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B31 唐山市地方标准DB1302 DB1302/T479-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17-12-20发布 1.1.1.12011-XX-XX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18-01-01实施DB1302/T479—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乐亭县原野水稻专业合作社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晖、刘艳荣、张海燕、杨益春、李晓勇、马和军、毕秋会、宋建华、刘静、 齐铁权、崔锦辉、史晓贤、阴丽。DB1302/T479—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膜覆盖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 治和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地膜覆盖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规定。选择土层深厚、排灌通畅、肥力较高的旱田。 4品种选择 应选择生育期适宜、发芽率高、发芽势强、商品性好、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主要有甜单7号、夏 王、金菲等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 5种植技术 5.1隔离种植 5.1.1空间隔离 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同期播种距离相隔400m以上。 5.1.2自然屏障隔离 利用山岗、树林、村庄等自然屏障隔离。 5.2大田准备 5.2.1翻耕要求 把残留废膜清理干净,深耕20cm~25cm,细耙,土壤细碎,疏松、均匀平整。 5.2.2畦沟规格 春季播种需起垄并铺设地膜,带幅110cm,垄底宽70cm,垄面宽65cm,垄高15cm,行间距40cm。 5.3种子处理 播种前2d~3d,选择晴天晒种子2h~3h,避免在水泥面晒种。DB1302/T479—2017 5.4播期 5.4.1地膜覆盖 3月底播种。 5.4.2露地直播 6月25日-~7月20日播种。在垄沟套播第二茬。 5.5种植密度 第一茬垄上行距40cm~45cm,株距25cm~28cm,每667m2单茬种植4000株~4500株。第二茬垄沟,垄面 分别种植1行,株距25cm~28cm,每667m2单茬种植4000株~4500株。 5.6播种方法 5.6.1露地直播 开沟穴播,每穴2粒~3粒,每667m2用种1.0kg~1.3kg,播种深度控制在3cm~5cm。 5.6.2地膜覆盖 方法同5.6.1,播后喷施除草剂和防治地下害虫药剂后及时覆盖地膜,膜边压入土中,压实。 6田间管理 6.1肥水管理 6.1.1施肥 6.1.1.1施肥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 6.1.1.2施肥方法 每667m2底施堆沤好的有机肥1000kg~1500kg,耙平整细后作畦,作畦时每667m2用(N:P:K=15:15:15) 三元素复合肥20kg~25kg施于种植沟内,并覆盖薄土。 6.1.2排水与浇水 足墒播种,保证生长期内遇旱浇水,遇涝排渍。 6.2苗期管理 6.2.1放苗 覆膜播种的鲜食甜玉米在播后10d~15d,幼苗二叶一心时,用竹签在幼苗处的膜划开小口子,放苗出 膜。 6.2.2查苗补栽 出苗后用预留苗或同龄预留苗补栽苗穴,栽苗时带土,浇足水。 6.2.3间苗定苗 3叶~4叶期间苗,5叶~6叶定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 6.2.4去除分蘖DB1302/T479—2017 6叶~8叶有分蘖时,应及时清除。 6.2.5揭膜 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前,覆膜田块把地膜全部揭掉,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6.2.6培土 揭膜后应进行培土。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为主,化学 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7.2防治方法 7.2.1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防治方法见附录A。 7.2.2化学防治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按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进行,防治方法见附录A。 8采收 鲜食甜玉米鲜穗在授粉后20d~23d即可采收,此时甜度最高、品种最佳。通过看花丝变化、手指挟 嫩籽粒、品尝甜味等确定采收期。清早或傍晚采收为佳,应及时处理,当天上市或入冷库。DB1302/T479—201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薄皮甜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A.1虫害及防治方法 应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虫害及防治方法 虫害 发生时期 防治办法 粘虫 苗期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10%菊马乳油,喷雾防治;采用杀虫类或糖醋液、性 诱剂捕杀,减少成虫产卵量,降低虫口密度。 红蜘蛛 苗期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3%克螨特乳油,喷雾防治。深翻土地;早春或秋后灌水;清除 田间杂草;避免玉米与大豆间作。 蚜虫 心叶末期和穗期抽雄和剪雄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结合积肥,清除 田边杂草;利用瓢虫、寄生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玉米螟心叶末期和穗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千克用量丢心防治;接种赤眼蜂卵块防治玉米螟, 应用白僵菌封垛杀灭玉米螟越冬幼虫;成虫发生期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或性诱剂 诱杀。 蓟马 苗期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 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 A.2病害及防治方法 应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病害及防治方法 病害 发生时期 防治方法 黑粉病心叶末期和穗期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播种前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越冬菌源;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 堆沤有机肥要经过高温发酵;轮作;病株及时拔除,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 克,拌种50千克预防。 叶斑病心叶末期和穗期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2~3片病叶;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轮作;50%多菌灵500倍 液、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 纹枯病心叶末期和穗期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 治;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及时清除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

.pdf文档 DB1302-T 479 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唐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2-T 479 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唐山市 第 1 页 DB1302-T 479 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唐山市 第 2 页 DB1302-T 479 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唐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07:3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