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20 SY E 14 备案号:65537—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8492018 代替SY/T5849—2002 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方法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removing plugging by chemicals inproduction andinjection well 2018—10—29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849—2018 目 次 前言· Ⅱ 范围 2术语和定义 3评价方法与等级指标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油水井解堵效果评价表格式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油水井解堵投入统计表格式 SY/T5849—2018 前言 本标准代替SY/T5849—2002《油水井化学剂解堵经济效果评价方法》,与SY/T5849—2002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名称,名称修改为《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方法》;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2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2章,2002年版的第2章); 一在术语和定义中,将化学剂解堵前后油水并生产基数“10d”修改为“30d”(见第2章, 2002年版的第2章); -将部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调整到正文中(见第3章,2002年版的第2章); 将原标准的第3章、第4章合并,修改了部分内容(见第3章,2002年版的第3章、第4章); 对公式(6)进行了修正(见3.3.2,2002年版的2.15); 增加了公式(2)、公式(4)、公式(8)(见3.1.4、3.2.4、3.3.4); 修改了解堵后产液量增长倍数和注水量增长倍数评价分值,最高由“30分”修改为“20 分”,并对其他指标评价分值进行了调整,且评价分值由分数修改为分值范围(见表1、表3, 2002年版的表1、表2); 一修改了经济效益指标评价中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的指标范围,且评价分值由分数修改为 分值范围(见表5,2002年版的表4); 修改了解堵效果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等级中的评价分值及等级(见表2、表4、表6,2002 年版的表3、表5); 修改了附录A、附录B表的部分内容(见表A.1、表A.2、表B.1,2002年版的表A.1、表B.1)。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采油采气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 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学贵、周光华、林远平、曹艳丽、刘传宗、郭玉华、兰芳、杨贤友、李宜坤、 刘波、杨太伟、郭树召。 本标准代替了SY/T5849—2002。 SY/T5849—200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5849—1993。 II SY/T5849—2018 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油井、注水井化学剂解堵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油水井有机溶剂解堵、热化学解堵、酸化解堵以及复合解堵等以化学剂解堵为主的 现场效果评价。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产液量liquidproduction 解堵施工前后正常生产30d的井口日产液量平均值,应具有代表性,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2.2 产油量oilproduction 解堵施工前后正常生产30d的井口日产油量平均值,应具有代表性,单位为吨每天(td)。 2.3 注水量waterinjectionrate 解堵施工前后正常生产30d的井口日注水量平均值,应具有代表性,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2.4 注水压力 waterinjectionpressure 解堵施工前后正常生产30d的井口日注水压力平均值,应具有代表性,单位为兆帕(MPa)。 2.5 视吸水指数 apparentwaterinjectivityindex 解堵施工前后注水量与注水压力之比,单位为立方米每天兆帕[m/(d·MPa)]。 2.6 投入input 实施解堵措施所采用的材料、人工和设备动力等费用之和,单位为万元(10元)。 3评价方法与等级指标 3.1采油井效果评价 3.1.1产液量增长倍数(N,) 产液量增长倍数按公式(1)计算: QL N, (1) 1 SY/T5849—2018 式中: N——产液量增长倍数; QLz一解堵后产液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QL一解堵前产液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3.1.2 有效期(T) 采油井解堵措施后产油量连续大于解堵前产油量的月数,单位为月。 3.1.3 累计增产油量(A。) 在解堵有效期内,与解堵前产油量相比,采油井累计多产油量,单位为吨(t)。 3.1.4 评价指标 采油井解堵效果评价指标采用产液量增长倍数、有效期、累计增产油量三项指标,宜按表1的规定。 采油井评价得分按公式(2)计算: D=0,+02+03 (2) 式中: D。 采油井解堵效果评价得分; -'o 产液量增长倍数评价得分; 02 有效期评价得分; 累计增产油量评价得分。 表1采油井解堵效果评价指标评价分值 技术 解堵前产油量(QO,) 评价 序 评价 号 指标 分值 5≤Q0,<10 得分 1>'00 1 ≤ Q0,<5 10≤Q0,<50 Q0,>50 N>4.0 N.≥3.0 N≥2.0 N>1.0 N.>0.5 16 ~ 20 产液量 增长 2.0≤N<4.0 1.5≤N<3.0 1.0≤N<2.0 0.5≤N<1.0 0.25≤N<0.5 11 15 倍数 1.0≤N<2.0 0.75N<1.5 0.5≤N<10 0.25≤N<0.5 0.1≤N0.25 6 10 (N.) 0T>W>0 0<N,<0.75 0<N<0.5 I0>N>0 0~5 T≥12 T>9 T≥6 T≥4.5 T>3 26~30 9≤T<12 6≤T<9 4≤T<6 3<T<45 2≤T<3 有效期 21 25 2 (7) 5≤T<9 2≤T<4 2≤T<3 1≤T<2 I<T<5 >>1 I<T<3 1<T<2 0.5<T<1 5~10 4,≥200 4.≥400 4.≥750 4.≥1500 4>2500 累计增 100≤4.<200 200≤A<400 4004 800≤4.1500 1000≤4.≤2500 31 产油量 0 (A.) 50≤4.<100 100≤4 <200 200 400 800 500SA <1000 16 30 10≤4.<50 400 500 注:产量评价指标小于表中各项最小值的评价分值为0分。 2 SY/T5849—2018 3.1.5 5评价等级 采油井解堵效果评价等级宜按照表2的规定。 表2采油井解堵效果评价划分等级 序号 解堵效果综合评价分值 解堵效果评价等级 1 D。> 80 I级 2 60<D,≤80 Ⅱ级 3 Ⅲ级 4 IV级 注:I级(很好))、Ⅱ级(好)、Ⅲ级(一般)、IV级(较差)。 3.1.6 评价表格式 采油井解堵效果评价表格式参见表A.1。 3.2 注水井效果评价 3.2.1 注液量增长倍数(Nw) 注水量增长倍数按公式(3)计算: ow, Nw= (3) QW, 式中: Nw—注水量增长倍数; QWz一解堵后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QW,一解堵前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d)。 3.2.2有效期((T) 注水井解堵措施后注水量连续大于解堵前注水量的月数,单位为月。 3.2.3 累计增注水量(Aw) 在解堵有效期内,与解堵前注水量相比,注水井累计多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3.2.4评价指标 注水井解堵效果评价指标采用注水量增长倍数、有效期、累计增注水量三项指标,宜按表3的规定。 注水井评价得分按公式(4)计算: Dw=W,+W2+W3 (4) 式中: Dw -注水井解堵效果评价得分; W,- 注水量增长倍数评价得分; 3

.pdf文档 SY-T 5849-2018 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849-2018 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方法 第 1 页 SY-T 5849-2018 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方法 第 2 页 SY-T 5849-2018 油水井化学剂解堵效果评价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1:44: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