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010 SY E 01 备案号:58697—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835-2017 代替SY/T6835—2011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Monitoring and testing code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of oilfield steam injection system 2017-03-28发布 2017-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6835—2017 目 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节能监测项目 4 2 5 节能监测方法 2 6 节能监测评价分析 4 监测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所测主要参量及仪器准确度要求 8 参考文献· SY/T6835-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835-2011《稠油热采蒸汽发生器节能监测规范》,与SY/T6835—2011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稠油热采蒸汽发生器节能监测规范》修改为《油田热采注汽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一增加了部分检查项目(见4.1); (见4.2); 增加了“蒸汽发生器”、“蒸汽输送管道”和“注汽系统”的有关计算方法(见5.2); 修改了蒸汽发生器的指标要求,增加了“蒸汽输送管道”的评价指标(见6.1,2011年版的4.3); 修改了监测结果的评价分析方法(见6.2,2011年版的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北油田节能监测中心、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 然气集团公司西北油田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化节能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洪江、徐秀芬、葛苏鞍、曹莹、范荣霞、张玉峰、佟松林、付红雷、田连 雨、王德军、于显永、马中山、王贵生、成庆林、刘立君。 1I SY/T6835—2017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 - *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燃油(气)热采注汽系统的节能监测项目、节能监测及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燃油(气)热采注汽系统的节能监测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80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15910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7357设备及管道绝热层表面热损失现场测定热流计法和表面温度法 GB/T20901 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314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31453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节能监测限定值limitedvaluesformonitoringandtestingofenergyconservation 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耗能设备或系统运行时节能监测指标所允许的最低保证值,简称限 定值。 [GB/T31453—2015,定义3.1] 3.2 节能监测节能评价值evaluatingvaluesformonitoringandtestingofenergyconservation 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耗能设备或系统达到节能运行的节能监测指标最低保证值,简称节能评 价值。 [GB/T31453-2015,定义3.2] 3.3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steaminjectionsystemforthermalrecoveryinoilfield 由蒸汽发生器、蒸汽输送管道及附件等组成,用于产生、输送蒸汽到注汽井口的系统。 3.4 环表温差temperaturedifferencebetweenenvironmentandsurface 被测蒸汽发生器、蒸汽输送管道及附件的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差值。 1 SY/T6835——2017 4节能监测项目 4.1检查项目 节能检查项目如下: 不应使用国家公布淘汰的用能设备。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符合GB17167和GB/T20901的要求。 用能设备应有运行记录、检修记录。 安装的节能设施应正常投人使用。 蒸汽输送管道、阀门、活动管线、补偿器、卡箍及注汽井口不应有漏汽现象。 蒸汽输送管道、阀门、管托及活动管线、补偿器、卡箍和注汽井口应采取隔热保温措施,隔 热保温结构不应有严重破损、脱落等缺陷。 4.2 监测项目 节能监测项目如下: 蒸汽发生器热效率。 排烟温度。 空气系数。 炉体环表温差。 蒸汽输送管道环表温差。 -疏水阀漏汽率。 一一注汽井口外表面温度。 5节能监测方法 5.1测试方法及要求 5.1.1测试方法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各项指标的测试方法如下: 蒸汽发生器热效率、排烟温度、空气系数、表面温度的测试按GB/T10180的规定执行,其 中,蒸汽发生器热效率指标可以采用正平衡测量法或反平衡测量法进行确定。 疏水阀漏汽率的测试按GB/T15910的规定执行。 -蒸汽输送管道及注汽井口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的测试按GB/T15910的规定执行。 5.1.2测试要求 5.1.2.1测试所用仪器应完好,并应在检定周期内,其准确度要求见附录A。 5.1.2.2测试工况应满足以下要求: 油田热采蒸汽发生器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其热负荷波动不超过土5%的稳定运行工况下进行。 测试蒸汽输送管道及注汽井口保温结构时,测试应在管道投人运行不少于8h后,且管道内 介质参数保持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进行。在保温管线固定管道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段作为测 试区,每个测试区段长度应不少于20m,沿测试区段长度均匀布置5个测试截面,其中1个 测试截面应布置在弯头处,活动管道测试4个截面,每个测试截面沿管道外表周长均匀布置 4个温度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在注汽井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布置4个温度测点, 2 SY/T6835-2017 取其算术平均值。 5.1.2.3 测试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避免在雨雪天气条件下测试设备管道表面温度,此外还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或周围有其他 热源影响。测试时测点风速不应大于3.0m/s。 环境温度、风速测点位置应在被测设备周围1m处测量。测点应不少于4个,取其平均值。 5.1.2.4测试时间应满足以下要求: 每次测试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h。 除需化验分析的有关测试项目外,所有测试参数每间隔10min~20min读数记录一次,测试 结果取其平均值。 5.2计算方法 5.2.1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的正平衡热效率、反平衡热效率的计算按GB/T10180的规定执行。 5.2.2 蒸汽输送管道 蒸汽输送管道的热流密度、单位长度散热损失的计算按GB/T17357的规定执行。 注汽管网热损失率按公式(1)计算: Dasi EDii-hikj (1) 7gw = → ×100% 式中: ngw 注汽管网热损失率,用百分数表示; Desi 第i台蒸汽发生器给水流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D 第j口注汽井井口注蒸汽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hsci 第i台蒸汽发生器输出蒸汽焰,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hikj 第j口注汽井井口蒸汽恰,单位为千焦每千克(kJ/kg); 注汽井数量; m n 蒸汽发生器数量。 5.2.3注汽系统 注汽系统能源效率按公式(2)计算: 7-1 xt ×100% (2) Esr 式中: 注汽系统输出能源总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 Es——注汽系统输人能源总量,单位为千焦每小时(kJ/h); 3

.pdf文档 SY-T 6835-2017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835-2017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第 1 页 SY-T 6835-2017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第 2 页 SY-T 6835-2017 油田热采注汽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16 23:03: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