洗剂的接收 7.3.2.1企业应在清洗剂接收阶段,充分识别并分析可能出现的潜在危害。适宜时,可以从以下方 面进行危害的识别及分析: a)产品是否符合第4章中关于安全卫生的要求; b)产品包装上标签的正确性; e)j 产品保质期; d)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密封性及污染状况。 7.3.2.2 企业应对所识别出的可能的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评价。分析评价时,要考虑该危害发生的可 能性及可控制性。针对可能存在的危害,制订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制订的措施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根据供应商或其代理人提供的证明对接收的清洗剂产品进行核实,如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 证、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批件、第三方检测报告、工厂自检报告、产品合格证等; b) 核查标签粘贴的正确性、未发生过改; e)石 确保所接收的产品与采购订单一致; 保持与供货商的有效沟通,确保发生问题时能够通过沟通来核实产品是正确的且能够使 用的。 7.3.3清洗剂的配置 在清选剂配制环节,可从以下方面考虑潜在的危害 a)称量器具不准确导致所配制的清洗剂浓度不当; b)操作人员未按规程和(或)作业指导书配制清洗剂而导致的浓度不当。 4

.pdf文档 SN-T 4962-2017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使用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4962-2017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使用指南 第 1 页 SN-T 4962-2017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使用指南 第 2 页 SN-T 4962-2017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清洗剂使用指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0:08: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