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180.10 SY E11 备案号:65494—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10026—2018 代替SY/T10026—2012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 校准指南 Calibrationguideline of positioning systemand ancillary equipment for marine seismic data acquisition 2018-10-29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10026—2018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卫星罗经的校准 5 陀螺罗经的校准和核查 6 电缆磁方位传感器核查 7 DGPS静态核查 RGPS静态核查 测深仪核查 10 深度传感器核查· 8 11 海水声速仪核查 9 12 水下声学测距设备核查 记录的表格 附录A(资料性附录) 10 SY/T1002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10026—2012《海上地震采集定位辅助设备校准指南》,与SY/T10026—201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校准指南》; 修改了范围的部分内容(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2年版的第3章); 增加了卫星罗经的校准(见第4章); 增加了通过卫星罗经动态核查陀螺罗经(见5.3): 增加了电缆磁方位传感器核查(见第6章); 增加了水下声学测距设备核查(见第12章)。 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物探事业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占全、李柳胜、褚荣英、肖东明、杨凯、曾翔、李继雄、黄玉生。 本标准代替了SY/T10026—2012。 SY/T10026—201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10026—2001。 II SY/T10026—2018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校准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导航所用卫星罗经校准、陀螺罗经校准和核查、电缆磁方位 传感器核查、实时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静态核查、相对全球定位系统(RGPS)静态核查、测 深仪核查、深度传感器核查、海水声速仪核查和水下声学测距设备核查的方法、技术要求和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的校准和核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Y/T101海水声速仪检测方法 SY/T517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校准calibration 确定卫星罗经和陀螺罗经示值误差的全部工作。 3.2 核查verification 验证陀螺罗经、电缆磁方位传感器、DGPS、RGPS、测深仪、深度传感器、海水声速仪和水下声 学测距设备精度、确定可信度的全部工作。 3.3 卫星罗经 satellitecompass 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基于卫星定位解算出真北数据,用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指北进行修正, 达到稳定指北的导航设备。 3.4 陀螺罗经 gyrocompass 利用陀螺仪的定轴性和进动性,结合地球自转矢量和重力矢量,用控制设备和阻尼设备制成以提 供真北基准的设备。 4卫星罗经的校准 4.1校准流程 卫星罗经校准流程如下: I SY/T10026—2018 a)船体靠码头稳定至少1h,开始校准。 b)在船头中点和船尾中点、基线后视点各放置一个激光棱镜。 c)按SY/T5171的要求在基线测站安置全站仪。 d)按SY/T5171的要求操作全站仪,对准后视点,基线方位置0。 e)测量测站至船头、船尾棱镜的水平距离和方位,同步记录卫星罗经读数,至少完成15次测量。 f)全站仪对准后视点,检查基线方位是否存在偏差,如果基线方位偏差大于30”,此方向校准无效。 g)船舶调头停靠,稳定至少1h,重复步骤e)和f),完成测量。 h)计算控制点的子午线收敛角,将全站仪的测量值转换为船向作为基准方向,与卫星罗经读数一 起计算该次测量的罗经差值,同一方向所有罗经差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方向的罗经平均差值。 i)罗经校准值为两个方向罗经平均差值的算术平均值。 4.2技术要求 卫星罗经校准技术要求如下: a)在罗经校准期间,应保证船体平稳。 b)陆上两控制点宜采用高精度GPS测量确定,构成的基线方位(起始方位)精度不低于0.05°。 c)卫星罗经同步接收的卫星数不少于5题,HDOP值小于2.5。 d)在校准过程中,不应改变参数、移动卫星罗经天线或移动卫星罗经惯性测量设备。 e)卫星罗经同一方向所有罗经差值的标准偏差不大于0.2°。 f)两个方向罗经平均差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5。 4.3校准报告 卫星罗经校准完成后,提交校准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校准时间、地点、使用设备和参加人员。 b)校准方法和工作细节描述。 c)控制点坐标及示意图。 d)原始数据,记录格式参见表A.1。 e)校准值。 4.4周期 卫星罗经校准周期要求如下: a)卫星罗经校准周期应不大于360d。 b)陀螺罗经校准时,宜对卫星罗经进行校准。 5陀螺罗经的校准和核查 5.1总则 根据工区作业状况,陀螺罗经可采用靠泊静态校准方法获取校准值,也可通过卫星罗经在海上进 行动态核查。 5.2 静态校准 5.2.1校准流程 陀螺罗经校准流程如下: 2 SY/T10026—2018 a)启动、运行陀螺罗经,陀螺罗经的纬度参数设置为船舶停靠点的纬度,速度参数设置为0。 b)陀螺罗经至少运转12h,船体靠码头稳定至少1h,开始校准。 c)在船头中点和船尾中点、基线后视点各放置一个激光棱镜。 d)按SY/T5171的要求在基线测站安置全站仪。 e)按SY/T5171的要求操作全站仪,对准后视点,基线方位置0。 f)测量测站至船头、船尾棱镜的水平距离和方位,同步记录陀螺罗经读数,至少完成15次测量。 g)全站仪对准后视点,检查基线方位是否存在偏差,如果基线方位偏差大于30",此方向校准无效。 h)船舶调头停靠,稳定至少1h,重复步骤f)和g),完成测量。 i)计算控制点的子午线收敛角,将全站仪的测量值转换为船向作为基准方向,与陀螺罗经读 数一起计算该次测量的罗经差值,同一方向所有罗经差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方向的罗经平 均差值。 j)罗经校准值为两个方向罗经平均差值的算术平均值。 5.2.2 技术要求 陀螺罗经校准技术要求如下: a)在罗经校准期间,应保证船体平稳。 b)陆上两控制点宜采用高精度GPS测量确定,构成的基线方位精度不低于0.05。 c)在校准过程中,不应改变参数、移动陀螺罗经陀螺头。 d)陀螺罗经同一方向所有罗经差值的标准偏差不大于0.2°。 e)两个方向罗经平均差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5°。 5.2.3校准报告 陀螺罗经校准完成后,提交校准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校准时间、地点、使用设备和参加人员。 b)校准方法和工作细节描述。 c)控制点坐标及示意图。 d)原始数据,记录格式参见表A.l。 e)校准值。 5.2.4周期 陀螺罗经校准周期要求如下: a)陀螺罗经校准周期宜不大于180d。 b)大于180d可采用陀螺罗经动态核查确定陀螺罗经的有效时间。 5.3动态核查 5.3.1核查流程 陀螺罗经核查流程如下: a)启动、运行陀螺罗经和卫星罗经,陀螺罗经的纬度参数设置为工区中心点的纬度,速度参数 设置为作业平均速度。 b)陀螺罗经和卫星罗经至少运转12h,保持航向至少1h后,开始核查。 c)同步记录陀螺罗经和卫星罗经数据,至少连续记录2h数据。 d)船舶调头转为反方向,并保持航向至少1h后,开始核查。 3

.pdf文档 SY-T 10026-2018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校准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10026-2018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校准指南 第 1 页 SY-T 10026-2018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校准指南 第 2 页 SY-T 10026-2018 海上地震资料采集定位及辅助设备校准指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0:45: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