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180.01 SI E 90 备案号:58686—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4762017 代替SY/T6476—2013 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Practice for drop-weight tear tests on line pipe 2017-03—28发布 2017-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476—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符号和缩略语 4 试验设备 试样 5 5.1 试样加工 5.2 缺口几何尺寸 5.3 试样的壁厚 6 试样的加热和冷却 6.1 加热和冷却 6.2 试样的重新加热和冷却 断口剪切面积的评定 冲击能量测试 8 9 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剪切面积的测量 附录B(规范性附录)异常断口剪切面积的评定 11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试样的冲击能量 13 SY/T6476—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476一2013《输送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与SY/T6476一2013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异常断口的分类和异常断口的评判方法。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APIRP5L3:2014《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推荐作法》,主要 修改内容如下: 增加了所有落锤断口总的宏观分类; 增加了脆性三角区的断口特征描述; 一对断口评判区域、不同特征脆性断口的取舍和计算进行调整; 对异常断口重新进行分类,并推荐相应的评判方法; 增加了鼓励标准使用者根据实物气体爆破试验及其他试验结果,对评判方法进行修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华油钢管有限公司、宝鸡石油钢管有限 责任公司、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宏达、冯耀荣、李娜、梁明华、方伟、王亚龙、张蕾、田鹏、孙文盛、张 晓明。 本标准代替了SY/T6476—2013。 SY/T6476—2013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64762000,SY/T64762007。 II SY/T6476—2017 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的试验设备、试样、试样的加热和冷却、断口剪切面积的评 定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管线钢管和制管用钢板、板卷的落锤撕裂试验和结果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7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017,ISO3183:2012,MOD) APISpec5L线管规范(Specificationforlinepipe) 3符号和缩略语 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WTT-落锤撕裂试验; D/t钢管公称外径与公称壁厚之比; T断口上缺口根部和锤击侧不被计入有效评判区域的长度; 钢管公称壁厚; - tDWTT试样厚度; SA%——剪切面积百分比。 4试验设备 4.1试验机采用落锤或摆锤等方式均可,但应具有一次冲击将试样完全冲断的足够能量。 4.2试验机应有坚实的地基和稳固的主体结构;落锤部分的所有配重等零部件应始终处于紧固状态。 4.3冲击时锤的速度应在5m/s~9m/s的范围内;锤刃曲率半径应在25.4mm士6.4mm范围内。 4.4试样应放入试验机内,使缺口与锤刃口中心线对齐,偏差应在1.6mm范围内。试样缺口应位于 支撑砧座的中央。 4.5试样支撑砧座的圆角半径不应大于16.0mm。 5试样 5.1试样加工 5.1.1应按标准和用户要求在钢管和制管用钢板、板卷的规定部位截取横向、纵向或其他方向的试 样。图1给出了焊接管线钢管的取样部位。 1 SY/T6476—2017 5.1.2 可保持未 压平 为准。 5.1.3 机械加工 的方法 毫米 b)人字型缺口 图2落锤撕裂试验试样及砧座尺寸 SY/T6476—2017 5.2缺口几何尺寸 试验优先选用压制缺口。人字型缺口能降低启裂能,从而减少异常断口(见7.5)出现的频率, 对出现异常断口的管线钢,可选用人字型缺口进行复验。 5.2.1压制缺口 应采用夹角为45°土2°的锐利(不带圆角)工具钢刃型压头,压制出符合图2a)要求的缺口。不 允许采用机械加工方法加工缺口。 5.2.2人字型缺口 应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垂直试样边缘加工出如图3所示形状的缺口。缺口宽度不应超过1mm, 缺口底部可为圆底,也可为平底。 单位为毫米 A-A 5.1±0.5 图3落锤撕裂试验人字型缺口试样尺寸 5.3试样的壁厚 公称壁厚不大于19.0mm,应采用钢管或钢板的全壁厚试样。公称壁厚大于19.0mm,在钢板或 钢管上截取的试样应为全壁厚试样或壁厚减薄试样。减薄时可从试样的一个或两个表面进行加工, 将厚度减薄至19.0mm。壁厚减薄试样的实际试验温度应低于规定的试验温度,其试验温度的降低 量见表1 在降低后的温度下进行的试验,但应采用原规定温度做标志。 表1试验温度的降低量 试验温度的降低量 mm ℃ 19.0<t≤22.2 6 22.2<t≤28.6 11 28.6<t≤39.7 17 6 试样的加热和冷却 6.1加热和冷却 6.1.1液体介质:试样应完全浸泡在装有适宜液体介质的浴槽中,试样之间以及试样与浴槽壁、浴槽 3 SY/T6476—2017 底部之间至少应有25mm或一个试样厚度的间距,取较大者。应采取措施,使浴槽内的液体流动以保 证温度均匀,并与试验目标温度相差不超过土1℃。采用总保温时间或到温保温时间方式加热和冷却 时,最短的保温时间应按照表2的要求。 6.1.2气体介质:将试样置于密闭的容器内,试样之间和试样与容器壁(底部和侧壁)之间至少应 有50mm或2倍试样厚度的间距,取较大者。容器内应采取措施,使气体介质循环流动以保证温度均 ,容器内所有有效空间的温度与试验目标温度相差不超过土1℃。采用总保温时间或到温保温时间 方式加热和冷却时,最短的保温时间应按照表3的规定。 注:如果操作程序能确保试样芯部温度达到试验目标温度,可采用其他的加热和冷却方法。 表2试样在液体介质中最短的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 试样厚度 min mm 总保温时间 到温保温时间 < 12.7 15 8 25 9 12.7≤~<25.4 25.4≤~<38.1 45 30 注:总保温时间,是指向处于目标温度的介质中放入试样完成那一刻开始计时,直到试样芯部温度达到目标温 度所用的时间;到温保温时间,是指放入试样后,当介质温度重新回到目标温度那一刻作为计时零点,试 样芯部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所用的时间。 表3试样在气体介质中最短的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 min 试样厚度 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 mm 总保温时间 到温保温时间 总保温时间 到温保温时间 < 12.7 80 50 140 35 12.7≤~<25.4 120 55 230 47 25.4 <38.1 150 06 310 68 注1:强制对流,是指介质在风扇等装置作用下的循环流动,自然对流是指无风扇等措施促使介质循环流动的条 件(如无风扇的保温箱等)。 注2:总保温时间,是指向处于目标温度的介质中放入试样完成那一刻开始计时,直到试样芯部温度达到目标温 度所用的时间;到温保温时间,是指放人试样后,当介质温度重新回到目标温度那一刻作为计时零点,试 样芯部温度达到目标温度所用的时间。 6.2 试样的重新加热和冷却 试样从浴槽或容器中取出后,应在10s内完成冲断;如果空置时间超过介于10s~20s之间,应 将试样重新放入试验目标温度的介质中保持一定的时间,液体介质或气体介质所需的最短时间分别是 15min和30min;如果空置时间超过20s,须重新按上述6.1或6.2的规定进行较热或冷却。不应使与 试验温度有明显差异的器具接触试样的中部,即缺口和断裂扩展路径的附近区域。 4

.pdf文档 SY-T 6476-2017 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476-2017 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第 1 页 SY-T 6476-2017 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第 2 页 SY-T 6476-2017 管线钢管落锤撕裂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2:26: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