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 136-2004 黄瓜霜霉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2004-07-30发布 2004-08-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 ×××X- XXXX 前 言 近年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种类、程度也相应增 多、加重。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发生严重影响黄瓜生产。测报调奇是黄瓜霜霉病测报 1作的基础,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测报准确率,特制定“黄瓜霜霉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在总结黄瓜霜霉病测报作经验,对其病源与发生消长规律,影响因子、为害损失、抽样技 术等系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测报调查规范。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资料性的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的附录。 本标准由厂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1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凯学王华生罗玉青‧李安国‧谢乃宫 张木新韦迎春 DB×× ×××> XXXX 黄瓜霜霉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瓜霜霉病的调查与测报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黄瓜霜霉病的测报调查。 2系统调查 2.1病害消长调查 养季3月中旬~6月上旬,秋季7月~9月进行调查;选早栽易感病品种、地势低注的类型田各2块~4 块,在发病前每7天一次,早上露水未于时全田普查。当查到有水渍状的发病中心后,再采用对角线5 点取样法,每点5株20株(一般苗期每点取20株,成株期每点取5株),每株从最上面1个生长点往下 至底部查全部片,五天调查1次,流行期三天1次,调查发病中心、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将结果填 入表1、表2。种类描述见附录A。 表1 黄瓜霜霉病发病中心调杏表 调查人: 年度 调查 调查 发病始期或发病 品种 生育期 发病中心个数 备注 日期 地点 中心出现日期 表2 黄瓜霜霉病系统调查表 调查人: 年度 调 各级病叶数 病 防 类 生 调杏 品 查 病叶 情 治 型 育 0 1 2 3 裁培条件 日期 种 期 叶 率% 指 情 田 级 级 级 级 数 数 况 病叶数 病叶率(%): ×100 调查总叶数 (各级发病叶数×各级代表数) 病情指数 X 100 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 2. 2 天气情况记载及天气趋势调查 1 DB×× ×××> 4月上旬~5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下旬犬气是决定发病轻重的主要因素。经常收听天气预报及向气 象部门联系,记载犬气情况,及时了解米米天气变化,分析对该病发生发展的趋势。将结果填入表3。 表3 天气实况记载表 调杏人; 年度 相对 日滤 丽革 调杏 查夜温差℃ 平均温 雨 风 风 湿度 (小 (毫 雾 其他 日期 度(℃) 露 时 力 最高 最低 (%) 时) 米) 3大田普查 于3月至9月进行。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村进行抽样,各类型田的调查块数应按比例确定。 调查取样方法按2.1,调查病叶率、病情指数。将调查结果填入表4。 表4 黄瓜霜霉病人田普表 年度 调查人: 调 调 病 各级病叶数 类 生 病 查 品 基 病情 防治 型 育 0 2 3 A 裁培条仆 日 种 率 指数 情况 田 期 数 级 级 级 级 级 期 数 % 4预测预报方法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见附录B。 4.1大田病情普查预报 田间查见水渍状病斑后,或发现中心病株后,结合气象因素分析,即发布人田病情普查预报。如果 气候条件适宜,一般4大~8天后还可出现较多的发病中心,半个月后即可普遍发病。 4.2防治适期及防治对象田确定 查见中心病株后10大~15犬(秋季7~10犬)为防治适期。参考叶片的病斑由水渍状发展为多角 形,叶背出现霜霉层时,米米犬气转阴或雾重、露水多、下雨等情况下要发山预报,指导人田防治。 4.3发生程度、为害程度、发生面积预测 发生程度以大田防治前普查的病叶发生级别及其面积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为害程度以人田防治 后普查的病叶为害级别及其面积凸总面积的比例为依据。对照表5定级别。 n 发生面积 =S.P: i=2 式中,S,为种植面积总数;P;为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比例;n为最高级别数。 2 DB×× ×××X 表5 黄瓜霜霉病发生、 为害级别区间划分表 调杏项日 级(轻) 级(中等偏轻) 三级(中等) 四级(中等偏重) 五级(人发生) 病叶率(%) <20 20~~40 40. 1~60 60. 1~80 >80 病情指数 <10 10~25 25.1~40 40. 1~60 60 发生面积 二级以上 三级以上 四级以上 总种植面积 >80 ≥20 ≥20 ≥20 ≥20 百分比 5资料整理与归档 每次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数据及时填入相应表内,年末将资料进行整理,止式填入《农作物病虫调 杏资料表册黄瓜霜霉病》内归档保存。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黄瓜霜霉病》样册见附录C。 DB×× ×××x KXXX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种类描述 A.1发生与为害 霜霉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年四季可为害黄瓜。尤其是春、秋黄瓜发生与为害普遍,主要 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嫩茎、卷须等。从幼苗到成株期均有发病,一般流行年份减产20%~30%,发病较重 年份减产达40%~50%。此病除为害黄瓜外,还可为害丝瓜、南瓜、甜瓜、西瓜等。 A. 2病原与症状 霜霉病是由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Berk.etCurt.)Rostov.病菌所致。子被害初褪绿色 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叫背出现水渍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 脉限制,是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人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 囊。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 DB×× ×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预测预报参考资料 B.1黄瓜霜霉病病叶病情分级标准 0级:叶上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点全株叶面积的1/4以下。 2级:病斑面积全株叫面积的1/4~1/2。 : 3级:病斑面积全株呼面积的1/2~3/4。 4级:病斑面积凸全株叶面积的3/4以上至成片枯死。 B.2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条件 温湿度;平均温度20℃,饱和温度6小时~24小时,相对湿度83%以上。 病菌孢子萌发温度:5℃~30℃,最适15℃~22℃。 病菌俊入寄主温度:10℃~25℃,最适16℃~22℃。 气温高丁30℃或低丁10℃病害很少发生。 B.3黄瓜霜霉病潜育期与温度关系 日平均温度 潜育期 15℃~~16℃ 5犬 17℃~18℃ 4天 20℃~25℃ 3天 25℃以上或15℃以下为8~10天 B.4黄瓜霜霉病的发病流行规律 霜霉病初发期,一般距地面近的叫片先感病,逐渐向上蔓延,环境适宜,病情发展快,来势猛。重 病叶枯黄,植株早衰,果变小,收获期短,造成减产。此病由占巴假霜霉菌侵染所致。种子带菌是引致 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病菌孢子随气流及雨水传播。田间发病常在低注潮湿处出现中心病株,然后随 气流向四周扩大蔓延。 霜霉病发生流行与温度关系很大,特别是湿度尤为突出,湿度越高孢子囊形成越快,数量越多, 高温干早抑制病害发生。相对湿度83%以上,40小时病斑上可产生孢子囊。经室内培养,孢子囊形成适 温15℃~20℃,萌发适温21℃~24℃,病菌入适温16℃~22℃。经多年观察,田间初发病气温为16 ℃~18℃,流行适温20℃~24℃,在适温内阴雨天,或久雨转晴有利发病,且发病快而重。低于15℃或 高丁30℃发病受到抑制 5

.pdf文档 DB45-T 136-2004 黄瓜霜霉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36-2004 黄瓜霜霉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36-2004 黄瓜霜霉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36-2004 黄瓜霜霉病预测预报调查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2:22: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